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CT引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8-03-1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两百年前,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今,也适用于这句话。
近几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CIO们也面临着转变的痛苦。怎么把业务更快的用上新的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发展,是每个CIO面临的挑战。然而事实上,数字化已经整体进入转型加速期,预计2017年底,全球G2000企业中67%的CEO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所有的企业家都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就可能会落后、会被打败和淘汰。每个行业都在形成自己的概念,比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等。
为此,在2017CIO峰会上华为EBG中国区大企业解决方案部部长王朋带来了智能制造转型模式和方法,以及华为的“平台+生态”战略。
智能制造转型模式和方法
2012年,中国的制造业在体量上达到了2.08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只是在体量上成为第一大国,质量上与先进企业和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众所周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多个国家的国家战略。因为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美国、德国、日本都提出来智能制造的规划,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2025》,所以未来国家的竞争可以说就是制造业的竞争。为此,智能制造的转型模式和方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制造业转型首先面对的就是生产类转型。以前,制造企业生产新产品,就是由研发人员或者设计人员提供新的点子和想法,将新点子实践成产品推广出去,然后验看用户的接受程度来改进。而现在,这些信息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方便的收集回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制造企业可以很方便的将用户的反馈收集上来,再通过这种方式来组织生产制造产品。企业生产方式从以前的制造商主导变成了消费者主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制造业面向群众的基础。
其次,制造业转型需要消费者转变消费理念。以前,消费者需要某些服务时,需要购买产品来获得服务。比如天热需要凉爽,消费者会去购买一台空调。但是现在,很多消费者面对使用频率不高的服务,可以不再购买产品,只需购买服务即可,因為买服务与单买产品比较更加划算。而这些,则促使制造企业转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针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王朋列举了国内外的案例。例如全球第二大电梯厂商——迅达电梯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球有1500万台电梯在运行,仅中国就有近500万部,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而电梯困人或直坠事件时有发生,这样因为电梯维护不足而造成的事故是各大电梯厂商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迅达电梯与华为合作,提出了梯联网解决方案,就是在电梯中加入华为的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模块,通过电梯传感器将4000多项数据收集回来,维护电梯的运行。目前,有100多万部电梯在全球运作的迅达,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它每天的各个业务中,成为DN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有中国石化去年刚发布了自己的工业云平台——ProMACE。它不同于GE云平台和航天云网云平台之处在于,是基于流程的工业云平台。这个项目是华为与中国石化深度合作的结果,华为为平台进行了顶层设计,参与了IaaS层和PaaS层的合作,把业务层做到了偏应用的IaaS层。目前,中国石化对这个In云平台很满意,未来可能会将该项目推广到其他业务。在国外,华为参与了德国邮政DHL的物联网平台部分设计。德国邮政DHL作为一家物流企业,提出了对供应链上的人、车、货进行全面监控,并且将三者数据联通结合在一起的诉求。华为与DHL合作,参与平台部分设计,提供整体平台分析,以达到更高级的物联网平台,将所有数据收集起来,为后面的决策提供大数据分析。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脚步已经发展的非常快,这就带来了模式的创新,为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尽早快速适应业务,同时打造适合现在新技术发展的生态,打造适应未来发展的ICT基础架构平台。
“平台+生态”战略
从行业上来说,现在华为整体企业业务在全球财务500强,大概服务了172家企业,其中TOPl00有40多家。华为在政府行业参与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其中金融机构有300家以上,电力公司170家以上;铁路和高速公路产品已经服务了22万公里,油气管道有38000公里。在TOP10的车系里,华为进入了五家,其中德国三家、中国两家。针对这些年服务的企业和业务,华为提出了“平台+生态”战略。
华为提出的“平台+生态”战略,是源于华为的“BDII”行动纲领,业务驱动ICT技术机构。这也是华为的立身之本。华为通过提供技术架构、适应业务提供适合用户使用的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平台,和合作伙伴打造共生、互生、再生的生态,最终助力所有客户数字化转型,助力客户的商业化成功。
华为云平台旨在打造开放的平台。数字化转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为了便于被企业接受,为了企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为了企业能够聚焦精力,在华为云平台上,底部的基础设施架构和云、管、端全部结合起来,诸如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数字管道、智慧油田等都可以在平台上运转,华为云平台是一个开放安全的平台。在平台上,既有公有云也有华为的私有云。华为的做法是将大部分企业业务放在私有云上,以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将一些创新业务模式放在公有云上,方便大家使用。但是这样做,就产生了公有云数据和私有云核心数据如何整合的问题,毕竟对企业来说,把所有有价值的数据整合起来供自己进行决策参考,是数据的最大价值。为此,华为在平台上打造统一架构、统一生态的华为公有云和私有云战略,即为客户提供私有云服务,也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混合云方案。
华为的生态是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所有选择的标准都是开放的标准,因为只有开放才能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现在的信息化进程变化很快,如果没有生态合作伙伴,只依靠厂家本身,是很难完成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因此,华为在生态方面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参加了很多产业联盟;第二,和一些行业合作伙伴建立了商业联盟;第三,在开发区开发了开发者平台;第四,积极参与各种开源社区。华为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慢慢打造企业生态。
华为不仅是一家服务商,更重要的是它首先是一家企业,因此华为首先要把自己的业务服务好,再将这些业务作为一个商业模式推广给客户。华为自己的业务遍布180个国家、17万员工、8万研发人员,现在整个企业的数据量是70个KV,其中80%的量都在自己的云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和传统企业不一样,华为IT投入运维的份额只有30%,70%的钱用于投入怎样整体提高业务效率转型上。华为规定,每年IT投入需要在年销售额的1%到1.5%之间。例如2016年华为销售额为5126亿元,IT投入70亿元,约为1.45%。而这70亿元中的70%约50亿元投入在了转型方面,只有30%投入在运维方面。华为的聚焦包含各个行业,聚焦于集成通信平台、物联网平台、食品管理平台、视频分析平台、大数据平台,集成云、管、端协同的ICT基础设施,对基于每个场景做相应的开发,这就使得华为无论面对的是石油石化行业,还是装配制造行业,或者汽车行业,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