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预习激趣生疑 基于起点实现优化
2018-03-14林莉
林莉
[摘 要]语文课前预习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考虑学情,充分体现其基础性、启发性、自主性、可测性四个特点,带领学生在兴趣中学,在问题中学,关注差异,以写促读,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前预习;激趣生疑;实现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53-01
据调查,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只是要求学生将课文浏览一下,然后自主解决一些生字、生词,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由于缺少系统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指导策略,导致学生在完成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只会机械性地读读课文。作为新课学习的起始环节,高效的预习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找准起点,以学定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当前预习中这种“走过场”的现象呢?
一、围绕基础,激发兴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每天放学回家最愿意做的就是预习明天将要学习的新课呢?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一定要是经过精心设计,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感预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进而想做、想学、爱学、乐学。
低年段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回家通过手工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识字卡片,促进他们对生字词的了解。如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4》的教学,笔者要求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制作识字圆盘,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熟悉这一课的几个部首,简单了解这一课的生字词。
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布置其回家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可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少年王冕》时,我布置学生预先查找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有关资料,并将有关王冕学画的章节找出来读一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预习课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有目的搜集资料的能力。
语文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言语活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做中学、玩中学、看中学,真正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会生疑,问题中学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为例,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他们不懂就问,并尝试与作者、文中的人物等进行对话,尽量自己从文本中找答案。通过预习,诸如“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她剪纸的水平怎么样?她剪过哪些纸?这些剪纸有什么寓意?作者仅仅是写姥姥的剪纸吗?”这些问题就像一把把钥匙,为理解课文打开了一扇扇方便之门。
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读通、读顺的浅层要求上,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因为有了预先对文本思考的过程,之后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容易了。
三、以写促读,走进文本
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文章,才会对阅读的内容感兴趣,才会自主地阅读,才会读得有深度,阅读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在布置预习题的时候,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能够促使学生愿意读书,走进文本,深入阅读。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为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结合生活实际,以“母爱”为话题)命题写作—发现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写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导入激趣—学生自学—质疑解难—(学生熟读精思,提出已读懂和没读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提问、解难)品读赏析—总结写法—(解决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完成习作。
课文应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范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或对自己所写的内容不满意,就一定会到文中去找方法,从而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走进文本。
四、关注差异,实现优化
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同,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因人而异,设计出不同基础的学生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作业,供他们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以国标本二年级下册《鸟岛》为例,我设计了以下预习题: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不明白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不懂的地方吗?在文中标出来。
(3)你能当导游,给人们介绍这美丽的鸟岛吗?
以上习题中(1)(2)题适合所有的学生,而(3)题则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可见,预习题的设计还应关注差异,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考虑学情,充分体现基础性、启发性、自主性、可测性四个特点,这样才能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