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人“足迹”下的传统文化

2018-03-15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寒食蹴鞠扫墓

每逢节日诗文多。每一个节日,无论其内容如何,意义如何,都是文学上的一次诗词盛会,当然清明也不例外。现在,云姐姐就带着大家突破时空局限,不问朝代,不问地域,将几位诗人拉入咱们的“朋友圈”,看看他们用“足迹”给我们留下了清明节的哪些风俗。

清明习俗一 祭扫

清 明

〔宋〕高菊涧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血泪染成红杜鹃。

小卡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的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据历史记载,扫墓的风俗起源于秦代,但那时并不一定在清明节,到了隋唐时期扫墓的风俗才完全定型,成为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时至今日,此风俗依然不变,不少家庭依旧会选择在清明前后祭拜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

清明习俗二 插柳

山塘棹歌·插柳枝

〔清〕杨韫华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小卡片

《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古有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从汴梁郊外扫墓回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可见宋代插柳、戴柳之风盛行。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前往郊外扫墓时,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究其原因,或因清明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又要防止鬼魅的侵扰,所以要借用据说有驱邪效用的柳枝。

清明习俗三 吃寒食

寒 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小卡片

清明节在饮食上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的讲究,所谓“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那么,在这种万民遵守的习俗中,古人吃什么?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虽然现在的人不如以前那般讲究,青团的祭祀功能也日益淡化,但它那黏黏糯糯的、入口即溶的口感却依旧吸引人们争相排队购买。

清明习俗四 踏青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杨柳属流莺。

小卡片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据考证,清明踏青的习俗始于唐,盛于宋。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的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把祭祀、游乐结合起来,因为祭祖要到郊外,所以祭祖之余又可以踏青,而且往往把这种踏青作为清明节的重头戏,使得肃穆恭敬的清明节增加了回归自然、享受人生的内涵。

清明习俗五 荡秋千

观化十五首(其五)

〔宋〕黄庭坚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小卡片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悠久,古人称其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习俗六 放风筝

风 筝

〔唐〕高 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

又被移将别调中。

小卡片

清明节古人必定会放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要放。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也带有一些巫术的意味: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习俗七 蹴鞠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 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小卡片

“蹴”有用脚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蹋、踢皮球的活动,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类似今日的足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当时男儿在清明蹴鞠,多爱炫耀其身手和高超球技,目的一是为了吸引妙龄少女,二是为了升官发财,《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因为蹴鞠踢得好,便“飞黄腾达”。endprint

猜你喜欢

寒食蹴鞠扫墓
蹴鞠
我们去扫墓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代人扫墓”的是是非非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