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讨

2018-03-13包艳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路课程体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加大创业知识与技能基础教育;强化创业实训;把创业竞赛纳入创业教育之中;加强师生创业素质培养与考核。

【关键词】 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大学生;思路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大力推行的一项系统的教育课程,是我国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一环,对于促进毕业生创业就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移动互联网产业在当前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深受投资界人士和政府的重视。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移动互联网产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直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并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之初,就要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创业流程,培养他们创立自主品牌的意识和精神,树立自主创业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然而。在当今新形势下,学生要创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远未达到创业的要求。为此,文章就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基于移动“互联网+”及创业竞赛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科学地设计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提出新思路。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工作近二十年,近年来一直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工作,对于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较深的了解。通过不定期追踪及抽样调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学生很难把在学校学到的创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有少数的毕业生经历一番努力进行自主创业,但仍存在着企业的经营思路不够清晰,规模小、格局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这就说明了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1、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性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职业类的院校都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了常规教育的课程及培养计划,但课程的开设及重视程度却远未达到要求,甚至未能系统的建设和研究创业教育课程,导致创业课程知识点零散,不系统,抓不到创业课程的重点及核心,无法形成适应新时代的课程体系。很多高校的教材没有将创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有机的整合起来,比如法规,市场开发,产品推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等。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授课教师由于自身没有创业的经历,缺乏创业过程中那种艰苦的磨练,没有创业的成功与失败的直接体验与认知,授课时无法把理论和创业的实践知识联系起来,空泛的进行知识层面的灌输,不能让学生掌握真实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这与教育部对创业课程的要求和目的相去甚远。

2、对创业实践训练不够重视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如此,需要创业者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坚实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主创业。学校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和创业的基本技能外,更要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而当今的高校普遍存在对创业实训教育这一环节不够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经费不足,学校无法提供更好的设备和场地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学生无法提高各种训练模式的实际能力,这对创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帮助,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3、创业教育的教学与考核方式与能力提升关联度不够

由于受教材陈旧,师资薄弱等因素的制约,授课老师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由于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基础知识为主,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无法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课程要有所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改之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操作共同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对创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符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和目的。

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核心力,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不被对手击败或者替代,体现出自身与众不同的优势以及价值。“互联网+”时代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围绕培养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这个目标来设计和构建,整合资源,提供互联网创业实践平台,科学系统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加大创业知识与技能基础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教育体系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教育中心点放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上。因此,高校应该采用进阶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创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在校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软件开发,网页设计,网络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操作计算机,具备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专长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

2、强化创业实训

对于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选择适合的创业类型与方向十分重要,由于缺乏创业资金,建立网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利用空余时间网上开店或兼职创业,积累经验,真实体验创业的感受,从中学习在创业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有关知识,比如企业计划书的撰写,工商税务,法律,营销,公司管理等一系列创业相关的知识。

3、把创业竞赛纳入创业教育之中

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里,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高校还要把創业大赛纳入到创业教育课程必修课当中去,通过创业大赛,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技能,使他们成为具有优秀品格又掌握创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加强师生创业素质培养与考核

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师资队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得比较晚,教师在实际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多困难。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业指导能力。传统的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在创业、知识、技能、意识等层面的教育与训练,忽略了意志品格方面的教育,其考核标准重在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现代的创业教育考核应该更注重强调了对大学生个人品格、意志、能力、个性等做出考核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修改及补充,进一步完善教育课程的实施。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发展扩大,笔者认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互相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一套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新,田明,马翠花.在校大学生网络微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创新教育,2015(13)228-229.

[2] 康忠伟.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4.5(19)199-201.

[3] 匡晖,王俊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73-75.

[4] 叶星.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创业实践教育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248-249.

【作者简介】

包艳萍(1973.6—)女,湖南郴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思路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