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览景悟情,探寻写景类文本表达特色

2018-03-14李运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2期

李运安

[摘 要]各版本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类文章。教学这类文本,教师应根据文体特点,挖掘其独特的教学价值,通过朗读体验、思辨体悟和想象构建等途径,使学生在赏其景的过程中悟其情,真正习得其语言表达特色,發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写景状物;表达特色;览景悟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38-01

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特点就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教师应采取双线并行的教学策略。一是注重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二是重视语言表达,使学生领会文本的表达特色,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该怎样教学呢?

一、在朗读中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选入教材的写景类文章,一般都具有语言优美、情感充沛等特点,特别适合学生朗读、欣赏、品味。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自己情感去充分地读、反复地读,从而内化积累文本的语言,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苏教版的《北大荒的秋天》一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了北大荒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感悟到北大荒秋天果实丰收、庄稼成熟的景象,我这样引领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感受大豆哗啦啦的笑声,倾听高粱乐呵呵的演唱,体会四周都是一片红色带来的感觉……”就这样,在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再次沉入文本,放声朗读。在朗读中,他们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真正感受到了北大荒秋天之美,教学效果显著。

该案例中,我主要从文本语言出发,对学生的朗读提出恰当的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学生读着读着,进入了文本的世界,不仅把北大荒秋天的美丽读出来,而且明白了抓住不同事物特点进行表达的好处,这样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在思辨中体悟

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其实也是理解、探究、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是带领学生在文本的表层“游览”一番,那么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就文本中独特的语言仔细揣摩,悉心辨析,使他们真正领会文本的表达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如,苏教版的《黄果树瀑布》一文,主要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神奇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神奇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赏其景中悟其情,真正领会文本的语言表达特色,我引领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进行思辨。如,对“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谷回应”这句话,我让学生思考:“在这儿的‘泻字能不能换成‘流字,为什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结合句子进行思辨体悟。有的说:“‘泻字给人一种很有气势、震撼的感觉,而用‘流字就显得过于平淡了,体现不出黄果树瀑布应有的壮观景象。”……就这样,学生在思辨中体悟,真正领会了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彩。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对比思辨的方法,使学生深入文本的内核,体悟到文本语言的神韵,明白了用词准确带来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探寻文本表达的秘妙,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在想象中构建

想象就是人们对头脑中的已有形象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写景类文章的时候,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在与文本深入对话中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独特的表达形式,而且能真正读懂文本背后的秘妙,领略其中的精彩。

如,苏教版的《荷花》一文,主要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表达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的时候,我设计了“想象入境,品读体验”的环节。教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先把课文多读几遍,并闭目想象。在这样的情境中,有的学生想到了小鱼、小虾,有的学生在想象中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创编。随后,我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情景说一说。有的学生说:“我仿佛听到了荷花在对我说:‘欢迎你,小朋友!”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小鱼正在轻轻地咬着我的小脚丫。”……就这样,在想象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想象在写景类文本中的魅力。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特点,我鼓励学生尽情想象,使他们入情入境,将文本中鲜活的语言建构成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世界,随着作者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这样教学,为学生探寻作者的表达特色提供了必要的台阶,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写景类文章,教师要从文体出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领会它独特的表达形式,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