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死者歌舞如此豁达的生死观
2018-03-15温新阶编辑任红
◎ 文|温新阶 编辑|任红
和姑娘哭嫁相反,清江两岸死了人,却要唱歌跳舞。
死人后唱歌跳舞,叫跳丧,这种歌舞形式叫撒叶儿嗬。
整个清江流域,只要死了老人,都要跳撒叶儿嗬。土家族认为,年长者过世是“顺头路”,丧事喜办,又叫白喜事。
撒叶儿嗬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起源于庄子,庄子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后来就演变为跳丧。也有人说,跳丧起源于原始狩猎时期,那时生产力低下,狩猎的工具落后,当时的野兽众多而且凶猛,狩猎时难免丧生,人死了以后,众人围着他的尸体,歌之咏之,舞之蹈之,歌颂他的勇武精神,缅怀他的人生事迹,激励后人不断努力,不畏艰难。
我见过无数次的跳丧,小时候还参加过,当然,多是后半夜,大人们跳累了,喝茶抽烟歇息去了,我们这些小孩才有了机会去跳。我那能歌善舞的小姑夫看我跳丧,说我跳得不错,只可惜,后来不断读书,又参加了工作,跟原来小时候学跳丧的伙伴们不属于相同的群体,平日里少了交流,彼此多少有了一些生疏,就再没有融进跳丧的队伍里去,只有当观众的份儿。
村上无论哪个老者去世,只要知道了消息,都是要去送葬的,白天有些身强力壮的早就去帮忙了,搭棚子,垒烧茶水的土灶,牵电线装电灯,编岁签子,借东西。约莫掌灯时分,周围邻居就全来了,每个人会放一挂鞭,在灵前烧几张纸,磕几个头,这叫奠酒;酒奠得差不多了,跳丧的人抬出牛皮大鼓,架在一只木盆上,然后点燃几张纸,贴在牛皮上晃几个来回,并不是什么法事,只是为了把牛皮烤热,敲出来的声音更脆。
击鼓领唱的人成为“叫鼓的”,他首先拿起鼓槌敲鼓,牛皮大鼓发出震人耳鼓的咚咚声,在这山乡之夜传得很远很远,立时就有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叫鼓的敲打出各种节奏,有时还在鼓边敲打,发出清脆的叮叮声,和咚咚的鼓声形成对比,这只是叫鼓的热身,也是向所有人发出信号:跳丧要开始了。
叫鼓的人开始领唱了:
请出来,请出来
请出一对歌师来
好些打,好些跳,
莫把脚步踩错了
叫错号子犹是可
踩错脚步有人说
好汉不等人识破
这叫“四大步”的开场,跳的人在灵前边唱边跳,叫鼓的领第一句,跳的人唱一句“撒叶儿嗬哟”,叫鼓的人唱完第二句,跳的人再把一 二两句连起来唱一遍,当然是边唱边跳。如果是奇数句,最后把倒数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合在一起唱。
一场丧鼓水平的高下,取决于叫鼓的人,他要叫的节奏感强,高手还在主旋律之外另外加一些衬词,加一些“花儿”,跳的人也会在基本步伐之外加一些“花儿”,这就增加了观赏性。围观的人就越来越多,叫鼓的跳丧的兴致更高了,马上换了曲牌,改成高难度的,以展示技巧。
跳丧舞的鼓点子及舞蹈动作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异。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个类型。按模仿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猴子爬岩”“燕儿含泥”“乡姑筛箩”等。
跳丧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歌词内容,都少有悲凄之感,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词内容十分广泛,回忆民族起源、讲述民间故事、叙述父母养育之恩等。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四三式,上下句,也有鄂西山歌最常见的“五句子”。
长阳巴山舞 摄影/丁川华
悼念亡者的人越来越多,跳丧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灵前地方的大小,最少两人跳,也可以四人、六人、八人同时跳,跳得累了,旁边随时有人顶替,衔接得天衣无缝,只有叫鼓的若换人,才不得不作短暂的停顿。
叫鼓的真的换人了,他换了调子了:
这个号子不叫它
把他压在鼓脚下
这个号子要改叫
改叫要跳幺例儿嗬
我来换,我来换
歌师们跳得汗上汗
我来接,我来接
我接歌师旁边歇
叫鼓的人不断在换,跳的人也不断在换,这个山乡之夜不像是死了人,倒像是一个民间的节日。
你看刚换上来的一个叫鼓的唱的啥:
这个号子不叫它
传统的土家跳丧和时尚的模特表演 摄影/丁川华
再把别的往上拿
丧鼓场中有些巧,
不带荤的不热闹
来个荤的乐逍遥
姐儿生的一脸白
眉毛弯弯眼睛黑
眉毛弯弯好饮酒
眼睛黑来好贪色
夜里无郎睡不得
鄂西的丧鼓歌中大部分是情歌,这与悼念亡者的情景似乎不协调,但这也正好说明了鄂西土家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死亡,也许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态,生前的快乐在死后也还要继续延续,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快乐应该与死者分享。
牛皮大鼓的响声一直响到天明,跳撒叶儿嗬的人也一直跳到天明,直到三眼铳放了三声醒炮,他们才把鼓搬到墙角,准备送亡者上山。
每一个山里人最后都会回归泥土,都会和自然融为一体,而在他们回归泥土的前夜,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舞蹈为他们做最后的送行。
清江两岸的人就是这样豁达地看待生死。
一条江孕育了深奥而又浅显的生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