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研究*
2018-03-15程强顾新全力
程 强 顾 新 全 力
(1.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成都 610500;2.四川大学商学院 成都 610064;3.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4. 四川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 成都 610064)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组织对内、外资源的融合能力,尤其是组织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1]。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组织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有限,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构成组织之间的知识链,通过知识链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促进知识链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实现知识链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从而形成知识链的知识优势[2]。知识链是新兴的知识组织形式,知识是知识链组织发展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通过知识协同实现知识增值,形成知识优势。
知识链是一个由多个异质性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知识主体在协同合作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外界环境的干扰因素超过一定的阈值,或者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时,系统内部的知识流动开始紊乱,导致知识在各主体间无序流动,严重阻碍了知识链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知识链必须进行知识协同,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知识活动,将原来无序、无规则运动的知识要素协同起来,往一致的方向运行和发展,从而实现知识链的知识增值,带来整体效益大于各部分效益之和的知识协同效应[3]。因此,分析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对探索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形成和运行规律,提高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效率,形成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动态
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高昂的研发费用和研发风险等因素,促使组织间知识协同的开展[4]。对知识协同的界定,共有三种观点:①过程论。该观点认为知识协同是一种动态的、双向的、集聚的过程。佟泽华(2011)认为,知识协同是知识主体、客体、环境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协同,实现知识创新的多维动态的过程[5]。邹晓东等(2016)认为,知识协同是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方式进行交互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过程[6]。孟潇等(2016)认为,知识协同是通过知识共享、传递、吸收、重用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使分散的、差异化的知识有效聚集和匹配,由局部协同向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7]。②活动论。该观点认为知识协同是一种知识活动。李丹(2009)认为,知识协同是多个组织在集群的协同化环境下,以知识创新为终极协同目标,融合多项知识资源和协同能力,多个协同个体参与的知识活动[8]。Salavisa等(2012)认为,知识协同是不同组织通过知识流动与知识共享,利用各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而开展的知识协同创新活动[9]。具体来讲,知识协同通过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以及知识创新六种知识活动来实现[10]。③增效论。该观点认为知识协同是一种协同增值效应。即多个知识主体通过整合组织的内外部知识资源,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活动,使组织学习、利用和创造知识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即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1-15]。
目前,国内外有关知识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知识链的模型、知识链的知识活动(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等)、知识链的运营与管理(合作关系、冲突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等方面的研究[16-17]。然而,对知识链的知识协同研究相对较少,如吴绍波等(2008)从协同机会识别机制和协同过程机制两方面,提出了知识链组织的知识协同机制[18]。石娟等(2011)通过引入知识协同系数,构建了知识链的核心企业激励代理组织彼此协作的委托代理模型[19]。张省(2014)从宽度、深度和强度三维视角确定知识链知识协同的序参量,并以此构建了知识链知识协同机制理论模型[20]。胡园园和程强等(2015)认为知识链协同效应的形成是主体协同、机制协同和知识协同三种协同共同作用的结果[3]。
从现有的研究得出,目前越来越偏向于从知识增效论研究知识链的知识协同问题,认为知识链的知识协同通过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等知识活动,实现知识创新,从而产生知识增值。对于知识链的知识协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研究方向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研究,难以解决当前知识链的潜在矛盾冲突、协同效率不高、协同效应难以形成等问题。忽略了知识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知识协同活动涉及包括知识要素等在内,多种要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知识链知识协同模式的分析有利于为知识链知识协同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 知识协同模式的构成
一般来讲,知识链的知识随着分工而实现流动,随着协作而实现共享,因此,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是建立在知识链的分工协作体系上,即通过构建一个知识协同的结构框架,以合理分配资源,促进主体之间协同合作。
3.1 知识协同的分工协作体系
知识链是由核心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供应商和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充斥着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从知识协同的分工体系构成来看,知识链不仅由单个主体构成,还由一些跨主体的联盟构成。
从单个构成系统来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子系统;核心企业、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是知识的应用子系统;客户是知识的需求和反馈子系统。知识链的合作面向客户,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生产优势,生产出客户需求的知识,然后交由核心企业和供应商进行知识应用,再将知识转化为产品输出给客户。客户根据使用体验提供反馈信息,再交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知识的完善,等等,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合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流动和知识共享,共同推动知识的创造,实现知识增值,产生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的知识协同效应。
从跨主体构成系统来看,一方面,核心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竞争对手又构成了产学研联盟组织;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构成供应链组织。由此可以看出,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分工协作体系是由产学研组织和供应链组织所构成的集合体(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链知识协同的分工协作体系
由图1可知,知识链的知识协同分工协作体系拓宽了知识的流动层面和边界,使得产学研和供应链中的嵌入性资源、专有性资源和隐形知识突破原有的组织边界进入新的组织边界中,通过各主体的分工与协作,促进了知识资源在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流动与共享,加速了知识的创造,实现了知识增值,最终实现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
3.2 基于产学研的知识协同模式
产学研主要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构成,各主体之间知识互补,各自发挥自身知识优势,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其中,企业是产学研的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知识和技术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产学研的商品生产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产学研的动力支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是产学研的知识、技术生产系统和商品研发辅助系统。产学研是知识链的组成部分,各主体的功能类似。
产学研的知识协同是指在协同化环境下动态集结产学研各知识主体,达成知识整合、各取所需的共识,以知识量与质上的创新为目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融合产学研各主体知识资源,协同能力及产学研各主体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即实现学习、利用和创造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主体总和效应“1+1>2”的知识协同效果[13]。产学研的知识协同是一种主体之间的知识互动过程,包括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促进知识从无序走向有序流动,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产学研的知识协同模式较多,主要包括:知识(技术)转移转让、知识(技术)联合开发攻关、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知识(技术)共享平台等,典型的有产学研合作研究中心(CRC)、产学研工程研究合作中心(ERC)、产学合作研发中心(IUCRC)、孵化器、科技园、技术工业园、产学研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实验室、国家计划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办公室(TTO),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项目联合重大攻关项目等等。这些知识协同模式以企业为主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协同发展,利用各主体的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致力于共同开发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克服了传统产学研中的个人行为和非正式行为,促进知识协同模式正式化、规范化和官方化,大大提高了知识协同效率,创造出突破性、跨学科、探索性的合作研究项目,推动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带来更多、更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
3.3 基于供应链的知识协同模式
供应链是由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共同构成的链式结构。在知识链组织结构中,知识资源随着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的互动而进行流动、扩散与共享。其中,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其为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下游企业,其主要负责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生产、加工成商品;客户是供应链的终端,由核心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到顾客手里,完成整个商品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的过程。供应链组织虽然主要是以物质资源的运转为主要手段,但是知识资源是物质资料的附加成分,通过供应链运作传输到整个知识链,促进知识流动和共享,推动知识协同。
供应链的知识协同以知识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21]。实现供应链的知识协同要求建立通畅的知识流通渠道,加强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树立“共赢”意识,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平台和环境,建立促进供应链知识协同的机制和政策,设计一个利于供应链知识协同的组织结构等。
实现供应链的知识协同主要由三个层次的协同作为保障:信息层面的协同、流程层面的协同及组织层面的协同[22]。第一,信息层面的协同。在供应链内部充斥着各类信息,如供应商的库存信息、发货信息、出库信息和收货信息等;生产企业的商品生产工艺信息、制造流程信息、顾客反馈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获取和传递是实现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基本要求。供应链主体可以通过采用电子网络或计算机软件系统,如采购管理系统(PMS)、供应与库存管理系统(IMS)、销售管理系统(SMS)、应收应付管理系统(PR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S)、生产计划管理系统(MPS)、车间生产管理系统(EMS)、财务管理系统(FMS)、物流与配送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等,搭建协同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协同。第二,供应链组织流程层面的协同。流程层面的协同是以信息协同为基础的,通过任务协作流程,将各个具有不同业务的异质性主体联接到一起,打破主体之间的分割和业务界限,将封装在主体职责内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进行解冻,以供应链组织的总目标为导向,将总目标凌驾于各主体业务流程之中,进行跨主体业务流程改造和重组,构建一个灵活、柔性,上下和谐一致的组织结构,实现主体之间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供应链的知识协同。第三,供应链组织层面的协同。供应链以信息协同为基础,以流程协同为手段,将各个主体协同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往有序方向发展的系统。供应链的知识流动和共享,按照系统的形成轨迹进行知识分工与协作,各种知识有序流动导致协同有序。
4 知识链知识协同的主要模式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是基于产学研和供应链知识协同模式的集合。在此基础上,借鉴两者的知识协同模式,可以得出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主要有: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研发机构和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三种知识链知识协同模式满足了知识链主体的知识协同诉求,充分地发挥了各主体的优势,形成了知识合力和学习经验效应,推动了知识的有序流动和共享,产生了知识增值,最终实现了知识协同带来的知识优势。
4.1 共建经营实体
共建经营实体是知识链知识协同比较成熟的协同方式,主要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专业优势,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生产、销售和市场优势,共同投资组建经营实体。这种模式是知识、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研发的源头,担负着知识的传播、发展和创造的使命,为经营实体提供知识源头动力,同时也为经营实体提供智力资本;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基于共同利益和目标,联合起来扩大企业生产、销售规模,负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金、研发设备和生产场地,同时负责产品市场的开发和销售,是知识的应用终端;它们联合起来形成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推动知识在各主体、各环节之间的有序流动,并产生知识增值,形成知识协同效应。
在投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以无形资产入股,如知识和技术等;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主要以固定资产入股,如生产设备、厂房和资本等。在实体运营管理上,供应商、企业、竞争对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但各个主体的作用不同,管理上的侧重点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提供人才输入、管理培训和战略指导,是宏观上的引导和辅助;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是实体运营管理的主要操作者,提供管理经验,具体指导各部门的生产、财务、运输、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三种主体各派业务骨干进行协同配合管理。在利益分配上,经营实体的合作伙伴基于契约规定产权、责任、权力、利益和风险分配,一般来说共建经营实体产权明晰,各方权责分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维持共建经营实体的良好运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相互坦诚,相互开放,能够为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努力,抛弃原有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关系。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供应商、企业和竞争对手在产品投入、生产、销售和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各方能够优势互补,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将优势与产品结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③实体各方具有一致认同的价值观,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合作基础,能够为实体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克服不同组织之间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
4.2 共建研发机构
共建研发机构是知识链知识协同模式的高级形式,核心企业牵头发起号召,选择具有知识、技术、人才和科研条件优势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产品研发机构,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优势。这种协同模式中,企业是发起者,以资本投入为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合作对象,以知识、技术、人才和科研实力投入为主。或者与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围绕研发目标,各自选派具有知识、技术的人才组成研发团队进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和专业知识优势。研发机构独立运作,自主经营,一般实行委员会或理事会的管理体制,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按契约规定分配。知识链组织共建研发机构主要有三种模式。
(1)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这种模式主要以市场导向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相关知识优势,且知识互补的组织组成知识链,各构成主体之间围绕共同的目标,不断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设计,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形成知识链的核心竞争力。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中企业占主导地位,是研发资金和研发主题的主要提供者,负责提供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和设备等条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负责提供研发活动所需的人才、知识和技术。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的研发结果偏向于市场应用,最终成果面向市场。
(2)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这种模式主要以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为主,主要是对科技研究成果进行工程化和系统集成化应用研究和二次开发,有的以核心企业为龙头成立,有的以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为首成立,还有的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中心成员为技术攻关提供自身优势的知识、物质、资源和信息,共享科研成果和利益。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为联盟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3)共建科学实验室。这种模式主要以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为主,主要是对应用性技术的开发、发展以及某领域类科学技术的创新,实验室的成立一般需要政府支持,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成员,政府提供指导或财政资金,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知识、技术、设备和人员。共建科学实验室有的以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成立,有的以企业为主要依托成立,也有的独立成立,共建实验室不仅可以为科学的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和环境条件,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实力,也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或商业化的速度,从而获得持续经费,支持实验室的运作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加快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向企业流动的速度,推动新知识、新技术产生增值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3 虚拟知识协同模式
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围绕知识协同目标,将知识链主体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实现知识的流动和共享,加强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增强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实现知识链的知识协同。
知识链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支撑,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成为了知识链各主体之间知识协同的纽带,各主体之间不再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与知识链有关的组织都可以通过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搭建的知识共享平台联系起来,拓宽了知识链知识协同的边界,为知识链吸纳了更多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链的规模,增强了知识链协同开发、运输、生产、销售等能力。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知识协同模式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扩大了知识链的规模和实力,为知识链带来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经济,实现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效应。
在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中,信息共享平台取代了传统组织之间知识流动和共享的中间环节,知识可以不用通过复杂的传输层级直接传递到目标组织,避免了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失效。知识链各主体可以借助知识共享平台,直接将知识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递,大大增加了知识的流动速度和效率,使得知识能够顺利、真实、有效地及时传递到目标组织手中,实现了知识链的知识共享,提高了知识链知识创造和知识协同的效率。
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也有利于知识链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知识链知识共享平台也是知识链交互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和平台,各主体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各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地进行交流和学习,大大缩短从知识到技术的转化时间,节约了知识流动、共享和创造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知识链虚拟知识协同模式也突破了传统知识流动的模式,加速了知识在主体之间的流动和共享,为主体之间的交互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更好地实现知识协同提供了良好平台。
5 结语
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是知识链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极大地促进了知识链的知识增值,为知识链带来了协同效应。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模式是知识链知识协同的运行和知识协同效应的形成模式,通过对知识链知识协同模式的探索,推动知识链的知识协同,促进知识协同效应的形成。基于对知识链合作模式的分析,发现知识链的构成是产学研组织和供应链组织的集合体,通过对产学研和供应链知识协同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共建经营实体、共建研发机构和虚拟知识协同等三种主要的知识链知识协同模式,为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提供参考和借鉴。限于篇幅,对知识链知识协同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来稿时间:2017年7月)
1. Collis D J, Montgomery C A.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J]. Knowledge & Strategy, 1999, 73(4):25-40.
2. 顾新, 郭耀煌, 李久平. 社会资本及其在知识链中的作用 [J]. 科研管理, 2003, 24(5):44-48.
3. 胡园园, 顾新, 程强. 知识链协同效应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4):585-594.
4. Fiaz M. An empirical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D collaboration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y in society[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3, 35(3):191-202.
5. 佟泽华. 知识协同的内涵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 34(11):11-15.
6. 邹晓东, 王凯.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现实问题、理论背景与研究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5-18.
7. 孟潇,张庆普. 跨组织科研合作中知识协同过程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2):130-137.
8. 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7):76-79
9. Salavisa I, Sousa C, Fontes M. Topologie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in knowledge-intensive sectors: Sectoral differences in the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through formal and informal ties[J]. Technovation, 2012, 32(6):380-399.
10. 李全喜, 张鹏, 王楠. 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 情报科学 , 2015(7):150-154.
11. 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9):986-989.
12.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11):85-91.
13. 吴悦, 顾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10):17-23.
14. 王慧, 戚晶晶. 企业间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研究[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16.
15. 陈建斌, 郭彦丽, 徐凯波. 基于资本增值的知识协同效益评价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35-43.
16. 程强, 顾新. 知识链管理研究进展与评述:基于知识活动的视角[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37(5):124-129.
17. 程强, 顾新. 知识链管理研究进展与评述:基于组织之间的合作、冲突与风险管理视角[J]. 图书馆学研究,2014(20):16-21.
18. 吴绍波,顾新. 知识链组织之间合作的知识协同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29(8):83-87.
19. 石娟,顾新,吴绍波. 基于知识协同的知识链最优协调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28(1):128-131.
20. 张省. 基于序参量的知识链知识协同机制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 37(3):21-24.
21. 赵广华.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18):53-56.
22. 夏忠诚. 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运营计划改进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