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歌》中的新女性

2018-03-14伍紫维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女性女性形象传统文化

伍紫维

摘要:《女歌》是湖南省知名女作家曹志辉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以三代女书传人为线索的生命之歌,其记录了神秘的瑶族村落三代女书传人的家庭、婚姻以及传统文化女书的继承与发展。冬青娘是扎根在瑶族村落的一位带有新女性特质的传统女性;冬青则是一位凭借勤劳朴实、诚实友善等优秀品质在大都市闯出一片天地的独立坚强的新女性;而冬青的女儿,半夏则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本文旨在具体分析《女歌》中的主要三位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对三代人女书传人的形象进行分析,来探讨传统女性向新女性的成长与蜕变。

关键词:《女歌》;女性形象;传统文化;新女性

湘女作家曹志辉,笔名曹蕙,1970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评协副秘书长,《湘江文艺评论》副主编,入选湖南省首届三百文艺人才。先后著有散文集《生命的邀约》,散文与诗合集《蕙叶集》,散文集《让心灵去旅行》、《让伤痛美丽成花》、《不要轻言放弃》等五本。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女歌》是曹志辉第一部长篇小说,在采访曹老师的过程中,她提到第一次遇见女书就发觉纤细娟秀的女书文字十分神秘,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她开始收集与女书写作相关的素材,并在2003年实地考察了女书。通过深入的调研,由此使小说中多位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一、冬青娘之形象:带有新女性特质的传统女性

《女歌》以神秘的瑶族村落为背景,塑造了冬青娘带有新女性特质的传统女性形象。

冬青娘热爱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向世人展示着古老神秘的女书。冬青娘在女书的熏陶下成长,之后便在瑶村中教女孩们唱女书,传承着这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冬青娘用温婉如玉的嗓音将婀娜的女书唱出来,将古老的故事诉说给小女孩们听;冬青娘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精美的女书图案绣在布面上。她用唱女书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着她与姐妹们相聚时的快乐,同时也饱含了传统农村女性在艰难处境中的哀思。

冬青娘勤劳俭朴,精心持家的女性形象也深入人心。当家家户户分得红薯之后,冬青娘用勤劳的双手将分得的红薯用制成红薯片,到集市换日常生活品。她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却始终舍不得给自己做一件新棉衣。冬青外出打工后,她便在家照顾半夏,让外孙女半夏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冬青娘关爱儿女,重视子女教育。当冬青考上县重点中学后,冬青父亲认为女孩读书没用,而冬青娘却喜出望外,处处借钱给冬青交学费,希望冬青通过读书到城里去工作,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当冬青即将出门打工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冬青娘却尽自己所能好好照顾着外孙女半夏;当六十岁的她患上了骨癌,却片刻也不肯停留在医院,只想为儿女省一大笔费用。

这些年来,她苦撑着这个家。老一辈女书传承人生活非常艰苦,她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一生为家庭奔波、操劳。在迷茫失落之际,她们用女人之间特有的文字相互交流,倾诉着彼此之间的秘密与辛酸苦楚。

二、冬青之形象:独立坚强的新女性

冬青的人物原型是作者的一位堂姐,年龄与冬青相仿。作者把她在广州的经历镶嵌于小说中,与女书结合起来,来表现女书传人奋斗的艰辛以及坚韧的品格。

冬青热爱学习、乖巧懂事。童年时期的冬青光顾着去上学而忘了放牛、写字认真不输男孩儿、将收集好的花蜜给生病阿婆吃的形象被刻画得生动活泼,作者采用幽默的笔触对其形象的描写不禁让人发笑,更让人怀恋起儿时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夜晚,远离城市的瑶族村落在月光的映衬下更显加静谧,冬青便喜欢在这月色下听娘讲神话故事,听娘诉说着女书这种神秘文字的起源以及传统女性受压迫的哀怨。

冬青勤俭节约、倔强、霸得蛮。冬青与同村小伙伴光头发生争执,将光头打伤之后,被娘手上的荆条打得遍体鳞伤,眼泪哗哗直流,却不肯求饶;冬青在县重点中学学习期间,她生活拮据,每日里只能在食堂里打点米饭,就着自己带来的咸萝卜、泡菜下飯;面对嫌自己发音土气的英语老师,冬青还是在英语基础很差的情况下,努力学习英语,拼命记单词,背语法。然而最终面对老师的冤枉和同学的冷落以及学费、生活费的压力,倔强的冬青泪流满面的回到了瑶村,不愿再返校学习了。

冬青热爱工作、踏实认真、勤勤恳恳。为了给女儿半夏准备学费,冬青踏上了去广州打工的路。她踏实肯做,给客人倒茶递水,上菜端汤,并很快学会了用粤语跟客人交流。她对客人谦和有礼,行事又大胆泼辣,深得方经理信任。她聪明伶俐,又肯吃苦,很快就提到了餐饮部大堂副经理。同时她还拾金不昧,将遗忘在酒店的大哥大还给了客户。

冬青勇闯天地、撑起了家族的一片天。在大伟的帮助下,冬青把盲人按摩店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把主客关系处理得十分融洽。得知哥哥白芷被网友菊无情骗走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冬青却还劝说哥哥别担心,并尽力帮他。当大嫂来到广州,冬青便带大嫂去买新衣、做唇形矫正手术、还给大嫂找了工作。当叔叔婶婶带着半夏来到广州,冬青为了感谢叔叔婶婶对半夏的长期照顾,让他们在广州享受了一段时间。

冬青是独立坚强的新女性。走出瑶族村落后,凭借自身吃得苦,霸得蛮的韧劲,在陌生的大都市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与人合伙开了“烟雨瑶家”,不仅接济了老家的亲戚,还将瑶族村落古老神秘的女书表演搬上舞台,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让不为人熟悉的神秘文化走进大都市,撑起了家族的一片天。

三、冬青女半夏之形象: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半夏作为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继承人,在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女书走向世界起了很大作用。

半夏单纯青涩,热爱音乐。半夏从小在世外桃源般的瑶村长大,灵秀动人,又像外婆和妈妈一样天生有一副好嗓音。在外婆的熏陶下,原本就热爱音乐的半夏逐渐对女书产生越发浓厚的兴趣,还试着把外婆教的女书歌谣谱成曲,在钢琴上弹奏,之后还排练了《女书》舞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示了女书的魅力。

半夏内心坚定,善良质朴。面对母亲的劝阻,半夏还是执意去赴新疆支教,沿着丝绸之路前行,辗转数天才抵达了破旧不堪的学校。半夏心疼拿着铅笔头写字的孩子,她带着孩子们勤工俭学,用自己的薪水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并通过各种途径,呼吁大家给孩子捐献爱心,不仅如此,半夏还特意给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补习功课。

半夏诗意栖居、孤守内心清净。半夏进入群艺馆工作之后,在冰冷冷的工作氛围中,甚至在同事的冷嘲热讽下,守护着自己内心中那一块宁静的净土,沉醉在女书的世界中。面对考试、工作单位、社会诸多的不公,她独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守护着古老的文化,将自己的苦闷寄于女书之中,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无声的反抗。

半夏作为新一代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用心热爱着瑶族村落、热爱着女书。不顾身体的不适,与村里的外婆应邀前往纽约表演女书,结果获得大家的一致欣赏。身处逆境的她,能理解瑶家女子所经受的困境与磨难,并将瑶族女人们的生命之歌写成了《女书》。她先后参加了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联合国中文语言日”展示等活动,让女书飞向了更蓝更高远的天空。

《女歌》这部长篇小说对多位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刻到位,其中隐含了作者男女平等的梦想。小说中的女性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当代社会都受到歧视,比如冬青娘受欺压、半夏考公务员时遭遇的性别歧视等。处于封建社会的她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她们自己创造了一种只在女人之间流传的文字,用于女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然而,中国目前的社会,女性虽然面临社会的诸多不公,但是很多女性为整个家族的事操劳奔波着,她们在外工作,在家又教育子女,帮助亲戚朋友。《女歌》中的新女性们通过女书,互相劝慰,她们用这种方式诉说痛苦、缓解苦闷的心情,书写自我,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曹志辉.女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曹志辉.https://baike.baidu.com/item/曹志辉/368082? fr =aladdin.[DB/OL],2017-9-15.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新女性女性形象传统文化
“新女性”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