APP下载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2018-03-15王飞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王飞

摘 要: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积极推进直供终端的营销模式转型,在项目中首次应用“互联网+”技术助推工程打假,全面满足工程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并形成在全国冶金系统和行业内可复制、推广应用的模式,为规范国内建材行业市场及引领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钢铁企业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支撑为背景,介绍“互联网+”技术对于重点工程钢筋验收过程中的质量验证及货物真伪识别功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解决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对于钢筋质量及真伪的严格控制,做到工程质量的保证,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国家重点工程;质量验证;真伪识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3-0196-02

1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的实施背景

一直以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历史定位和高标准要求,决定了承担保供任务的钢铁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钢筋保真、保质,决不允许假冒钢材进入工地,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倒逼着钢铁企业全面推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实施的过程,是钢铁企业全力满足高端客户群需求的过程,因此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高端客户服务水平的现实需要。

2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的基本内涵

钢铁企业通过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营销模式转型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助推国家重点工程打假,实现了“互联网+”战略在销售管理上的首次应用,破解了业内始终无法突破的入场产品真伪查验难题,全面满足了工程的高标准要求。

3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钢市场的准入门槛太低,钢筋尤其是优质钢筋市场标准体系不够规范,建材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不统一。这一现状也要求能有领军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站在行业标准建立、行業业态规范的制高点,对业内建材管理提升和市场规范做出积极和大胆的尝试。

3.1 解决质量验证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行业内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创新,以确保本企业优质建材产品及时、高效保供,满足项目建设各阶段需要。为此本企业建立了全链条的项目组织保证体系,为客户提供精细管理与服务;全方位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起便捷的保供支撑体系,打造出独居特色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保供模式。

3.2 解决质量验证问题的技术实现

具体做法如下:

3.2.1 “定制生产”

以承担保供任务的各子公司原有的ERP系统和EMC大数据及生产智能系统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本企业生产、信息、订单系统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并借助网络、移动通讯等新的信息传递工具,把客户对保供工作的需求,以及临时性要求、特殊保供需求等信息,及时、高效地传递到系统中来。全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沟通和协调解决现场问题,构建起全集团资源调配体系,实现了从产线到项目工地的无缝衔接。

3.2.2 “网上查验”

“网上查验”模式作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最突出的亮点,成为行业内全面引入和应用“互联网+”技术保供工程建设的典范。如图1所示。

首先,企业创新研制并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了对产品真假的精确查验。利用网络技术,在施工现场为工程专门搭建了全国首个工地网络平台“联网查验系统平台”,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查验系统。该系统保证了河钢产品从出厂工艺安排到现场扫描验证的全流程管控,都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开发过程中,在深入了解项目需求基础上,技术研发人员依托互联网模式,通过Webservice网络技术整合起企业内各产线生产及质量信息,为项目定制开发了“手机APP验证查询系统”,开通了质保书查询校验平台,即通过随车携带的纸质质保书与电子质保书核对无误钢材方可进场。该系统能满足“产品可追溯、市场有数据、信息要公开”要求,即进场钢筋标牌及质保书信息可追溯来源,平台数据可查询共享,经销商可通过信息平台与河钢共享产品真伪等信息,因此一举实现“互联网+”应用在销售管理上的创新突破。该系统强大的功能完美实现了“纸质质保书备案、电子版在线核对,标牌扫描现场校验”三合一查询,其中手机二维码查询增加了高版本的客户端加密程序,从源头杜绝了仿造,维护了产品真伪信息。此外,手机APP验证查询系统功能强大,而且验证准确、操作便捷,大大缩短了产品进场查验流程和时间,特别方便质量查验人员和工程监理现场操作。如图2所示。

4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的实施效果

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不但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转型,使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4.1 推动了国家战略实施,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引入并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切实有效的实际行动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全程提供的优质建材产品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的质量,各阶段按时供货、交付也为整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完工奠定了基础。通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与项目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重要政治任务,直接推动了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4.2 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践证明,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保供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了精品工程、国计民生工程中的河钢品牌,树立了业内的好口碑、好形象。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效果多方面来看,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项目预期,形成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为今后钢铁企业高强度钢筋和特殊材料产品整体应用和探索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今后在更高平台上的更高层次合作赢得了更多空间。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