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2018-03-14任鑫鹏王冬月杨晓雪
任鑫鹏+王冬月+杨晓雪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部分,也是未来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消费呈现差距拉大,分布不均现象,消费需求呈多元化,消费存在攀比等现状。为了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发挥家庭消费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加强消费观教育,发挥社会对积极消费观的引导作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额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119-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not only in social groups, but also in the future consumer group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display the phenomenon of a widening gap between consumption, uneven distribution, the diversified consumer demand and comparisons of consumption . In order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healthy way of life,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lay a basic role in family consumption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consumption perspective in schools; to give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society in positive consumption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college students self- Management rol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umption
[作者簡介]任鑫鹏(197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管理学、金融学;王冬月,女,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杨晓雪,女,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20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2016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6116020826)。
一、引言
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消费社会产品,成为社会的一名消费者。消费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消费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被政府所重视,鼓励消费、刺激消费常常被看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消费形成社会需求,往往引领社会生产的趋势,即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又进一步刺激了生产的进步。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将成为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也是未来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和趋势,也是对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研究,对于改善整个社会消费观和价值取向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推出,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发展和带动下,使不同地区的消费观念不断碰撞融合,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可塑性较强,往往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消费习惯和观念会相互影响作用,又会形成新的变化;大学生的消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不同的地域内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及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商品类型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且呈现出不稳定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为了较真实地掌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针对黑龙江省内高校进行了不记名式调查问卷,样本包括高校较为集中的哈尔滨市,也涵盖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地级市的高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特点如下:
(一)消费差距拉大,呈现分布不均现象
一般情况下,消费水平由收入来决定。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了解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来解决自己的部分支出。另外,国家和学校也提供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助学金、奖学金等,并且奖励的金额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各类奖学金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生活开销,既对学生学习热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生活费用的获得提供了多种渠道。
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在2000元左右,但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点,500元以下的极少, 500—1000元占比为19%,1000—2000元占比为68%, 3000元以上的占比达到11%。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并非是完全的正态分布,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消费额差距偏大,呈现出消费支出不均衡的现象,低消费和高消费的学生消费额差距甚至超过了10倍,且高消费情况呈上升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家庭收入差距导致学生可支配资金的差距明显。如通常福建、广州等地区的同学可支配资金往往高于北方的同学,其消费理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支配资金多的同学更加注重追求商品的质量和时尚性,并且对周围同学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从调查问卷中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娱乐支出占比和服装、手机追求品牌占比都很高。
(二)消费需求呈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消费渠道和商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大学生成为经济迅速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情况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必然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和完善时期,对新兴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强,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变得日益丰富和多元,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和对满足内心的娱乐化、社交化的支出占比日益提升。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主要支出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其他方面的支出还包括:1学习支出。为了在日后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能够继续深造或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大学生的学习支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在毕业的学年达到了顶峰,如参加考研、托福等课程辅导班和资料的购买。2社会交往支出。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和群体的认同感,主要形式包括各种聚会、参加娱乐活动等,网络科技的进步也使大学生的交往层次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或同学之间,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通过社交软件(如微信群)把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实时联系在一起,使得不同层次的人群可以相互沟通,为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带来一种渠道,同时也带来了消费支出的增加。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恋爱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男性大学生在恋爱前后的支出变化尤为明显。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具有网络化、多样化、支出高额化的变化趋势。3娱乐支出。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大学生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很旺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打牌、打球、看电影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对于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无疑带来更大的诱惑力,如网络游戏、KTV唱歌、野外CS、滑雪、旅游等新鲜刺激、具有创造性的娱乐活动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通过访谈了解到,利用寒暑假和假期游历名山大川、逛历史名城、参观文物遗迹学生人数与日俱增,甚至出国旅游也并不罕见,在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的同时,也带动大学生消费的不断增加。
(三)消费存在攀比心理
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存在过分追求名牌和相互攀比等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机多是品牌手机,并且淘汰率较高,其中新款的苹果手机在大学生中尤为流行,手机使用一年后因新款推出就更换的情况很多,而新款往往意味较高的售价。在穿着上过分讲究品牌,如动辄千元以上的运动鞋等;女生则多热衷高端化妆品,或高价做发型、美容、办健身卡等。在时尚流行趋势的带动下,一些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大学生往往亦步亦趋,同时影响和带动周边的同学,在这种奢侈消费观念的带动下,本着“人有我有”的虚荣心理,一些学生不切实际过度消费、透支消费,通过物质来获得自己的满足感与优越感,当入不敷出时,或缩减自己的正常支出,或以各种理由向亲人索取,当这些仍无法满足自己需要时,便通过非正规的途径进行借贷,以致背上巨额的债务,甚至走上了违法的道路,从近些年来校园中出现的通过借贷进行的诈骗案件以及“裸贷”事件就可见一斑。这种不切实际攀比心理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尚不成熟,无法正确对待对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學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重物质轻学识的倾向需要有效加以引导。
三、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建立
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建立,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共同努力,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以及自身素养的提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发挥家庭消费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和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对父母行为模式的一种效仿,因此家庭消费观是大学生消费观的基础。家庭应注重子女消费观的培养。现代家庭中往往将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忽视社会性教育,包括消费观念的培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父母总是对子女的需求尽其所能满足,这种放任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在溺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不懂勤俭节约,凡事爱面子,大肆铺张浪费。家长应该改变这种培养理念,通过日常教育让子女们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例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勤工俭学或家务。其次,消费教育的内容要延伸。父母不能单纯给钱了事,应引导子女如何安排预算,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让子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最后,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来引导孩子。家长的以身作则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感召力,通过“身教”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学校加强消费观教育
一直以来,高等学校更多注重大学生的学识培养和技能提升,而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做的并不多,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取住宿制,因此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更加重要。首先,加强消费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的理论灌输,能让大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除了涉及消费本身的内容外,还涉及到更深层面的问题,如社会层面、道德层面等。正因为如此,除了传授消费知识外,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也是大学生必须强化的内容。如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重视消费观教育,并为此开设了多门课程,如消费价值观、消费者行为学、消费法制观、消费心理学等,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消费素养,引导他们在消费实践中诚实守信,合理理性,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其次,充分发挥学校实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如可以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如打扫教室,在食堂提供服务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也让大学生感到作为校园主人的荣誉感,消除不良的消费习惯,提升社会责任感。最后,要将消费观教育主导力量整合起来。消费观教育主导力量包括行政领导、辅导员、教师等,他们在消费观教育方面各具优势,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时刻接受教育。
(三)发挥社会对积极消费观的引导作用
大学是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对于涉世未深大学生而言,社会既陌生又充满诱惑,他们渴望尽早去接触和了解社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如所接触的社会正能量多,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做有益于社会和自身的事情。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例如少数大学生盲目消费,互相攀比,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和追求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这种情况下,加强引导社会价值观就变得必要。借助各类媒介平台,特别是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平台,营造正确的社会消费风气,引导大学生采取正确的消费行为。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调控作用
当代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的形成,除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更需要进行自我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自我教育更容易将各类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消费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良好消费意识。当代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前提是正确对待各类消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消费意识。有效吸收和借鉴良好的消费观念。并借此来反思那些不良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明白哪些消费行为是可取的,哪些消费行为是不可取的,并为以后的消费行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路径[J].沈阳当代青年研究,2013(2).
[2]周静.以消费调查为例谈大学生调查报告写作的主要问题[J].应用写作,2016(3).
[3]樊泽民.价值多元时代的当代青年群体特征[J].党政干部学刊,2015(9).
(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