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中国足球风格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2018-03-13王磊

体育时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北派足球运动员

王磊

一、研究背景

(一)足球风格的概念

“风格”是指独特于他人的表现、打扮,行事作风等行为和观念。在文学创作中,风格是指其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而当足球与风格相结合为“足球风格”这个概念时,顾名思义,“足球风格”泛指某个足球运动员或某个足球队所拥有的独特的技战术特点和统一的标识性的精神面貌。

(二)中国足球风格溯源

关于对中国足球风格的讨论,最初出现在媒体对年维泗北派足球教练的讨论上,北派足球注重力量和速度的结合,习惯身体对抗和速度的角力,战术简洁明快,但缺乏变化,阵地进攻乏力,从技战术层面看,北派足球和欧洲足球风格略有相似之处。在年维泗五次担任主帅中间,苏永舜、曾雪麟同属南派足球,讲究技术,多传切配合和小范围的三角短传。年维泗最后一任后由弟子高丰文接替并延续了北派足球的地位。九十年代徐根宝因奥运六强赛失利之后,中国足球开始引进洋帅,德国人施拉普纳、英国人霍顿、前南斯拉夫人米卢,荷兰人阿里汉等人频繁的上课下课,使同一批运动员要适应多位教练不同的风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二、研究内容

(一)影响中国足球风格的若干因素

1.传统文化对足球风格的影响

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但受到传统文化中重伦理、倡中庸、轻竞争、和为贵等思想的影响,娱乐性逐渐大于竞争性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态度在中国足球运动员中的表现的也更加清晰,球场上畏首畏尾,缺乏创造力,跑动不积极都是中国足球长时间以来在尝试克服的问题。尽管如此,单纯的否定传统文化在足球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中国文化中从来不缺运筹帷幄的谋战集合,即便是中庸温和的儒家、道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和为贵的思想在团队建设中的运用,中庸之道在战术攻防当中的运用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领域。

2.足球体系内制度和规则对足球风格的导向作用

中国足球管理长期处于“管办不分”的状态,足球管理者一般通过行政任命产生,行政干预下的中国足球陆续出现政绩足球和出线足球,即便如今足协已经实现了“管办分离”,但仍无法真正逃脱行政的干预。再者,管理者一般缺乏对足球规律和足球市场化的认识,在联赛制度以及保险和转会制度等的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管理者和参与者对足球的热情。例如: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加上足球运动的高风险性,运动员基于对现实以及退役之后的保障问题上的考量,在比赛中出工不出力,甚至发生踢假球等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最终可能导致的恶果是,家长对青少年在足球方向的发展持抵触态度,直接使中国足球的发展胎死腹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球难谈风格,普遍体现为比赛态度消极,个人主义凌驾于团队之上。

3.地理环境对足球风格的影响

一个地区内的足球风格的形成由多维度的复杂因素构成,但无论从人文还是科学的角度出发,有一个因素必须要考虑到得,那就是地理环境。欧洲人身材高大,体格强壮,所以很多欧洲球队中依靠长传球作为进攻的重要手段,德国队素有“头球队”之称;非洲人利用速度优势冲击对手防线;美洲人身体柔韧协调所以脚下灵活细腻。中国地处东亚,无论在身材,速度还是柔韧性方面,都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因此,包括中日韩在內的东亚球队,在与其他大洲的同级别对手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

(二)中国足球风格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中国足球风格的发展需要从培养本国足球相关从业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开始,逐步的合理运用到球员培养、技战术分析、联赛制度的完善等相关方面,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职业联赛章程和发展规划,扬长避短,借鉴以日韩为代表形成的东亚足球风格的经验,从运动员选拔开始,致力于建立一支具有中国足球风格的球队。

三、结语

在中国职业化三十多年的历程中,磕磕绊绊,悲悲喜喜,中国足球风格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至今未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足球风格。单从结果来看,很难说中国足球风格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巨大影响,但从过程来看,缺少自己的独特风格是中国足球无法稳步提升的深刻原因之一,因此对中国足球风格影响因素及其趋势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北派足球运动员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少年快乐足球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认识足球(一)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