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概念与我国软实力分析
2018-03-13蔡丽慧
【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软实力”概念内涵包括预期改变他国行为、他国自愿改变行为、他国行为符合预期等三个环节;而吸引力与同化力的共同作用贯穿于三个环节始终。软实力具有五个特征。对软实力的衡量,分为国内与国外两种标准。应当理性分析我国软实力的优劣势,重视软实力的内部建设与对外部运用资源的能力,努力全面提高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水平。
【关键词】 软实力;同化力;吸引力;文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学说以来,“软实力”的概念很快被广泛运用,成为了公共话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软实力”开始进入政府视野,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国国家软实力问题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笔者在本文将通过理解“软实力”概念和特征,对于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和衡量方法进行探讨,并就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局势对中国国家软实力进行评估。
一、“软实力”涵义及特征
黑格尔所言,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准确把握概念才能得以实现。研究软实力的逻辑起点即是明确软实力概念的界定。在国际政治中,权力是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权力是实现在即目标的能力,更确切的说,它是影响他人和达到自己所期望目的的能力。耶鲁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把权力界定为让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这种理解意为迫使他国改变行为,是一种直接地或强制性的使用权力的方法。这样的硬权力既可以依靠胡萝卜(奖励),也可以依赖大棒(威胁)来实现。然而约瑟夫·奈提出来了一种“软的”使用权力的方式,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其它国家愿意效仿自己或接受体系的规则,而在世界政治中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1]这种形式的权力是让别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约瑟夫·奈称之为“软实力”。
根据约瑟夫·奈对于“软实力”概念的一系列阐述,笔者认为软实力概念实际界定了软实力产生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与两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则使软实力产生效能。
1、软实力的三个基本环节与两种力量
根据对软实力相关解释看来,软实力的产生需要通过三个基本环节。一是预期改变他国行为,二是他国自愿改变行为,三该行为符合预期。第一个基本环节通过吸引力实现第二环节,第二环节通过同化力实现第三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环环相扣,与吸引力与同化力两种力量相结合产生软实力。
第一个环节,预期改变他国行为。这是国际政治中权力的基本内涵。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被视为主要行为体,而权力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界定利益、解决冲突、实现合作的重要手段。由于核力量的升级以及新安全观的发展,权力的定义不再强调昔日极其突出的军事力量和征服。可以看出,奈提出“软实力”理论的目的在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更小的成本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保持乃至增强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因此,第一个基本环节,预期改变他国行为是国家尤其是大国在现有国际背景下维持权力或增加权力的共同愿望。
第二个环节,他国自愿改变行为。第二个基本环节中“自愿”是区别于硬实力“强迫”改变行为的关键点。奈指出硬实力可以依靠对他国的命令、制裁、威胁等强制性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但软实力只能依靠影响、吸引与说服等软性力量来达到人随我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吸引力是连接第一环节与第二环节的钥匙,也是他国自愿改变行为的基本前提。产生吸引力的来源就是一国所拥有的软实力资源,主要有三种: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2]这种软实力资源产生出的吸引力被他国认同并接受,并自愿去模仿或改变行为。但是在此过程中,吸引力所产生的使他国自愿改变行为的影响力存在差异性,并不一定能产生软实力。比如美国流行文化对阿拉伯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许多年轻人沉迷于美国嘻哈音乐,好莱坞电影,模仿美国时尚穿着但这并不影响其穿上黑袍去清真寺做礼拜,信仰真主尊重大亚图拉。因此,软实力资源产生的吸引力影响他国自愿改变行为,但是其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很大限制。但第二个基本环节的实现是达到第一环节“预期改变他国行为“的重要改变,即接受认同并产生改变行为的意识,实现该预期就需要注重软实力资源的整合和权力的转换。
第三个环节,他国行为符合预期。第二个环节到第三个环节的转换,需要同化力在其中起作用。即想要使他国自愿改变的行为符合预期,就需要改变其认知结构,使其欲我所欲,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同化力产生着主要作用。在他国行为符合预期的软实力产生过程中,实现权力的转移就显得至关重要,即把潜在权力(软性资源)变成实际权力(改变他国行为)的能力。奈的相关论述表明,一国的软实力由主要软性资源的共同效力即合力所构成,若其中的某一个要素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就会部分抵消其它因素的效力从而削弱该国的软实力。然而权力的转移则需要同化过程,将软实力资源良性整合使其产生巨大吸引力使他国接受并改变其认知结构。最后一个环节使同化力作用下他国自愿改变的行为与预期相符,与第一环节对接,使得软实力产生,增加权力增强影响力。
两种力量贯穿于三个基本环节之中,使得软实力发挥效能。笔者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同化力”,改变认知结构使他人“欲你所欲”。当双方认知结构一致,其认知结构所指导的行为也将趋于一致,那么“让他人做你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也就有了实现的重要基石。
2、软实力的特征
基于上述对软实力的解释,笔者认为软实力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是从软实力的主体看来,国家是软实力的主体,其具有主体间性和客观性。软实力产生于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软实力作为一种可直接感知的力量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意识为转移的;二是从软实力产生的来源看来,其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它源于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政治经济制度和外交政策等多种渠道。同时国家软实力还可以被划分为不同层次,如边缘层、中间层和核心层;[3]三是从软实力形成的环境看来,其具有内生性与外向性。在国际政治的视角下,软实力是一种战略思维。外向性体现在,软实力的一个力量指向是对他国或他者的影响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另外,软实力首先来源于一国内部,受制于一国内部的文化和政策并为内部社会民众所认可和接受,才会在对外交往与传播中向外辐射产生影响力;四是从软实力的本质看来,笔者认为,针对同化力而言,软实力具有以人为主的特性,即通过改变人的认知结构来自愿改变行为,尽管国家是软实力讨论的主体,但是民众在软实力产生效能的过程中同样产生着巨大作用。五是从软实力产生的目的看来,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軟实力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也是赢得国家利益,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二、“软实力”的衡量方法
关于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约瑟夫·奈认为,国家软实力的三个主要来源是:“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4]笔者根据上述对于软实力的分析,将软实力的测量分为“内”“外”两部分,即对内部,对重要软实力资源进行测量标准划分;对外部,主要考察其运用资源的能力作为衡量标准。
软实力尽管具有外向性,但首先不可忽视其内生性。国家内部的软实力是问题的关键和重点,只有一国的软实力资源在国内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发生权力转换使其转换为软实力。对国内,笔者将测量标准分为六种。
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包括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体现在发展模式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文化观念的普适性。体现在一国文化观念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国民生活的稳定性。包括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国家认同度和民族凝聚力。
国家言行的一致性。体现在国家对外宣传与本国实践的统一。
软实力建设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一个单纯的对外议题,而是一个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如何展示自己魅力的问题。也就是说,软实力不完全是单向地输出文化、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带到世界的问题,还有一个我们自己如何做、如何在国内塑造我们自己、构建我们自己新的身份的问题。[5]
面对国际,国家运用与创造各种资源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认为,实力影响不是行为主体天然具有的特性,也不是行为主体因拥有资源支配权而直接派生的特性;而是行为主体A使行为主体B做出A所希望的行为的能力。[6]因此对于软实力的衡量不仅需要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同样需要注重其对于资源的创造和利用能力。
三、中国国家软实力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但同时伴随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断的蔓延,严重影到我国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如何以最潜移默化最小代价的方式提升我国大国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将根据上述关于软实力测量的标准对中国国家软实力进行分析,并对其短板之处提出改善建议。
第一,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稳定性层面相比确实存在一定优势。“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为他们党的执行政策提供了权力机构的机制.....他们也许不能给予自由,但他们的确能提供权威,建立能实行统治的政府。对于那些深受冲突和动乱之祸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共产党人能够提供某些保持政治秩序的定心丸。”[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四种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了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民族团结和平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并且迅速发展,政治稳定并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和谐进步,我国政治制度确实展现了强有力的控制力。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国内对于要求民主的呼声从未停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依然猖狂,民族平等问题实际也在暗暗发酵;共产党内部的效力低下,腐败等严重问题也在腐蚀着党作为核心领导的公信力。
第二,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调控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把握机会,充分利用我国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源资源,广阔的市场条件等禀赋资源条件,吸引大规模的国外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带动了就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然而中国“枯泽而鱼,焚林而猎”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雾霾问题成为影响中国发展模式传播的重要阻碍,使各国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极其不利于中国软实力的建设。
第三,文化观念的普适性。对于文化,中国向来为自己绵延流长的五千年文化感到自豪。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代背景下不断继承发展,对于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独特性也使得我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包括“汉语热”等潮流的出現。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构成。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都具有普世性,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作为一个中性词,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糟粕、低俗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形象,阻碍了中国软设力的建设。另外,一些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形象,比如“天朝上国”等早已脱离现实的观念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想法和行为。
第四,国民生活的稳定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GDP的持续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表现在衣食的多样性和精致化、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和休闲生活状态等方面。人民生活的水平整体表现出的幸福感吸引了一些生活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发展方式的愿望。
由于我国当前面临着极端民族分裂势力,脆弱的国家认同感和日渐减弱的民族凝聚力都动摇着国民生活稳定幸福发展的根基。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总体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整体稳定幸福的光明生活下依然是部分贫穷农村的艰苦生活,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第五,国家言行的一致性。我国对外宣传的中国形象是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近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尚中贵和”的思想相一致,强调多元并存、互相包容,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另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实行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确实符合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因此,国际形象的塑造统一于国内形象的宣传就使得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更具有说服力,吸引他国模仿学习。
综上所述,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具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另外在软实力资源转化为同化力产生效能的过程中,中国运用资源的能力在逐渐提高,加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长善救失是目前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首先,重视内部软实力资源建设。注意我国软实力资源面临的包括民主、民生等挑战,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努力塑造良好的、一致的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统筹国家内外软实力发展,实现我国内外软实力的协同推进。
其次,重视软实力资源建设的不同领域的平衡性。美国作为一个拥有强大软实力的国家,在重视平衡国内文化、政治价值观而忽视对外政策的情况下,导致了软实力的衰落。我国在文化、政治制度方面的软实力建设已具有一定经验,当前我们特别需要重视发展模式的调整和行为与话语一致性的软实力资源建设。
最后,重视运用资源的能力的提升。只有软实力资源运用并产生同化力,软实力才开始奏效。因此,国家要将软实力资源整合,利用我国的优势资源积极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发展,增强运用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产生效能,产生软实力。
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样面临很多挑战。要求我们冷静的、客观的、建设性的看待政治现实,将中国发展战略放置于国际情形势下,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建设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注 释】
[1] 小约瑟夫·奈.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九版53.
[2] 约瑟夫· 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 钱程译[m].东方出版社,2005.11.
[3] 蒋英州、叶娟丽.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解读[j].政治学研究,2009.5.
[4] 約瑟夫· 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 钱程译[m].东方出版社,2005.11.
[5] 蒋英州、叶娟丽.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解读[j].政治学研究,2009.5.
[6] Robert Dahl,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1957, No.2, pp.201 -215.
[7]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作者简介】
蔡丽慧(1996.7—)女,内蒙古包头人,西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