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翻转教学法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3田普建葛正浩樊小蒲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模具制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田普建 葛正浩 樊小蒲

本文为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7Y050);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7BZ028);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7JY011)

【摘 要】 本文对课内翻转作了界定,介绍了课内翻转的实施过程:教师首先下发预习任务单;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知各种加工设备及工艺特点;随后学生通过分组分析、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初步完成既定任务;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评判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根据讨论、评判的结果完善自己的成果。最后,对教学效果做出了评价,认为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模具制造》课程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时无刻不冲击着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途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翻转课堂的出现正是信息化在教育应用中的重大成果,翻转课堂的本质是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流程,教师将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制作成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安排学习,学习时间、地点可以由学生自己灵活安排。之后的课堂教学则以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为主,同时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安排相关的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活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完全突出了“以学生的学和用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和导为辅助”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并能真正理解学为何用,达到学习的有的放矢。

然而,许多案例表明,各学校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教学过程中时,由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课前自觉而有效地学习相关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课前准备不足,课堂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部分学生可以主动的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并进行自主学习,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致使课前学习成效差,也导致翻转课堂不能有效的开展。

一、课内翻转的界定

基于对传统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在对学情、机械类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将传统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模式优化为课堂内的“前半节——后半节”的“课内翻转”模式,即在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翻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完成既定任务为目标。前半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程任务要求,学习教师制作的课件、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这些资料课前就已经下发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困惑疑问,可随时向教师求解,之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既定的课程任务;后半节课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方案优劣性分析、巩固练习等师生交互活动完成既定任务。

在实施应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前,我们对现有的微课视频、现场生产视频、原理动画等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梳理,合理设计课程任务,要使每个小任务能够尽量合理而全面的覆盖相应的知识点,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若干个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应用。最终以达成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课内翻转的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学和用为中心”,以《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中“加工方法选择”的授课为例,教师首先下发任务单,要求学生根据下发零件的曲面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整理好的各种加工视频,认知各种加工设备及工艺的特点,之后学生分组通过零件加工特点分析、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初步完成既定任务,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评判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最后学生根据讨论、评判的结果完善自己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总结来进行课程知识的整理,完成理论知识的获取和提高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尽力调动学生的思想活动,教师以引导为主,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来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相对较复杂的课程内容,比如线切割数控编程部分的内容,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案例的学习,然后再布置与案例难度相当的课后线切割编程任务,学生利用案例中学到的知识,以课后任务要求为目标,根据需要自主查阅资料来补充相关知识,最终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产视频、原理动画、图片等素材按照工作过程无缝融入案例的讲解中,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案例讲解,重点引导学生以案例为主线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关注并帮扶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

课内或课后任务的布置,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复习或自我补充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小组成员之间知识的互补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小组讨论完成后,课外成员之间要对任务实施整个过程中每位队友的表现进行互评,不同小组之间也要针对各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组间互评。课堂上教师对各小组提出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劣点评。教师对不同解决方案的点评分析过程,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及其应用的升华阶段,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工程应用能力。

课程结束后的考核环节采用多环节成绩共组的形式,课程考核成绩不单依据课程结课后的课程答辩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平时各次任务实施过程表现及任务实施结果,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由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了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分析、点评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所以教学过程学生的表现在整门课程的考核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再采用简单的笔试进行,而是采取了“平时到课率(10%)+平时讨论、发言情况(25%)+任务完成情况(25%)+答辩考核情况(40%)”的课程成绩构成模式进行课程考核。

考核答辩具体实施细节(以《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为例):课程结束后,考核答辩前一周,教师将准备好的四十多个模具零件,以三维数字模型的方式随机分给29位学生,同时下发纸质版的答辩考核表。学生答辩前分析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并完成考核表中相关内容的填写。答辩在微格教室进行,学生先对自己的模具零件进行为时4分钟左右的加工工艺说明,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工艺提出质疑,也可以发表提出自己的工艺。之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工艺进行优劣性点评,最后就本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所涉及的相关知識进行随机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根据答辩的整体情况,给出该同学的答辩成绩,每位学生答辩总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三、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一轮的教学实践情况,结合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及学生自身学习成效的自我评价,并征求教学督导的建议,发现“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翻转课堂的弊病,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有效的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任务实施中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成效都有所提升。同时,“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的学和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能将教师“导”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因为教学设计中大量的采用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出现了既定的教学学时不够用,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不足等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3)83-88.

[2] 李玫,张大林.转动课堂师生课内课外互动模式探索与实践[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21(03)76-78.

[3] 张海山,梁文凯,何芦霖,甄哲惟.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设计初探[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2)77-78.

[4] 田普建,葛正浩,张昌松.融合性专业课程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6(22)117.

【作者简介】

田普建(197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模具制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模具制造中的数控编程和模拟
模具制造与数控加工技术的探究
浅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