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公务员到记者的华丽转身
——一个五旬“老记”的感怀
2018-03-15□
□
(黔西南日报社,贵州 黔西南州兴义 562400)
不知不觉,五十有四了,蓦然回首间,34年的工作经历,竟然有28年是在干新闻写稿的活儿,其中18年是职业党报记者。平心而论,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经历之人是无法感觉到的。常常让我思绪万千,感怀一辈子的新闻情结。
一
30多年前,我在一所学校当老师,遇到一帮爱好文字的“伙计”,于是,天南地北地胡侃,对文学情有独钟的我,突然有了写文章的冲动,但是,“手长衣袖短”,寄出去的文字都是石沉大海。没想到,我一个七尺男儿,本应该如何如何,怎奈何“天生我材不是料”?
然而,不知撕碎了多少张稿纸,拍打了多少次脑袋,诗歌弄不出来,散文也没有办法,小说仅写了开头寥寥数百字便难继续,不得不搁下笔来暗自叹气。我不止一次地感叹自己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从此,算是绝了心中写作的念头,只能是安于“教书育人”的营生,对人生许多无法圆满之事,只能是感到无奈而淡然处之。
在传道授业历练几年之后,竟然也混出了点名堂。在不知不觉中,我成了教育教学经验的擅长“总结”高手。那几年,没完没了的日常工作就是教育教学与论文写作,混得一个贵州省破格“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的名头,从小学二级教师直升高级,心里乐滋滋的,几个月做梦都会笑醒。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劳神费力“爬格子”创作的东西,最终有了收获,高兴之余,就想把身边的人和事写成新闻。
为了采访一个区中学校长,我花了3天时间,最后写出了近3000字的通讯,当时的《黔西南报》一刊出来,我视如珍宝,也让我增添了信心。于是一发不可收,在爬格子的“文字游戏”之空隙,我又把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年富力强的那些年,我读书成瘾,古今中外名著读了不少,读书看报多了之后,又逐渐摸索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记读、精读、泛读”并行的读书方法。与此同时,一些作品在省、州级刊物公开发表。如此一来,又有了那么一点“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的意思。给点阳光就灿烂,有了点儿成绩更加自信了。但也更加不安于现状,从而思量着有一天能够改变职业该多好。
二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不顾朋友的劝阻和学校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多少人都向往的公务员之途,考到了贵州普安县县委宣传部。原本就以为这是专业写手的行当,两年时间,我从最北面跑到最南面的乡镇,全县14个乡镇176个村都跑了一遍。每年写稿一百多篇,绝大多数属于撒网收获,发现鱼在那里,看准就捞,大鱼、小鱼总有所得。关键是让我对农村基层情况有了全面了解,1997年,我采写的《普安农民持有负担登记卡》这一消息,被《人民日报》二版刊发。一篇关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新闻,能够引起中共中央党报编辑的重视,配发短评,实属不易。
人们常说的新闻敏感,我的体会是新闻敏感来自对某些问题的深切理解和感受,是对砍柴先磨刀的馈赠和报偿。宁可一段时间少出稿或不出稿,也要下决心补上调查研究这一课。对下情昏昏,写出文章昭昭,是不可能的。
逮到小鱼不要沾沾自喜,拉了空网更不能心灰意冷。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积沙成塔,定有回报。就是这一不变的初心,让我连续3年获得《贵州日报》优秀通讯员一等奖,曾被邀请在《贵州日报》近百名的通讯员表彰大会上介绍自己的采访和写作经验。
在普安县副科级理论教员职位上一干就是15年。不停地跑基层、不懈地写稿。弄文字,是寂寞的事儿。不管我如何崇尚淡泊宁静,其实我还是有一颗热闹的心,那就是对专业新闻职业的向往。
三
笔者35岁时经考试调到黔西南日报社工作,从业余的变成了专业的新闻记者,直接从事采访编辑的“活”,分配在社会生活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有人说过,打仗,有时候就是要硬着头皮上。新闻写作,也要有这么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有敢打敢干的劲头。
地市党报离基层近,离广大读者近,社会新闻老百姓喜欢看,但身边的监督报道不容易采访、不容易取材、更不容易见报,原因很简单,监督容易被“关系”封锁,搞不好记者、编辑还会招来麻烦,处境很尴尬。我曾采写、编辑一篇反映兴义市南部乡镇农民乘车难的稿件时,就遭遇了此情况,好在被监督的部门知错能改,没有为难我。
社会新闻,从标题的制作,到材料的筛选和稿件谋篇布局,都要考虑能够吸引读者,能够旗帜鲜明、一针见血地告诉读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同时,一定要用事实说话,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干扰、误导读者。2001年9月,读者打电话向《黔西南日报》“百姓之声”反映,说是黔西南某学校的17多名学生被某厂的保安人员罚跪长达1小时之久,我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正在了解情况时,州里的一位分管领导打电话给我,要求先把事情的基本情况弄清楚,但是不要急于发稿,以免影响地方和中央企业的关系。我在采访结束后,没有立即写稿,而是跟该厂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他们表示只要事实清楚,决不袒护违法人员。于是,我将稿件写出来送交州领导阅示,稿件见报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调查核实,直接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我又跟踪报道了处理结果,让这一焦点事件有始有终,实现了三方满意,较好地完成了这一报道。
作为地市党报的社会新闻,既要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又要指导和引导人们如何去遵守社会公德、法律制度、政策规章。报道更应该切中时弊,惩恶扬善,倡导公平公正,这需要大家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要时时有记者的良知,要曝光阴暗面,也要善于发现身边的闪光点,从一个角度去挖掘一种思想,力求做到小中见大,体现深度、厚度、高度,既有摆事实、讲道理的文字描述,又有现场的所见所闻,能够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使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引起重视、得到解决才是广大读者的最大愿望,也才是社会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
我在黔西南州公安交警支队采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稿件时,无意中听到一个情况:本地车不时有到外地落户的,并且挂上外地牌号的事。笔者仔细询问后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接着又到相关收费部门进行了解,走访了许多到外地落户的驾驶员,以题为“肥水为何落入外人田——我州上千台车辆落户外地每年流失税费数千万元”,刊发在《黔西南日报》2004年5月下旬的某期五版头条。稿件见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同时,决策部门和领导也非常重视,要求相关部门把该文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汇报,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做法,进一步抓好落实,扭转被动局面。
地市党报的社会新闻的报道,主要在于记者平时要多观察思考身边的事物,发现了新情况,就要有新思考,要善于从这些新情况中挖掘出与此相关的问题,找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且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引导其进行关注,在他们的关注中获得焦点报道的权威材料,效果就比较理想。
作为报人,要闻、时政、副刊、评论、经济新闻等等,也是融会贯通的,我都一一进行了历练,总的感受是:只有新闻真正为老百姓说了话,我们的报纸才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喜爱。付出,总会有所回报,10年前,我已晋升为主任记者。
人生如旅。在我的生命旅途中,已走过不少路,读书求学路、自学路,乡村小路、都市大路……自然,并非路路皆通无阻;遇到过不少人,生人、熟人,朋友、领导……自然,有人冷嘲热讽,但更多的是为我加油喝彩。在生命的某个瞬间,回头一望,百味杂生。得意时须知敬畏,挫折时则宽心释怀。“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从教师,公务员到记者,新闻情结一直是那么炽烈。感恩一路的风景和风雨,感恩与我一同赶路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