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03-14罗丞
罗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按照这一宏伟蓝图,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精神,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真正给农民带来好处、利益和福祉,让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是释放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带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員身份,明晰集体所有权关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按照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原则,通过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发展多种形式土地(林地)股份合作,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措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二是错位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关中要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经济。陕北要在转型升级上谋出路,重点做大陕北杂粮杂果产业群,延长产业链。整合红枣、小杂粮、马铃薯、畜牧等深加工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聚集地和集散地。陕南要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重点建设陕南生态富硒农业示范区,围绕山水、茶叶、中药材、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富硒食品、有机农业、山林经济等产业发展。
三是三产融合,拓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为重点,鼓励工商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链合理分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培育主体,促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围绕现代果业、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以利益为纽带,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服务功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主体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开拓市场能力。
五是生态优先,打造宜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特色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以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为带动,推动小城镇建设。支持选择若干有基础的城镇,建设一批科教引领型、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商贸物流型、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打造宜居环境。
六是巩固基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按照市县一体、责权利相统一、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凡不属于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直接授予县级,进一步向市、县下放部分省级管理权限;提升县乡干部专业水平。加大对县乡干部特别是县级主官在土地、环保、产业政策培训力度,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为经济主体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到位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发展滞后村庄“两委”班子,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级分类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