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和传承仫佬族剪纸艺术的几点思考

2018-03-13罗华清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剪纸技艺传统

【摘 要】 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仫佬族剪纸艺术为例,探讨了仫佬族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简要历史、它的分类、特点及其珍贵的藝术审美价值。通过分析仫佬族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的具体对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传承人和艺术品加以保护;剪纸艺术要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升;以产业文化为依托来强大自我。

一、仫佬族剪纸艺术概述

仫佬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之一,全族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剪纸技艺以强大的生命力,历经仫佬人民世代的传承和发扬,不仅造就了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大大地丰富了人们意象中的表现力,成为仫佬山乡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

1、仫佬族剪纸艺术形成的历史

剪纸文化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罗城仫佬族剪纸和其他民族剪纸一样,它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一门极为古老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最早出现在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仫佬族剪纸取得突破性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享誉海内外,是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瑰宝之一,2017年,罗城仫佬族民间剪纸技艺被列入河池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仫佬族剪纸艺术分类

仫佬族剪纸以阴剪为主的手法,利用“刀”与“剪”的技巧,剪刻出的太阳、月亮、河流山水、凤凰、麒麟、石榴、喜鹊、双鱼、万子格等多姿多彩,极尽咏趣的吉祥图案,反映了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族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以人为本,天地合一”的思想理念和淳厚隽永的民情与民风,蕴含着乡情美意、洋溢着仫佬族儿女特有的精神气质,流传弥久而愈觉其珍贵。仫佬族剪纸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张贴类,即直接张贴于门窗、墙壁、灯彩、彩扎之上以为装饰;二是摆衬类,即用于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三是刺绣底样类,用于衣饰、鞋帽、背带、枕头、手巾等;四是印染类,即作为蓝印花布的印版,用于衣料、被面、门帘、围兜等。

3、仫佬族剪纸艺术的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仫佬族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剪纸人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归纳前人的经验,仫佬族剪纸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仫佬族剪纸构图形象:仫佬族剪纸造型精美,内容丰富。不同于中国北方剪纸构图思维以刻画人物为主,仫佬族剪纸多以表现动、植物的形象。动物有:龙、凤、虎、麒麟、喜鹊、锦鸡、鱼、蝴蝶、知了等;植物有:石榴、柳树、各种连枝花草等;自然景观主要有河流山水、日月星辰以及祥云等图案。这些图案造型具有夸张性、幻想性、写意性。既散发出原始的野性,又反映了仫佬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2)仫佬族剪纸的构图形式:仫佬族剪纸构图形式上大致分为左右式、中心式、中心对称式、整体式。左右式构图形式常用于仫佬族男性服饰的对襟以及女性服饰的衣袖、腰带和围裙。男性服饰的对襟常用龙、麒麟、虎、鱼等纹样装饰;女性服饰的衣袖、腰带和围裙常用凤、蝴蝶、花、鸟等纹样装饰。中心式构图形式的剪纸主要用于被面、床帘、帐帘、小孩背带芯、抱被等。通常以大型的动植物居于画面中心位置,占据大部分的面积,周围配以花鸟虫鱼,有时也配以人物。中心对称式的构图形式常用于衣袖、腰带、孩子的凉帽以及绣花鞋等。整体式的构图形式主体形象是由一动物与人,或者单独一动物组成,通常用于围裙腰带等。

二、仫佬族剪纸艺术的现状

1、仫佬剪纸艺术硕果累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剪纸佳作频出,屡获大奖。作品《仫佬族非遗》,荣获2015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金奖;作品《仫佬族神傩》,荣获2016年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银奖;作品《仫佬族图腾》,荣获河池市传统手工艺一等奖;作品《仫佬族织女》荣获河池市宣传部授予二等奖;2017年10月,作品《仫佬族耳环》荣获广西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旅游工艺品)金奖;2017年l0月,作品《丝绸之路》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八桂天工奖”铜奖;作品《三姐故里传歌舫》荣获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2018年“金风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銅奖。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共送上七幅作品参加比赛,其中荣获国家级的铜奖一个;省级的金奖两个;省级银奖一个、铜奖两个、优秀奖一个等不俗成绩,凡参赛作品,无一例外均荣获奖项。

2、仫佬剪纸艺术有传承人

仫佬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1968年出生的罗华清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剪纸唯一传承人,出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思平村一个仫佬族民间艺人世家。外祖母和母亲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剪纸、刺绣高手,算起来已经整整传承了五代。罗华清从8岁开始就跟随外祖母和母亲学习剪纸、刺绣、绘画、缝纫等各种民间手工艺,练就了一手剪纸绝活。罗华清成为仫佬族剪纸技艺的继承者、发展者和传承者,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3、当地党委政府重视仫佬族剪纸艺术

仫佬族剪纸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的背后,是罗城县党委、政府对保护仫佬族文化的重视。该县实施仫佬族非遗文化、依饭文化、服饰文化、人文文化、乡土文化等“十大文化”工程,充分挖掘仫佬族民间艺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中,一大批像罗华清这样的民间艺人被挖掘出来,仫佬族刺绣技艺、草编、竹编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重新绽放光彩。当地党委宣传部大力宣传,弘扬传统民间文化,文化部门支持罗华清挖掘和传承仫佬族剪纸技艺,免费提供创作工作室。

4、仫佬族剪纸艺术进入校园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门独特的剪纸技艺,罗华清四处学习、潜心钻研,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剪纸技艺。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罗华清把大量精力放在对仫佬族剪纸技艺的传承上,任劳任怨、不计报酬地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被广西大学、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所学校聘请为剪纸艺术导师。2018年6月,指导学员参加由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室、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儿童剪纸作品展活动,学员唐肇江荣获三等奖、罗丝丝等七位学员获优秀奖;指导学员参加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儿童剪纸作品展”活动,唐肇江获三等奖、罗丝丝等七位学员获得优秀奖。由于唐肇江小学员从小痴迷仫佬民族剪纸技艺,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联合开展的活动,被评为“新时代好儿童”。

三、仫佬族剪纸艺术存在的问题

1、独木难支,后继乏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辈剪纸艺术家逐渐减少,传统民间艺术家已仅剩无几,传承与发展遇到瓶颈,举步维艰,十分困难。中青年艺术家已不多见,再加上经费缺乏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变成了很大的问题。这门独特的仫佬族剪纸技艺一度面临失传。若想要传承和发展这个独特的文化,单单依靠一人之力,显得独木难支、势单力薄,难成大气候。

2、独树结果,难以成林

剪纸艺术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浮浮沉沉,仫佬族这个独特的剪纸技能只有罗华清一家传承,可谓人才凋零。目前罗城县只是罗华清一人创作的作品参评参展参赛,获得的一些奖项,除了此一人外,无第二人有作品现世参展参赛。

3、党委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当地党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文化部门提供免费的创作工作室,支持罗华清挖掘和传承仫佬族剪纸技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仅仅如此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后劲也不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也不能解除。

4、传承民间剪纸绝技风气不够浓

作为一位农民、一位仫佬族剪纸传承人四处奔走,采用游击战术,撒胡椒粉似地传播剪纸文化,绝对难以掀起学习的小高潮,如何能让传统的仫佬族剪纸文化在学校里和社会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学到真传,着实令人担忧。

四、保护和传承仫佬族剪纸艺术的路径思考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传统仫佬族剪纸手艺是罗城仫佬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中所创造的优秀成果,是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院校、组织等权威机构出资,对优秀的工艺品种和传承人进行保护。首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国家对优秀的工艺品种和传承人进行发掘、梳理、整合,加以保护和传播。可采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录制、拍照等手段,把重要的工艺环节和出色的工艺品保存起来,以供后人学习;再以院校为平台,对传统仫佬族剪纸手艺进行引进学习。学校可以设定相关课程,并定期聘请传统仫佬族剪纸大师来校任教,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传统仫佬族剪纸工艺的真谛,这样既有利于现代设计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利于传统仫佬族剪纸手工艺的传承和发扬;由国家或机构定期举行手工艺术大赛。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手工品种和传统手工艺艺人,也调动了感兴趣的手工艺爱好者的积极性,更引起了民众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识,因而对保护手工艺起到更好的作用。

2、传统仫佬族剪纸艺术要自我更新、自我提升功能

从传统仫佬族剪纸手工艺的发展来看,其手工艺品多数以实用为目的,并为日常生活服务的。现在这些功能有被工业产品所替代的危险,传统仫佬族剪纸文化需要自我更新、自我提升功能,以求发展。一方面,对传统仫佬族剪纸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宽。传统仫佬族剪纸要以当代人的审美和使用观为准,在尊重人的情感、习俗、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强调设计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并结合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新的设计观念营造出现代人所需求的物品。这不仅体现了传统仫佬族剪纸的使用价值,还体现了它的精神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农村乃至城市,以传统仫佬族剪纸手工艺本身制作过程为乐趣,创建娱乐场所,带动那些无精神寄托的老年人、生活压力繁重以致精神紧张的年轻人、以及沉迷于网络从虚幻的世界寻求刺激的孩子们,通过引导手工制作,体验自我劳动的快乐,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表现自己的创作力,让他们乐在其中,享受成就感。

3、以产业文化为依托,强大自我

传统仫佬族剪纸工艺品,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并具有创造性,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要想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竞争效果,必须向文化产业模式转化,尤其是向创意文化产业模式转化。这样可以让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立足之地,也使得商品更具文化性、民族性、创造性的特点,进而对旅游产品的发展以及其他文化产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仫佬族剪紙艺术是世世代代仫佬族民间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对创作不单纯以表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是重视主观的直觉,强调自我存在,把纯真朴质的审美思想与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相融合,将其升华为极富个性与激情的艺术创造。仫佬族剪纸,在民俗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与成长,描绘了仫佬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观念意识,不仅有装饰的美感,而且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只要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努力寻求保护与传承仫佬剪纸的途径和措施,相信罗城仫佬族剪纸这门珍贵的、颇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艺术种类一定能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作者简介】

罗华清(1968.12—)女,就职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委党校,研究方向:仫佬族剪纸艺术.

猜你喜欢

剪纸技艺传统
大嘴蛙学剪纸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少年力斗传统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清明节的传统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