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敦煌艺术行塑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启发

2018-03-14李丹麒

新西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敦煌融合

李丹麒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加快开放自己与他国交流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固自己的文化基因。敦煌艺术的行塑方式,就是历史上体现跨文化视域中个性与共性并存的混溶创新典范。因此,敦煌艺术最终得以影响全球,且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文化符号之一,给予我们不容低估的借鉴意义。

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两者合称——“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倡议。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發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旨在加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而增强对外交流力度与成果实际上也是适应全球化的重要行动。而在疏通对外交流渠道的同时,增强我国对外输出内容,即加强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则是我国面对全球化做出内外环境“双管齐下”的重要决定。

巧合的是,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现状与我国悠久历史中的部分历程极其吻合,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上千年,自其核心内容产生以来,同样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过大量外来文化的挑战。反观历史,在这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自处,并始终承受住人类文化不断更迭,不断融合,不断重新塑造带来的巨大挑战?因而,本文借由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并生的典型形态之代表——敦煌艺术,展开当下我国传统文化再次面临全球文化挑战时应借鉴的行塑方式之思考。

敦煌艺术的行塑方式

(一)对外来文化开放且包容的态度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之地”,在汇聚中国、希腊、印度、伊斯兰等多种文明时,它作为各种传统文化传输的枢纽,在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其他各国的同时,也将其他西域文化传人中原地区。而后,众多文化在此地融合发酵产生出独树一帜、且历久弥新的敦煌文化。

但无论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而言,由商业贸易所带来的他国文化产物,甚至是参与贸易活动的“外国人”,都是全新的外来文化。而由敦煌壁画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相互交流,他们作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表,在学习他文化的同时也将自己带有的文化基因通过日常活动、乐舞表演等传播给他人。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敦煌地区的文化艺术大融合逐渐辐射到中原腹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天竺乐、龟兹乐以及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胡舞胡乐都陆续传入中原地区,大量的西域、外国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乐舞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在中原开始形成中西融合、纷繁绚丽的文化艺术大融合热潮。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原文化对于外来西域文化并没有强烈的抵制,尤其是在敦煌地区,它作为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在这里产生的影响几乎等同。正是因为各种文化在敦煌的平等交流,最终形成了敦煌文化独具特色又缤纷璀璨的特点。对于中原腹地而言,在不考虑政权更替的前提下,中原文化对西域外来文化仍然持开放并包容的态度,中原地区在西域文化的逐渐影响之下,放开自己对文化的界限,接受并融合外来文化带来的新兴事物,并将新事物融合进自己的文化特征之中,最终形成全新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对于今天而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即是说,历史的推进必然诞生新兴文化,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颗球心,若它能够不断吸收兼容诞生的新文化,则会不断增加自己传统文化的半径,使文化的内容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稳固,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二)不间断融合与变化的过程

敦煌艺术不是在某一具体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敦煌石窟创建的北凉时代,经过北魏、西魏、北周几个朝代,外来艺术风格在逐渐减弱,中原风格逐渐增强。而不同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并不是如西风压倒东风那样非此即彼,而是在长期共存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地相互交流和吸收,从而不断的融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不同具体情况的影响,文化融合产生的成果也随之不断变化,现在通过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宗教建筑仍然可以看出不同朝代的文化风格。

西域文化进入敦煌地区的初期,中原人对外来文化了解不多,在追求创新时急于摆脱自己固有的文化基因,则多按照西域文化中最典型、最易把控的内容进行复制,因此早期的敦煌石窟大体都是按照外来的样式建造(此现象与当下的文化艺术创新相似)。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对西域文化了解越多,则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基因,并受其影响越大。即使是精神力量强大的宗教(外来宗教)在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也会随之逐渐改变,当固有的文化基因无意识地在外来文化中蔓延,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审美理念以及日常习俗等无一不在改变着外来的宗教内容,最终形成了特有的中国式宗教,并成为今天大家所认可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互生互长的共赢效益

由敦煌艺术为代表构成的敦煌文化,其重要影响并不是单纯的产生了一种东方与西方文化融合所产生的“新文化”,直到今天,敦煌文化的影响仍在持续——“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其最核心的要义就是“共赢”。同理,敦煌文化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之后,通过全新的文化形式与内涵,从贸易、艺术等多种渠道再反向促进各种文化的繁荣再发展。各种具有深厚基础的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再形成更加强大的文化基因,裂变出无数的文化产物。而丰富的文化产物不仅使各民族的“软实力”得以提升,同样由“文化贸易”带来的物质“硬实力”也同样增强。这样的变化绝不只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对任何一个参与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国家、民族而言,其收获的成果都是无法估算的。而这即是敦煌文化至今仍在发光发热的重要原因,它并非是一件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历史证物,而是给予当下世界各民族、各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互生互长的理想模型。

在文化对话中传承并发展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需要在动态中延续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但文物却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由人所创造,也在人的生存与生活环境中延续发展,它随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等变化而变化,因此没有一种文化是永远固定静止还继续拥有强劲生命力的。假如,某一种文化模式被试图凝固物化在过去历史的某一时间段,那它则会成为现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文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历史上某一种文化的强大,但并不能够证明它至今仍然生命力旺盛。只有真正存在于当下生活中鲜活的文化,才有可能在面对新世界的碰撞与挑战中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引领传统文化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也就意味着,若传统文化只是被作为一种陈列展览的文物,既不能摸也不能用,只能用来显示它曾经的辉煌,那它于当下而言则不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仍然以敦煌文化为例,它曾经的繁华绝不仅仅只存在于人们熟知的“壁画”、“佛像”之中,尽管壁画艺术是敦煌文化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但透过壁画内容可以看到,真正的敦煌文化曾经渗透于人们的服装、习俗、教育、宗教、农耕等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当人们面临外来文化的不断挑战时,才会对自己本来的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同时又能够从新文化中提取出更优质的核心内容为我所用,而不仅仅只是当做一种新颖的文化风格来装饰传统文化。这即是说,传统文化要突破现有困境,只让大家“看”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它只有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的一点一滴,才能在社会的持续运转中伴随着每一个文化个体继续往前发展。

文物的价值固然很高,维护文物则需要更多资金、人力以及技术的支持。但文化不同,文化的延续并不是有大量资金、人力、技术的投入就一定可以持续的。当下,许多人刻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国学”“汉服”等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活动层出不穷,但这些活动究竟是在传承文化本身,还是将传统文化包装为一种文物,通过这些依附于传统文化之上但可以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内容来提升个人的经济所得或社会地位,这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尽管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文化的某些直观内容作为一种新文化概念而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急速变化着的社会很快便会将人们的这份新鲜感消磨殆尽,若传统文化只能停留在这一形式表面,那信息时代的迅速更替状态仍然无法为这样的传统文化保留一席之地。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正如前文提到的敦煌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从未停留在历史中的某一个节点,它不会只是因为唐的繁盛而闻名内外,也就不会因为明清的冷落而被历史所掩埋。每一次中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都促成了敦煌文化一次新的改变,它正是不断的改变、创新,吸收各种文化的独特之处而又为我所用,生出的新文化又再与外来文化不断糅合,最终才形成了如此千变万化、丰富庞大的敦煌文化。

而由敦煌文化的最终形成可以看出,以此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仍然需要在这种“吸收,融合,再吸收”的螺旋式上升循环中才能不断延续,不断发展。而历史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总是不断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互动,而这种不断的互動行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片可以吸收容纳各种文化的肥沃土壤,在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延绵不断地承载着其中共同的文化。即使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可以与世界各种文化对话,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与改革开放同时发力的时代,内外相呼应的现状则是打通对话渠道的又一强力催化剂。

当各文化之间的地域空间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而逐渐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当下更急需面临的是来自“时间”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来自其他国家,同样也来自现代的中国。当科学技术已经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此时考虑的不应只是如何与“其他文化”相对话,而是在与“其他文化”相对话的同时,如何与“现代文化”以及“未来文化”相对话。传统文化不是“过去文化”,虽然它形成于过去,但文化基因的延续必然带动传统文化的延续,这就好比生命的传承,只要基因不断代,则携带这一基因的物种便会永远存在。

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甚至“未来文化”都不是互相对立的,相反,它们作为携带同一种文化基因的不同时间段的文化形态,找寻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平衡才是解决传统文化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或许当下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它们所依附的都是人类这一群体,能够与之产生回应的也只有人类这一群体。如果能找到文化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以及文化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反应模式,那任何文化的任何形态都能用最核心的方式与人产生呼应,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便将在这样的共性中对话融合并持续发展。

结论

文化不单纯只是一种精神存在,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饮食习俗、审美喜好、信仰追求等方方面面,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文化虽然需要重视与保护,但若把它呵护在不接触现实社会的“温室”之中,那它便会像温室植物一样不禁风雨,而越是精心保护则越是脆弱。因此,“不管传统文化命当如何,眼下都不要看死了它,不要把它当作气息奄奄的,只配受到保护和进行展览的熊猫,而要让他跟生猛的当代文化去厮混,去摸爬滚打,以获得跟世界并长争高的生命力;否则,这种文化从一开始就已死亡了。”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同样也并非相互对立,科学技术只是现代文化的某一种具体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样可以借力给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以一种现代的沟通方式与当下的人类群体产生更好的对话。

然而,处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之中,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必然对它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但越是面对这样的时机,传统文化的外部形态或许会受到极大冲击,但内核与价值才会愈加显著,而文化自信也将在此时愈加坚定。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这样坚定而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跨越数千年而不消逝的人类文化,它在面临外部挑战与机遇时从来不盲目拒绝外来的影响,同样在面临由自己不断更新变换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时,也将重新认识自己并做出选择。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敦煌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敦煌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