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2018-03-15赵霞
赵霞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住院部 四川 成都 61006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也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为受精卵着床于子宫瘢痕处,绒毛组织侵入瘢痕处生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25例,年龄为27~38岁,孕周为6~10周,孕次2~6次,1次剖宫产20例,2次剖宫产5例。患者无内科疾病,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1.2 临床表现、症状
25例均有停经史,15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出现时间为停经后10天。10例有下腹隐痛。对照组无宫体压痛,观察组2例有宫体压痛。
1.3 诊断
患者有剖宫产手术史。行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对照组内14例妊娠囊位于宫腔下段,妊娠囊下方达到剖宫产瘢痕处,距离浆膜面<0.3cm,肌层厚度<0.3cm。8例妊娠囊位于瘢痕处,距离浆膜面<0.3cm,肌层厚度<0.3cm。观察组肌层连续中断,距离浆膜面<0.2cm,局部血流信号丰富。
可行MRI检查,此项检查费用高,故不建议常规行MRI检查,但是对于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行MRI检查进行鉴别。
1.4 治疗方案
25例均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100mg,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片一天150mg。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内,行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例术中出血少于80ml,术后HCG下降满意。观察组1例术中瘢痕处出血量多,立即宫腔放置Foley尿管压迫止血,注入80ml生理盐水,放置后24小时取出Foley尿管,阴道流血少,彩色超声示瘢痕处无活动性出血。1例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大出血,量约400ml,急诊行经腹病灶切除术,未行子宫切除术。
2.结果
2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24小时内行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阴道流血少。观察组患者1例术中术后阴道流血少。1例术中阴道流血多,宫腔放置Foley尿管压迫止血。1例术后阴道大出血,急诊行经腹病灶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组的大出血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表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剖宫产时损伤子宫峡部的内膜及肌层,术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有关。2次及以上剖宫产史,子宫瘢痕增大、纤维化,局部血管形成差,愈合不良,为发病原因。子宫下段剖宫产时缝合技术不同,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率有关,切口单层缝合无反转连续缝合,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切口双层缝合,第二层反转缝合,多数切口愈合良好,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下降。以臀位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子宫下段形成欠佳,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
发生机制考虑为剖宫产术损伤子宫内膜,剖宫产术造成子宫下段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上皮细胞是修复内膜功能层所必需的条件。底蜕膜发育不良,或缺损,滋养细胞直接侵入该处子宫肌层,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肌层。此次缺乏肌纤维,手术瘢痕不能有效止血,导致发生大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术,属于血管性介入治疗。X线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入动脉,应用导管等器材通过血管内的操作,直接超选择至子宫动脉,对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暂时性阻断子宫血流。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在妊娠囊内注入甲氨蝶呤注射液100mg。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直接注射于妊娠囊及其周边肌层组织,对滋养细胞的分裂增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破坏胚胎组织的活性,促进胚胎组织的坏死、脱落。给予米非司酮做预处理,可减少术中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小时内在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超声引导能有效减少术中子宫穿孔风险,密切监护术中瘢痕处出血情况。术中动作轻柔,先吸宫腔中上段,先吸除后壁蜕膜,再吸除妊娠囊,吸头尽量避免正对瘢痕处。最初负压控制在400mmHg以下,多数组织吸出后,负压控制在300mmHg以下。尽量完全清除宫内组织,减少术后出血及残留。
阴道彩色多普勒示肌层连续中断,距离浆膜面<0.2cm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大出血风险仍高,建议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经腹病灶切除术,减少大出血及子宫切除风险。若经济困难,可直接行经腹病灶切除术。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能有效减少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过程中的大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的风险。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应遵循减少出血、减少损伤、保留子宫的原则。
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1]罗红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病例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2):151.
[2]白洁、黄丹萍、李姣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3-115.
[3]庄亚玲、韦浪花、王雯,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372-2374.
[4]张惜阴、戴钟英、于传鑫,妇产科的介入治疗,实用妇产科学第2版,2003,1128-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