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素养
2018-03-14李雪飞
李雪飞
[摘 要]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通过利用经典诗词涵养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精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借助提示“泡泡”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利用语文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经典诗词;精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45-01
语文教材蕴含着非常深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按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爱好,有效结合教材资源,在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挖掘教材资源的人文教育因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利用经典诗词涵养学生人文底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今的教育工作者比以前更加关注中华经典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不仅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增多,而且挖掘课外经典古诗词的资源也逐渐加大。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材中经典诗词的作用,让学生在了解、诵读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中激发他们的民族感情,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情趣,同时在厚重的中华文化中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比如,教学《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贺知章对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叹息和无奈;教学《望天门山》,让学生感悟到天门山的壮美和恢宏,感受作者洒脱豪迈的感情;教学《游山西村》,让学生感受山村的秀丽和村民的淳朴。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产生积极向上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通过精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
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尽管文章的类型、内容和题材有着千差万别,但是无一例外地都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些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的积累,而且人文情怀也得到发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要让学生在领略西沙群岛美丽的同时,促进他们对国家领土范围的认同;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让学生感悟出维护和平的重要性,使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情怀,发展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借助提示“泡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泡泡”提示语,为的是引导学生找到阅读课文的正确方向,实现深入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些不起眼的小“泡泡”,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学会学习。
比如,教學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画杨桃》一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泡泡”提示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让学生体会重点语句对文章情节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这样,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进而把握文章脉络,掌握写作技巧, 学会自主学习。
四、利用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本每个单元都编排有语文园地,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获得有效提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时,教师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自编、自导、自演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课本中或其他经典名著中的不同故事改编成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不改变原文主旨和事件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内容的创新。在表演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团队协作和写作能力,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6.9.14
[2] 潘色芬.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6(12).
[3] 胡华.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启课程新视野[J].湖北教育,2016(5).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