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记者话筒前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2018-03-15□
□
(通辽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有人说广播记者是“带话筒的人”。可以说,话筒是广播记者的采访工具,话筒之前的采访最能显示广播记者个性化的采访特征。
话筒前采访就是广播记者手持话筒,身带录音设备,及时到达新闻现场,一边采录现场音响,同现场的人物交谈,一边口述现场情景的现场采访活动。这种采访可以当场就直接播送出去,即现场直播;也可以现场采录下来,经过剪辑再播出,即现场报道。话筒前的采访的特性包括采播的同步性、报道的现场性、情感的深刻性。
现场音响采录的技法
现场音响的全称是新闻现场实况音响。这是记者当场采录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声音。按照音响与新闻事件的关系来看,现场音响包括新闻主体音响和环境音响。新闻主体音响是新闻事件在进展过程中自身发出的一系列音响。这种音响是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场报道中的骨干材料。现场环境音响则是同新闻事件有关的环境的各种音响。这种音响是伴随着新闻事件和采访活动而引发的音响。
善于选择音响。在新闻现场,各种各样的声音往往会让记者“耳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既不能盲目地听音就录,也不能听到什么音响都觉得无所谓,迟迟不开录音机。成功的采录应该是善于辨析和选择。记者要根据事前的准备和现场的观察,灵敏地辨别什么是主体音响和环境音响,是必须采录的;什么又是表现事件的面目,体现报道主题的典型音响,是要在报道中突出的;什么音响是没什么价值的,甚至会对报道造成干扰的,是不录或尽量避开的。例如,2011年,笔者通过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委宣传部通讯员的投稿了解到,青龙山脚下的一个山沟里当年已年届50岁的乡村女教师李秀琴,为了山区孩子们能读书,坚守了十一年。我被深深打动,并于第二天深入李秀琴所在的学校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采录了大量丰富的录音,包括李秀琴上课、孩子们朗读课文、李秀琴与孩子们做游戏、做饭、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到了夜晚李秀琴读书备课、讲述看着孩子们快乐成长时的笑声、讲到坚守过程中辛酸经历的哭泣、同事及教育局领导对李秀琴高度评价、李秀琴丈夫及女儿对她由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支持,这些音响资料就把坚守在深山沟里的乡村老师的酸甜苦辣表现出来了,在采访的过程中,还有其他采访对象的录音,因为和报道没什么关系,笔者都避开了,在最后录制过程中就都删减了,这篇作品《大山深处的坚守》在第二十届内蒙古新闻奖(2011年度)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正是因为笔者善于选择音响,在大量的音响当中选择了高质量的音响,才使作品生动地展现给了广大听众。
善于抢录音响。抢录就是记者要特别眼尖、耳灵、手快、腿快,善于预测和捕捉音响,只要有价值的音响一出现,甚至原先没有预料的音响一出现,记者的话筒早已提前伸向了那里,并迅即录了下来。
善于引导音响。有些音响既是现场可能发生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如果没有记者的现场引发,这种音响就可能不会出现。因此,在现场采录中,记者不应当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而应该机智灵活,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现场情况和报道的需要,适时地引发一些有价值的音响。
记者现场口述的技巧
现场报道常常是以记者的口述见长的,现场报道也就是记者在现场说新闻。记者口述是现场报道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听众只能听其声,不能见其景,不能见其人,如果记者在现场不作介绍,听众就肯定听不明白。记者口述有多方面的作用,包括:介绍新闻事件发生的基本概况。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原由等,交代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材料,而这种交代主要是由记者口述来承担的;对现场音响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有的现场音响听众可能听得不太清楚,不太明白,甚至会有疑惑。如果遇到这些情况,记者都要像导游那样,及时地加以解释和引导。
定好报道的基调。记者要在现场说新闻,也必须要有一个叙述的基调。只有定了基调,报道才会一气呵成,统一和谐。如果不把握住基调,那就难以开口,说起来也没个准。比如,《朱建华再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报道,这个基调就是欢快而自豪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宝成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这个基调,就把现场激动人心的情景“再现”于听众面前。这个报道播出后,许多听众“感到十分满意”,认为“解说效果激动人心,非常带劲儿”。
力求口述和音响的和谐统一。成功的现场报道应该是现场音响、人物谈话和记者口述这三者的交织融合,三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虽然现场报道的这种和谐统一有较大的难度,但是记者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加上现场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就会大有成功的希望。
尽量描绘得具体形象。现场报道要真正吸引听众,使听众有亲临其境之感,有很重要的一招就是要把现场场面和具体情景进行具体而形象的描绘,给听众提供一幅像电视现场报道那样的画面。《朱建华再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报道中,当朱建华准备试跳时,观众稍静,记者的语调就比较平稳。当朱建华成功打破世界记录后,观众席一片欢呼声,记者的语调升高,转为激动和欢呼,达到高潮。
口述的语言要通俗。广播新闻的语言要是通俗口语,让广大听众一听就懂、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现场报道中,记者是直接面对听众来讲的,口述的语言应该是此时此地来说的现场语言。同时,记者在现场“说”新闻,不是在现场“念”新闻,这样的语言又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生活的气息。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北京军区空军导弹对空中目标打靶考核进行过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这次现场报道中,口述时的语言就比较通俗口语,也有一定的生活气息。报道中有这么一段口述:
“……现在,横卧在发射架上的导弹已经扬起头来,对准目标,只等指挥员的发射口令。这时候,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期待那震天撼地的一声巨响……”
本来,这个题材对于听众来说是比较生疏的,又属于高科技技术,但是,记者不但“说”得听众听得懂,而且还十分生动形象。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1999.10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