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思考
2018-03-13段红允
段红允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的水平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近些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为了各个国家都尽力争取的一项权利,这样的背景也说明了田径运动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影响力从未减弱。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田径训练提高青少年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相关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结合青少年的身体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田径训练计划。
二、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分析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成长以及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每个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发育情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教师对其开展田径训练应该以此作为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另外,正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以及心理的成长阶段,因此,青少年可以适应科学的田径训练项目。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下,大多数教师会降低训练的强度,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训练量。这样的训练模式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神经过度劳累,从而在训练中出现精神恍惚的情况,不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田径运动技能。
很多运动方面的专家对田径训练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一种专项训练模式,主要的实施路径是将正规比赛与平时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发挥出训练的水平。田径教师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身体以及心理情况参考这样的训练方法,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田径运动技能。主要是通过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当中能感受到比赛的氛围,将田径技巧作为培养的重点内容,并对其耐力以及运动意识进行提升。这样的训练模式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还能提高运动员应对比赛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科学性的路径
(一)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训練强度计划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并将其作为制定训练强度的主要依据,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教师为学生制定的训练强度应该适中,如果训练强度过大,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由于身体无法承受而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医治的时间或者方法不正确的话,很容易给运动员留下永久性的伤病,阻碍青少年未来的发展。相反的,如果训练的强度过小,不仅无法达到提高田径训练的目标,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都过度疲劳,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参考一些国家教练员所使用的训练方法,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与青少年的身心情况进行结合,从而提高青少年接受田径运动的程度。
(二)制定具有结构性的训练强度计划
训练强度的结构性对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训练强度结构性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训练过程之中。制定具有结构性的训练强度计划其主要的原因是保证运动员在参加实际田径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日常训练的水平,使运动员平常接受的训练过程能适应实际的比赛。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运动员将日常的训练当成比赛一样进行严肃对待,在平时的训练当中也能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另外,教师在带领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训练强度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使运动员能在实际的赛前和赛后以及平时训练的水平在训练强度方面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发挥出的水平与日常训练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田径训练量也是一样的道理,日常的训练量也应该保持稳定,使变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教师应该重视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身体方面的训练时,应该重视专项训练的重要性,将专项训练的中心放在加强学生在力量、耐力以及运动速度方面。教师为学生制定的训练强度以及训练量应该与专项训练的相关内容相契合,使之保持一致,将适应性原则作为主要的训练指导原则。另外,教师应该充分掌握青少年的身体情况,并根据青少年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专项训练的强度以及力度等相关要求。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符合其身心成长的特点的训练计划,将常规的训练模式与专项训练模式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青少年对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教师应该注意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适应程度
教师在带领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根据训练的进度注意保持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适应关系,使二者处于统一的状态,这样才能为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效果是田径训练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重视维持训练过程的纪律,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能对田径训练保持严肃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发挥真正的水平,从而方便教师记录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并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调整训练计划。因此,在日常的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适应程度,在对运动员进行强度较大、负荷较高的训练时,也不能忽略训练量对提高训练效率的促进作用,因为训练强度的基础是以训练量作为前提的。
(五)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机制
教师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机制,这样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性。首先,应该建立管理模式与教育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这样的管理机制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协调田径训练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青少年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机会。这样的管理机制还有利于推进我国田径训练机制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体育运动方面的人才。其次,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应该相关的科学理论。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取得的成绩与其自身对田径技能的掌握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的体育素质能对田径训练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运动方面的专家应该对青少年的身体以及心理特点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符合科学性的田径训练计划,对训练的项目进行规范。另外,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也是研究的重点,相关人员应该具有全面意识,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进去,从而为青少年制定符合其身体以及心理成长的田径训练模型,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学校之中。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机制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训练的科学性,还能使青少年接受到符合自身成长规律的田径训练。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果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对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运动技能产生一些影响。因此,相关教师以及专家应该提高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教师应该通过制定不同的训练强度计划,制定具有结构性的训练强度计划,重视训练强度与专项训练的有机结合,注意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适应程度以及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田径训练机制来开展日常的田径训练活动。通过本文对青少年的田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