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谈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心理的关系

2018-03-15

黄河之声 2018年23期
关键词:欣赏者交响曲音响

李 忱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一、音乐主题与音乐欣赏心理的关系

音乐主题不仅包含着调式音高、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响上的特性,它还包含着情感美学上的特性。音乐中,情感是直接被模拟的,欣赏者通过对主题的认识能唤起接受者特定的情感,这也是审美表达物的一种功能。主题是构成音乐的灵魂,任何音乐都是有一个或是多个音乐主题不断地变化发展而来,它将自己的个性融入整部作品中并且在音乐作品中促成为内容所特有的艺术因素的美感与和谐。

音乐主题犹如一部音乐作品的种子,通过调式音高、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响等音乐要素的相互渗透而把音乐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中心感情展现出来。音乐欣赏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等[1]。音乐欣赏心理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到心理学的分析还涉及到音乐美学体验。而音乐主题的分析则对音乐欣赏心理具有指导作用。音乐主题的结构和内容主要依赖于音乐感性材料的音响特征等基本要素,使音乐主题内各个材料和要素合理有序地安排在一起,不同的主题发展形式可以演变出不同的主题性格。克劳的《音乐杂文集》中写道:“音乐可以描写崇高、庄严、统治欲的性格。”[2]主题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均有它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喜怒哀乐它们都是作曲家们的内心世界乃至对生活情景的表达。德国美学家李普斯认为音乐只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它本身并无感情可言,只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着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入到了音乐中。但此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欣赏者对主题或音乐中的感情内涵的体验并非等同于对音乐进行感情移入.不同的音乐主题会给欣赏者提供了不同的感情内涵,因此我们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分析时需要牢牢抓住音乐主题的主旨内涵才能正确的欣赏音乐作品的整体形态和内涵。

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分析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创造性地加入了人声元素打破了交响曲这种题材纯器乐曲的界限,这也为之后交响曲的多元发展奠定的基础。人声声部在这部交响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独唱、重唱、大合唱的运用直白地表达出音乐自由与平等的主题,并且整部作品也在这种辉煌的情境下达到高潮。

(一)《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为双呈示部特征的奏鸣曲式结构。“欢乐颂”音乐主题作为主部主题以原型。在这个乐章中,《欢乐颂》主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占据全部乐章的主导地位,而是通过对前面一、二、三这三个乐章主题否定来达到目的。因此第四乐章首先出现的是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宣叙调。

这段旋律跳进反映出了贝多芬内心的挣扎,这段旋律过后前面三个乐章的主题开始不安分地出现在后面的音乐中。之后的大跳强硬地打断这些主题的出现,这代表了作曲家的反抗。焦虑的低音齐奏就是贝多芬对这三个主题的否定。从这段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一窥作曲家是如何将头脑中的灵感挥洒于笔间,将自己的情感因子以乐音的形式释放并排列在乐谱之上。

(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音乐心理学

“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正是欧洲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大革命时期,这场解放人类思想的运动首先席卷了哲学与科学的领域,随后艺术领域也被波及。这场运动如甘霖般洗涤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愚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古典音乐作品普遍蕴含了深刻的哲思性。贝多芬也说:“音乐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这样一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不再单纯是乐音上的排列组合,作曲家们将精神上的希望寄托于他们的作品之中。这个时候的音乐除了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听觉盛宴外,也是人们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载体。《欢乐颂》主题能引发人们内心对自由平等的向往,这其实是一种联觉效应,即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由辉煌而美好的音乐主题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于贝多芬而言《欢乐颂》的主题不仅是单纯的乐音构成的主题,而是富有欧洲自由、进步的宣言,从这一方面来说《欢乐颂》主题不仅为欣赏者带来愉悦的审美联觉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欣赏者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得到知性的需求。

三、结语

音乐主题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在理解音乐主题上的调式音高、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响时还应主动了解作曲家意图塑造的情绪、意境、形象和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从音乐欣赏初级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升到在理性认识的指引下对音乐影响及其组合形式完整的感受和欣赏。

猜你喜欢

欣赏者交响曲音响
留出想象的空白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村庄交响曲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诚实音响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