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探索与利用”研究的发展轨迹及知识结构
——基于文献计量研究
2018-03-14刘林青吕淑雅梅诗晔
刘林青 吕淑雅 梅诗晔
(1.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2.九江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March[1]首先将组织的各种活动分为探索与利用两大类,并指出利用是指与提炼、选择、生产、效率、筛选和执行相关的活动;探索是指与搜寻、变异、试验、风险、灵活性、发现和创新相关的活动;过度利用或探索都会导致企业陷入不利的境地。由于两类组织活动之间存在知识冲突和需求张力,且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战略和情境与之相配,因而组织经常处于探索与利用的失衡状态,因此,企业需要频繁地在探索性活动和利用性活动之间做出取舍,由此而产生的张力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
“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领域有哪些奠基之作?该研究主要探讨哪些问题?经典理论基础有哪些?是否存在研究转折点?热点研究有哪些?知识基础又是什么?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探索1991-2016年期间“探索及利用”研究的内部知识结构,并从演化的角度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具体而言,从March[1]的施引文献入手,以科学计量的方法对该领域内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逐一回答上述问题,期望为今后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做出可能的帮助,并为学者提供文献分析的便利。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可视化结果及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作品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路径分析;第三部分是总结。
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认为文献与其引用文献间的关系反映了学术传播的现象,被引用的文献能提供概念、理论或方法上的启发,某一学科中被引用多次的文献在概念、理论或方法上对这个学科具有相当的贡献。因此对一个学科中文献被引用频次的分析有助于找到该学科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文献。不仅如此,文献计量研究进一步对引文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更多的信息和规律,其中运用最普遍的就是共被引分析,当两篇文献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时,我们就称这两篇作品存在共被引关系;经常一起被引用的文献,表示它们在研究主题的概念、理论或方法上是相关的[2]。本文采用关键词共现、作品共被引以及关键路径分析方法弥补单一分析方法的不足,挖掘该领域的热点研究,了解其知识基础及作品发展脉络。
本研究使用的文献来自管理和组织文献计量研究最常用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下载日期为2017年3月10日,目标数据为March[1]的施引文献,为提高研究质量,本研究剔除书评、会议摘要等,选择文献类型为“Article”的文章进行精炼,排除2017年载入WOS的27篇文章,最终得到3 499条记录。数据包括标题、作者、机构、出版年份、期刊名称、摘要、关键词、文章主体、学科和参考文献。尽管目前研究样本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根据MCCAIN[3]及研究经验,本文选取被引频次不低于160次的文献共72篇作为样本集,此时能够清晰观察到该领域研究的基本轮廓且表现稳定。其次,通过BIBEXCEL建立共被引次数矩阵,再由UCINET将原始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最后用PAJEK完善知识图谱[4]。本文将1991-2016年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3个时段(前两阶段9年,最后一段8年)呈现出来,揭示主题网络随时间的演化发展。图1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架构,目的及可视化结果的产生流程。
图1 研究架构
2 结果和分析
2.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是一项内容分析技术,它采用文本中的关键词建立关系,并构建一个领域中的知识概念结构,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某些关键词常常一起出现在文本中时,意味着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共现分析输出的是一个反映研究主题及关键词概念空间的网络,有助于我们挖掘某研究领域的热门主题[5]。图2展现了不同时段的共词网络,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或研究主题,节点的大小取决于点度中心度,节点越大代表其影响力越大[4]。
如图2a,呈现3个松散、分散的社群,只有以“组织学习”为核心的社群是凝聚多个概念的大型社群,该阶段研究主题单一,影响力最大的研究主题是“组织学习”,点度中心度为10,探讨“探索与利用”张力是当时组织学习的研究热点。
2000-2008年研究主题丰富,共词网络集中紧凑。“创新”超过“组织学习”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研究主题,并处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核心位置,与其他研究的联系加强,起到纽带作用。“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是当时的前三大热门主题,此外,该阶段涌现出“资源基础观”、“吸收能力”等新的研究主题,与“探索与利用”研究主题紧密相连。
图2c复杂、密集,节点和链接显著增多,研究主题丰富,不同研究间联系增强。“组织学习”退出之前时段“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三大热点研究,取而代之的是“绩效”研究。此外,培育“动态能力”、“双元性”能力,提高组织绩效等相关主题开始吸引大众眼球,成为新的热门研究话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方向的转变,表1列举出每一阶段前20个热点词汇的点度中心度,出现频次和k核;点度中心度反映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链接,出现频次是某个主题研究的计数,而高k核代表该关键词具有高影响力[4]。通过分析发现一些主题是稳定的,而另外一些话题不断涌现或消失。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
阶段Ⅰ(1991-1999)阶段Ⅱ(2000-2008)阶段Ⅲ(2009-2016)keywordsrecordsdegreek-corekeywordsrecordsdegreek-corekeywordsrecordsdegreek-core组织学习18102组织学习74175创 新282267学 习611创 新56195探 索159197创 新522知识管理26125组织学习162167知识管理452探 索25115利 用133167协 调322学 习22175双元性126137知 识331利 用1985知识管理81287复杂性321绩 效1885绩 效64257竞争力321组织变化1485学 习61237进化论232吸收能力1495吸收能力59217战略管理242知 识1364中 国54177多样化222能 力1264动态能力50237竞争优势211企业家精神1244企业家精神46187企业重组222知识转移1254开放创新40116技术管理232资源基础观1184知识转移36167组织记忆222合作战略1354创新性33147制药产业222战略联盟2032知 识32237组织理论211动态能力1095公司绩效4996公司理论211探索与利用885探索与利用4185战略灵活性232R&D873战 略37137新产品研发232市场导向875网 络25167
总之,20世纪末,“探索与利用”张力是组织学习的研究主流;21世纪初期“探索与利用”研究加速发展,研究主题丰富,在研发背景下,Wesley Cohen[6]将企业认识外部信息的价值并吸收和应用于商业终端的能力定义为吸收能力,随后,研究人员在对复杂的组织现象的分析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概念。近年来,“创新”、“知识管理”、“绩效”等研究主题与“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主题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日益动荡,顾客需求日趋多变,技术变革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正被加速侵蚀,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面临更多矛盾,所有这一切要求企业同时具备开发当前业务和探索新业务的双元能力。双元性的核心在于摒弃过去非此即彼的取舍观,讲求二者兼顾的动态均衡,这既是从组织层面对创新行为的考察,也是从创新活动层面对组织创新的突破[7]。
2.2 作品共被引分析
作品选择是作品共被引分析的难题,关于作品选择,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引文中作品被引用次数的高低来选择是当前采用较多的相对客观的方法[8]。通常来讲,一篇文献被引用的频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该篇文献的影响度,而一篇文献影响度的大小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文献质量的高低。根据MCCAIN[3]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计量研究经验,本文选取被引频次160次以上的文献达72篇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在该被引频次下,研究主题丰富,能够清晰观察到该领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轮廓,且表现稳定。图4是样本文献的聚类图。当两篇文献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时,我们就称这两篇文章存在共被引关系,作品共被引分析的次数越多,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它们的研究领域就越相近[2]。模块化是常用于检测网络中社群结构的优化方法,根据Newman[9],社群的数量由模块化Q的最大值决定,在本文中,Modularity Q由UCINET计算,如图3,该值在网络被分为3个子群时达到极大值0.256。因此,在本研究中,样本文献被分为3个不同颜色的社群:黄色表示社群1,红色表示社群2,绿色表示社群3。如图4,同一研究领域的作品基本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区块位置,节点用实心圆表示,实心圆的大小代表着该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被引频次越高,实心圆越大,表明该作品的影响力越大,节点的标签标注文献的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5]。
如图4,样本文献被分在3个颜色各异的社群中,红色部分节点最多,构成作品共被引网络中的主要社群,March JG[1]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在核心文献数据库中查询其被引频次为3 476次,March JG掀起了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的热潮,随着时间发展,这种张力在组织的各个领域蔓延,从组织学习扩展到组织设计、技术创新等众多领域。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样本文献,本研究认为它们在构建“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的知识基础方面主要扮演3种不同的角色: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探索与利用”张力的研究话题,主要是“探索与利用”张力的表现形式及解决办法,以及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图3 Modularity Q
图4 样本文献聚类图
社群1包含15篇文献,主要集中在组织学习领域,ARYRIS C[10]描述了组织学习的框架;FIOL CM[11]提出了双环组织学习;Brown JS[12]基于统一的视角,提出工作、学习、创新是系统的协同过程;CROSSAN MM[13]提出组织学习的4I过程,推进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HANNAN MT[14]探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NAHAPIET J[15]将分享、创造知识的能力概括为组织优势,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创造新的智力资本。上述研究从不同视角丰富了组织学习的研究,而“探索与利用”张力是20世纪末组织学习领域的研究主流。此外,该社群中包含着社会网络理论的经典作品。
社群2是作品共被引网络中的核心社群,该社群包含的文献最丰富,达37篇,有许多经典文献为管理及经济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这些理论主要来自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战略管理,主要涉及的研究方法为定量分析和经典案例研究,表2总结出它们的突出贡献。该社群的研究在构建“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的基础知识中,主要扮演着提供基础理论的角色,在有关“探索与利用”张力的话题研究中,该社群文献主要集中于探究其在组织中的不同表现形式。Levitt B[17]、March JG[1]、Huber GP[18]、LEVINTHAL DA[19]、NONAKA I[20],Grant RM[21]探讨组织学习中的单环学习、双环学习,知识获取与搜寻,本地搜寻与远程搜寻,信息分布与解释等问题,该问题是“探索与利用”张力在组织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COHEN WM[6]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信息的价值,学习、领会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的能力;随后学者们不断扩展相关研究。吸收能力的提出是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为有效进行知识管理提供借鉴,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技术变革不断加快,1992-2010年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研究爆发式增长,“激进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是当时的探讨热点。TEECE DJ[22]、EISENHARDT KM[23]等学者探讨了动态环境中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需要组织管理及技术不断创新等问题,有别于传统封闭创新模式,当今学术界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新理念,引入外部创新能力,既能降低研发成本又能提高创新效率。此外,该社群包含对管理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学理论,如20世纪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Nelson R.R[24]的进化理论。
表2 社群2中主要文献的贡献
社群3是网络中的重要群集,包含22篇文献,从“探索与利用”张力的普遍表现探讨延伸至解决管理悖论的双元组织的研究。TUSHMAN ML[25]采用案例分析法指出管理者面临克服惯性进行创新的困难,为了保持长期优秀,管理者和组织要具备双元性,该文引起学术界对双元组织的广泛关注;企业可以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或组织间联盟等方式来获取异质性能力与资源[26-27],但是,这种机制只能部分解决企业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双元性张力,就必须培育处理悖论问题的双元能力。有关双元性的假设通常是多样化、细分的,一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成功的组织是双元的,既能有效管理当今业务需求,同时又能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解决“探索与利用”张力的双元能力主要体现在结构双元性,基于领导的双元性和情境双元性3个方面。RAISCH S等[26,28]认为企业高层领导被认为是促进组织双元性的关键因素,他们负责协调和应对探索与利用活动之间的张力,并通过有效的职责分离来解决矛盾。高管团队探索不同的整合机制弥补结构分离之不足,保持团队成员的独立性并协调员工的行为。组织的探索和利用性活动与组织不同管理层级相关,经理人员在运营层次上探索性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随后与高层领导解决相关的利用性活动是选择和平衡最优解决方案。类似研究还有O’Reilly,CA[29]等。情境双元强调在业务单元层次上培育组织的整合能力和适应能力,这种双元情境与塑造个体行为的组织系统、过程和信念相关,并且可指导组织成员在探索与利用性活动之间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26]。Jansen JJP[30]指出,高管团队整合有利于组织平衡资源分配并促进探索性活动与利用性活动之间的互动,因为协调这两类活动需要动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整合机制,从而能够加速知识在探索与利用部门间流动。此外,Gibson CB[27]告诉我们,组织可以通过拓展、纪律、支持和信任之间的组合来实现情境双元性。TEECE DJ[22]将企业保持优秀绩效的根源归结为动态能力,认为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是不同的技能,组织结构,纪律等企业感知级的东西,而这3种双元策略可体现在组织日常运营与决策的相关能力中,有利于构建组织的动态能力[7]。此外,社群3中还提供许多经典的研究方法,如多元回归及定量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检查方法偏差对行为研究结果的影响程度、估计邮件调查中的无反应偏差等,为学术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2.3 关键路径分析
“探索及利用”张力在组织领域的表现十分普遍,通过作品共被引分析大致了解了“探索及利用”张力的知识基础,接下来,本文采用关键路径分析法探寻March[1]施引文献的关键路径,观察该研究的发展脉络。本文运用HISTCITE创建了30个具有最高LCS(本地引用次数)论文的历史图(图5),表3对它们及所属编号,LCS,GCS一一列举,历史图中节点越大代表其LCS越大,即在本地的影响越大[4],从节点大小看,“探索及利用”研究进展中最重要的作品是LEVINTHAL DA[19],作者认为组织用简化和专业化的机制促进组织从经验中学习存在一定局限性,组织学习的近视症会降低学习的有效性,使平衡“探索与利用”的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该探讨引燃了“探索与利用”张力在更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随后,根据引文联结的SPC值,找寻研究发展的关键路径。图6展示了它们的关键路径,两条路径包含11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作品,节点的标签包含在本地数据库中的号码和第一作者的姓氏,出版年份,节点的大小与SPC值相关。
如图6,这11个作品创造了两条关键路径,路径1探讨“探索与利用”张力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原因,Powell WW[16]指出当一个行业的知识基础复杂并且来源广泛时,知识创新通常来源于学习网络中,而不会是单独某一组织;Sorensen JB[31]描述了组织年龄对组织创新似乎矛盾的影响,一方面,组织惯例的经验提高了这些例程的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能力和环境需求之间的适应性随着组织年龄而下降,即“探索与利用”张力形成的一个形成机理;学者的跨边界搜索对技术创新及组织都有一定适用性;Ahuja G[32]描述技术创新领域中“探索与利用”的张力;Zahra SA[33]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能力和实现能力。其实,技术创新中的渐进式创新与激进式创新;吸收能力中的潜在能力和实现能力;组织设计中有机结构与机械结构;组织适应中稳定与变化都是“探索与利用”张力在不同领域的体现[7]。相比之下,路径2更加集中于“探索及利用”张力的解决方法,KATILA R[34]研究企业的搜寻能力,认为不同企业搜寻的深度与广度不同,而跨边界搜索可能比非跨边界的探索对后期有更大影响;He ZL[35]等探讨平衡“探索与利用”张力对绩效及联盟的作用,LAVIE D[36],RAISCH S[28]探讨在组织联盟中需要平衡“探索与利用”张力,2009年美国几个著名期刊登出“双元组织”的研究,双元能力研究正发展为一种新兴的管理范式。
图5 LCS前30的引文编年图(NO.为编号)
NO.PublicationsLCSGCSNO.PublicationsLCSGCS8LevinthalDA(1993)803209439GrantRM(1996)345381641PowellWW(1996)272267373OcasioW(1997)105771137CrossanMM(1999)1801023163SorensenJB(2000)154504166RowleyT(2000)107683201FlemingL(2000)151518204McGrathRG(2001)122358212RosenkopfL(2001)276717215AhujaG(2001)183579274ZahraSA(2002)2692137278ZolloM(2002)2301530308KatilaR(2002)330841310BennerMJ(2002)145365313DanneelsE(2002)127535360RosenkopfL(2001)102428381SiggelkowN(2003)104227397GrantRM(2004)105501407RothaermelFT(2004)211558408GibsonCB(2004)326754431HeZL(2004)412747591LaursenK(2006)1751134630GuptaAK(2006)394684636LavieD(2006)163341655LubatkinMH(2006)158356664JansenJJP(2006)2135321089RaischS(2009)1903581090AndriopoulosC(2009)1282391091CaoQ(2009)128202
3 结 论
本文从March[1]的施引文献入手,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检测26年来“探索及利用”张力研究的相关情况,目的是揭示该领域主要探讨了哪些问题,研究热点随时间的演变,知识基础以及关键路径。总之,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研究及科学计量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到“探索与利用”张力的表现形式及解决办法等研究问题,找到“探索与利用”张力研究领域的核心作品,不同时段的热点研究话题,该领域的知识基础,但未发现转折点。结果如下:
1)共词网络分析了解到,20世纪末,“探索与利用”张力探讨是组织学习的研究主流。21世纪初期“探索及利用”张力研究加速发展,蔓延至组织的许多领域,不同研究领域之间联系加强,研发背景下提出了“吸收能力”,后来研究人员在对复杂的组织现象分析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概念,对知识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2009-2016年的研究方向与之前略有不同,有效解决管理悖论的“双元组织”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双元性的核心在于摒弃过去非此即彼的取舍观,讲求二者兼顾的动态均衡,这既是从组织层面对创新行为的考察,也是从创新活动层面对组织创新的突破,可能发展为新的管理范式。
图6 关键路径图
关键路径Step1Step2Step3Step4Step5Step6Step7Step8Step9表现形式及原因LevinthalDA(1993)PowellWW(1996)SorensenJB(2000)RosenkopfL(2001)AhujaG(2001)ZahraSA(2002)LavieD(2006)CaoQ(2009)RaischS(2009)解决办法LevinthalDA(1993)RosenkopfL(2001)KatilaR(2002)HeZL(2004)LavieD(2006)CaoQ(2009)RaischS(2009)
2)作品共被引分析揭示出“探索及利用”张力研究中的奠基之作及知识基础,它与“知识管理”、“组织设计”、“技术创新”及“双元组织”等研究之间具有强大的结构联系,March[1]提出在组织学习中权衡“探索与利用”的早期,多数研究讨论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克服“探索与利用”张力;对知识获取的研究发现,组织缺乏有效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扩展了“知识管理”的研究范围;由于环境的动态性,组织意识到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对创新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中同样存在“增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的张力;而今最具人气的双元组织能力研究摒弃过去非此即彼的取舍观,强调成功的组织既能有效运营当前的业务又能主动适应明天的需要。目前解决“探索与利用”张力的双元性方法主要有三种,我认为,没有一个万能公式能有效解决这个困境,重要的是能识别二者之间的权衡及动态结果,长短期导向或局部及大局指示。
3)从具有最高LCS的30个论文中进行关键路径分析得到两条关键路径,路径1与“探索及利用”张力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相关,路径2关注“探索及利用”张力的解决方法,从早期对组织学习中“探索与利用”的权衡到知识经济强调的“创新管理”中组织面临的增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的选择,以及动态环境关注的组织适应,是稳定还是变革,以及前几年掀起的“双元组织”研究热潮,这些管理悖论探讨的都是“探索与利用”张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关双元性能力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识别二者的权衡及动态结果。
[1]March J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1,2(1).
[2]刘林青.作品共被引分析与科学地图的绘制[J].科学学研究,2005,23(2).
[3]MCCAIN K W.Mapping Authors in Intellectual Space:A technical overview[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0,41(6):433-443.
[4]Linqing Liu,Shiye Mei.Visualizing the GVC Research:A Co-occurrence Network Based 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6,105.
[5]Ivan Zupic,Tomaz Cater.Bibliometric Methods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J].Organizational Research,2015,18(3).
[6]Cohen WM.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iy,1990,35.
[7]奉小斌,陈丽琼.探索与开发之间的张力及其解决机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12).
[8]刘林青,甘锦锋,杨锐.探寻中国管理国际研究的“无形学院”——基于SSCI期刊(1978-2010年)的社会网络分析[J].管理学报,2014,11(9).
[9]NEWMAN ME J,GIRVAN M.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ical Review,2004,69(2):1-16.
[10]Argyris C.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Argyris Schon,1978.
[11]Fiol CM,Lyles MA.Organizational Learn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4):803-813.
[12]Brown JS,Duguid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Practice: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Learning,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13]Crossan MM,Lane HW.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From Intuition to Institu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3):522-537.
[14]Hannan MT,Freeman J.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chang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4,49.
[15]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i Review,1998,23(2):242-266.
[16]]Powell WW,Koput KW.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iy,1996,41.
[17]Levitt B.Organizational Learning[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8,14:319-340.
[18]Huber GP.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19]Levinthal DA.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
[20]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
[21]Grant RM.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4).
[22]Teece DJ.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23]Eisenhardt KM,MARTIN J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24]Nelson R.R,Winter S G.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Belknap Press,1982.
[25]Tushman ML,Charles A.O’Reilly.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38(4).
[26]Raisch S,Birkinshaw J.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Antecedents,Outcomes,and Moderator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8,34(3):375-409
[27]Gibson CB,Birkinshaw J.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2):209-226
[28]Raisch S,Birkinshaw J.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lancing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685-695
[29]O’Reilly,C A,and Tu shman,M L.Th e Ambidex Trou s Organizati On[ J].H arvard Bu siness Revi ew,2004,82(4):74-81.
[30]Jansen,JJP,van den Bosch,F A J,and Volberda,H W.Exploratory in 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 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31]Sorensen,JB,Stuart,TE.Aging,Obsolescence,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418-419
[33]Zahra,SA,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34]Katila R,Ahuja G.Sometfflng Old,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6).
[35]He ZL.Exploration vs.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36]Lavie D,Rosenkopf L.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79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