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逻辑、优势及选择分析

2018-03-13庞秀艳

关键词:协同社区

庞秀艳



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路径研究——基于逻辑、优势及选择分析

庞秀艳

(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与周边社区的综合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从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结合当前高校周边综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高校与社区共谋发展的优势,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路径策略,促使高校与社区之间人员互动、资源互换、文化互鉴、信息互通,同时吸纳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以及个人等其它力量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

协同治理;现状分析;优势分析;路径选择

一、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理论阐释

(一)多维视角的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理论,它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协同论和作为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1]正因如此,才使得该理论成为高校与其所在社区在综合管理领域交互合作的核心理论。具有多维视角和多重内涵的协同治理理论对高校与社区的互动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协同治理强调高校与社区共同治理的协同性。任何组织要想实现自身目标,就要与内部或外部不断地进行互动交流,其资源和信息交互是否顺畅则有赖于组织间的契约和环境,高校与社区要想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也要不断地进行交换。而协同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乃至公民个体之间的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来建立一种共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各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协同性。

其次,该理论主张治理主体的多样性,这也是协同治理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在协同治理过程中,诸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等行动者都可以作为治理主体参与进来,进而打破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信息,使得行动者在各自领域范围内发挥出独特的社会治理功效,贡献自身智慧和力量。

最后,协同治理要求规则制定的一致性。从一定程度来说,协同治理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它会以共同的目标吸纳多元的主体,尽力去寻求不同主体的合作契点,调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和纠纷,从而制定出大家普遍接受的规则。在这样的规则约束下,行动者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就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其行动与组织或集体的一致,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二)信任建设的社会资本理论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教授有一个有趣的“三段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民主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国公民社会的整体状况,如果该国民主制度运行发生变化,那么一定是因为其社会秩序出现问题。他还以备受托克维尔推崇的社区生活(1)逐渐消逝和人们对政治冷漠作出例证,进而指出美国的社会资本正在流逝(2)。笔者在这里暂且不论社会资本对民主运行有何影响,但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状况”[2],而这种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就是社会资本的一部分。诚如帕特南所说:“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规范以信任为基础促使交往双方互惠互利,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持续积累的社会关系资源、信任资源以及其它促进社会治理的资源总称。”[3]

高校与社区的综合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的成效就在于两者的互动程度和社会资本的培育开发程度,从而为不同行动者在协同治理过程中达成共识奠定基础。高校与社区的交往共识就是两者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民主协商、信任建设、和平对话等,针对双方共同关注、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所形成的相同意见和立场。因为,高校与其所在社区进行协同治理不仅取决于互动过程中的各行动者对公共问题的发掘、议定和施策,更取决于两者在化解治理难题中所形成的共识。

(三)互补共生的环境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霍曼斯根据自然主义、实证主义等内涵延伸扩展出来的社会学理论,其主要探讨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心理动机。它认为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互动的过程带有一定的目的,那就是双方就彼此拥有的物质和信息等资源进行交换。这一理论探讨的资源和信息主要包括公平正义、价值回报、行动代价等等。究其本质,交换理论是:“在一个发育成熟的稳定社会结构中,依靠正面回报和有实际意义的交换,使社会结构处于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进而驱使双方互动的加强。”[4]

对于高校和其所在社区来说,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资源,而这些优势资源彼此都互相需要,这促使高校与社区双方在日常活动乃至综合管理过程中有了渐进合作、互补共生的愿望。一方面,高校具有相对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潜力巨大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其与社区邻近的地理优势、科研优势、学生优势等,从智力、人力以及高校特有的设备来帮助和指导周边社区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基层社区拥有众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广泛的研究、实习机会以及创新创业平台,使高校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走向实践应用。因而,高校和社区可以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就其优势资源进行互动交换。藉此,高校和其所在社区既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又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贡献。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全民素质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社区管理与自治的基础。”[9]因而,促进高校与社区的协同治理、推动区校(高校与社区的简称)共生发展,既是建设知识型社会的实际需要,又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对于社区来说,其与高校协同治理过程中将高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吸纳进来,这样能够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终生学习、提升自我的意识,譬如居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活动学习法律知识、卫生知识、科技常识等。高校则通过与其所在社区的互动,以自身科学民主的文化来辐射社区,委派教职工到社区挂职锻炼,还可就高校周边食品卫生、环境污染、学生安全等问题寻求社区力量的帮助,双方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与社区之间进行人员互动、资源互换、文化互鉴、信息互通,实现高校与其所在社区整体性、全方位的治理。

二、当前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罗伯特·帕特南在关于美国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度降低、投票率下降的研究当中,他敏锐地发现当初托克维尔所描述的美国社区生活正在逐渐衰落,那种喜好结社、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国人不见了;今天的美国人不再愿意把闲暇时间用在与邻居一起喝咖啡聊天,一起走进俱乐部去从事集体行动,而是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去打保龄球。于是,帕特南想到用“Bowling Alone”这个词来形容和概括美国社会的这一变化,并力求对这种变化的性质和原因做出理论解释。参见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基肥撒施后经耕翻、旋耕,再起垄移栽,每小区5垄,辣椒育苗移栽,移栽密度为100株/小区。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均一次基施,尿素按照3-3-4的运筹比例分别在基肥-盛花期-盛果期施用,追肥方式为穴施。除肥料外,其他浇水、施用农药等管理措施均一致,试验大棚于8月下旬因暴雨受淹一次。

(一)各主体合作意识欠缺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提出一系列的治理难题,促使学界普遍关注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已有学者“从治理理念创新、主体特征运行路径等方面分析基层社会多元协同治理思路的社会基础、内在机制和治理成效”[14]。高校及其所在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利益共同体,其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先进理论吸纳政府、社会和市场三重力量促使高校与社区的和谐共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然而,现实情况是实践先于理论,绝大多数城市热衷于建大学城以加强学区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国家目前正启动“双一流”高校建设,高校的管理体制变革亦是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及其所在社区的治理研究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尝试从相关治理理论出发,以党建为核心,以法律为规制,以联动、问责等机制为保障,以新媒体技术为工具,凭借高校与社区的优势资源撬动两方甚至多方参与区校的协同治理,积极探索高校与社区耦合发展的路径与模型,为社会治理创新贡献出新的智慧和经验。

综合以上结论,给予护士正确的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可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社会利用度、社会支持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时间分配及工作量、职业倦怠感、护理专业工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性。

(二)组织治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校和社区的综合治理主要采取应急管理措施,一旦有危机事件发生,高校内部各部门或社区组织往往是仓促应对,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来协调他们的行动。从高校方面来说,其并未成立专门职能机构统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且部门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致使它们在跨部门行动过程中的合作能力较差,从而极大地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从社区方面来说,社区各类自组织和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之间同样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另外,社区事务纷繁复杂,很多议题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社区治理既依靠专业化的知识,也离不开充足的实践经验。”[6]

至于为处理公共事件而成立临时领导小组的管理模式和运动式的治理方式,由于自身缺陷已然难以有效应对愈加复杂的公共事务:譬如参与治理的人员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他们的默契程度和协同能力不足;临时性的领导小组缺乏连续性的经验积累,对一些公共事件的舆情分析研判不够,不能掌控局势发展从而及时提出应对策略;运动式的治理方式有时需要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还是因为相关的组织治理体系不健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此,可以借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来完善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凝聚其组织力量。

对于参与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行动者来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是开展行动的必要前提,合作行动过程却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实现高度协调”[10]。所以,为推进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培养各主体合作意识,构建一个多方联动合作机制是关键(8)。笔者结合目前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其一,建构应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政府、高校与社区应合作成立应急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协调会、研究会以及自管会等,该领导小组承担区、校范围内的突发事件、综合治理等相关统筹协调工作。高校与社区还要建立协同治理的教育体系,社区邀请高校教师到社区普及法律、卫生、信息等知识,高校邀请政府、社区有经验的管理者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同时在学生和社区居民间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提升其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双方还应注重情报搜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联系平台汇报以做好处置预案。其二,确立相关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无论高校还是周边社区,都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将各种威胁消除在萌芽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卫生、公安以及城管等政府机关,形成一套针对高校周边治理的联合执法机制,与高校应急治理小组一起行动,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分布的空间格局是以河涌水系为交通及景观廊道,以交通集汇、经济发达,休闲娱乐业兴盛的西关、长堤、许地、荔湾等为核心集聚区(面),构成了两轴、两核的整体格局(图8):两条主轴一条是沿珠江前航道东西向的滨水景观轴线,一条是明清旧城墙范围内的传统城市中轴线;两核为传统滨水动态人文景观最为集中的两个区域:以祭祀水神的仁威神庙为精神核心节点的呈圆形扩散的西关功能核心区和以长堤滨江段为中线的呈椭圆形扩散的珠江两岸功能核心区。

(三)行动者权责分配模糊

高校与社区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既缺乏系统的惩戒机制,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这就导致各行动者在共同参与治理过程中利益和职责分配模糊、态度消极,进而影响治理效果。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任何个人或组织在利益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下通常会持被动观望态度而不是主动积极行动。因为“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各参与主体采取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出发点”[7]。一旦这些行动者的利益关系和权责分配不明确,在付出人力和物力之后未得到相应的资源回报,抑或失职者没有得到应有处罚,那么他们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就可能被严重挫伤。高校与社区的综合治理过程需要各主体协调配合、共同行动,如果没有完备的奖惩机制,这些行动者之间就会发生“非零和博弈”,从而成为相互合作的最大屏障,使协同治理成为幻想。因而,相关的问责机制一定要确立,以保障利益的平衡。

(四)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

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是当前高校明显存在的问题,也是限制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各主体只有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才能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贻误处理公共事件的最佳时机。但事实上,高校与社区各有一套信息发布机制,并且都形成一个闭环,各自的信息只在其内部传播,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的缺失致使部分重要信息或治理经验难以在各主体间畅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综合治理的行动效率。此外,个别高校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会选择性地封锁消息或掩盖消息,使得新闻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无法搜集全面客观的信息,导致谣言四起,使外界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恐慌。可以说,信息资源在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笔者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目前针对高校及其社区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尽管有一些规章制度存在,但也分散于公安、卫生、教育等政府部门出台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5)。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不同主体取得管理权限的法律保障。在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全面发挥高校与社区的“双轮驱动”作用,还要依赖政府的强力支持以及其他诸如新闻媒体、NGO[8]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然而,已有的法律法规对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这一领域并未做出详细规定,很少明确界定参与各方的权限和活动范围。这就使高校与社区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各自为战,忽视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治理的重要性。简言之,多主体共同参与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因素。

三、适应与对接: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优势分析

(一)高校与社区的资源互补

(1)这里指培育美国民主的民情,不仅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在本质上就是今天的公民文化。托克维尔认为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持民主制度,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但按贡献对他们进行分级的话,自然环境不如法制,法制不如民情。只有美国人特有的民情,才是使美国能够维持民主制度的独特因素。

(二)学生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学生同样是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受益者。首先,高校与社区合作促进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学生可以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其次,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其有更多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实践机会。他(她)们在此过程中学以致用,帮助社区及居民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服务精神、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智慧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生还可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带进社区,加快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最后,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7),社区中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和贴近社会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化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帮助他(她)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三)社区与高校的立体治理

要加强养殖、运输、屠宰3个关键环节的监管,进一步落实养殖、屠宰企业的主体责任。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出售、贩卖病死畜禽,转让、伪造或者变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标志,给检疫不合格或点外私宰的猪肉加施检疫合格验讫印花、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等违法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案必查,触犯刑法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四、总结与建议: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从无序到协同,构建多方联动合作机制

轮回理念不仅可以运用到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还可以各种相关的人文概念中:善与恶,生与死,灵魂与肉体等等。

(二)从局部到整体,加强党建带动组织管理

基层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对于完善组织管理、增强组织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开展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必然要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带动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工作,促使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耦合,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权威,凝聚更多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共生。首先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并用法规和制度建设加以保障,从而形成高校及其所在社区协同治理的合力。其次要增强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升党领导高校和社区协同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同样也是服务群众的过程,“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11]。最后要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活动载体,丰富文化交流方式,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扬协商民主,使高校及其所在社区真正成为守望相助的利益共同体,画出最大同心圆。

比预期更紧张的供应和持续的需求增长为所有氮产品价格坚挺提供了支持,全球氮肥价格也受到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支撑。由于运输问题,周转时间以及供应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氨气产量受到一定的压力,而尿素继续受中国出口下降和伊朗供应不确定性的影响。

图一:多方联动合作示意图

图二: 立体式区域化党建模式

(三)从结果到过程,完善协同治理问责机制

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系统工程,任一行动者没有积极配合都会影响综合治理的预期效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危机事件发生时,就更加需要各主体的积极行动。因而,完善协同治理的问责机制很有必要。它能够在公共事件处理过程中,把奖惩考核具体落实到组织和个人,并且根据反馈切实追究其行动不力的责任。当然,问责机制的建立同样需要各主体的通力合作,笔者姑且将问责机制称之为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考核体系。从参与主体来说,考核体系囊括高校、政府部门、周围商家、新闻媒体以及社区居民等;从管理板块来说,考核体系涉及环境、文化、治安以及商业等领域;从机制内容来说,考核体系应具备明确的问责范围和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标准;从治理过程来说,考核体系主要有问责启动、问责运行、问责执行和问责反馈这四个阶段。另外,“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敷衍了事,由于决策失误而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12]。

图三: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考核体系示意图

(四)从一元到多元,新媒体助力治理精细化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然难以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而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凭借其互动强、时效快、主体多元等优势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载体,并逐步打破高校与社区间的利益藩篱,畅通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助力治理精细化(9)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高校与社区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治理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精准化,探索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的“善治”路径。第一,双方应尽快完善网络安全建设机制,加强对区域网的监管力度,并且与其它新闻媒体合作及时疏导涉及区、校范围内的网络舆情。第二,利用新媒体建构“多元共治”的模式,赋予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等一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群策群力。第三,加强社区和高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两者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形成多方参与、信息共享的网络治理平台。凭借该平台加强政府、社区、高校等主体的对话交流,同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图四:新媒体互动下的“多元共治”治理模式

(五)从耗散到规制,健全协同治理法律法规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基本依据和客观标准。只有对各主体的行为加以规制,才能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保障应急管理、日常管理等工作的协调、有序展开,因为,“法律可以从最大限度地解除双方的思想顾虑,促使矛盾主体明确接受判决,自觉接受法律判决”[13]。健全协同治理法律法规事关政府行政机关和人大立法机关,它们作为参与协同治理的行动者,应完善多方共治的法律体系、明确各行动者的职责和义务,使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在法治化的轨道运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至于高校和社区,双方可以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议定一套协同治理的具体工作细则,指导相关治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此外,法治建设也是一项综合工程,高校与社区还应积极争取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部门的支持与合作,逐步形成一整套的法律执行、监督体系,变利益驱动下的主体耗散为协同治理中的社会合力。

2.2 两组AE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检查结果两组AECOPD患者WBC、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CT、CRP、TNF-α、IL-10 均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病情与 WBC、PCT、CRP、TNF-α 表达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其中PCT相关性最强,见表2。

五、余论

政府、高校以及周边社区等行动者的合作意识欠缺是高校与社区综合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第一,高校内部各职能机构之间的合作意识相对欠缺。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当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4)时,其职能机构可能会为了逃避责任,对不涉及本部门的事件相互推诿,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会与合作意识。第二,政府部门、高校与社区之间合作意识相对欠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向来与高校联系密切,高校的发展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这些政府部门应增加高校应急管理的资源投入,为高校与社区进行综合管理提供物资保障。实际上,政府相关部门通常对高校及其周边综合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时效性不强。而部分高校为维护声誉封锁相关消息,较少与社区力量合作应对危机事件,周边社区对此亦持观望态度。这样,就导致政府、高校与社区的综合治理的合作链断裂开来。第三,各主体与媒体之间合作意识相对欠缺。大众媒体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在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反馈以及干预中发挥独特作用。然而,高校与社区在面对公共事件时与媒体往往缺乏沟通,媒体难以获悉相关事件的全貌,导致部分报道失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注释:

如前所述,高校和其所在的社区都有各自的优势资源,在交互理论引导下,双方在协同治理过程中可以就资源条件进行互补合作。其一,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当前的社区治理迫切需要这些知识的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高校与社区可以合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两者在理论和经验上形成互动。其二,社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和工作岗位,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在人力资源上占有优势,双方可以合作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耦合(6)发展。其三,高校有强大的科研资源,而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本,二者无论在“产、学、研”领域还是协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化发展,高校与周边社区的综合管理日益被提上日程。笔者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尽管当前高校与社区在应急管理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因为相关壁垒和隔离社区(3)的存在,高校与社区综合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重点体现在怎样协调好教育与社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上”[5]。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3)甄智君等曾总结出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界定隔离社区的多种观点:“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侧重于隔离社区在空间上的表现,认为一个社区或连片的建筑群里存在建筑形态上的门禁措施,能够明确标识出社区范围的地域,就能构成一个隔离社区。经济学并不强调围墙或大门等门禁措施,而是认为社区中的土地或住宅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价格或租金,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形成隔离。社会学则更多注重个体心理和社会影响。社会学的研究认为,一个特定地区,居民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程度或财富等方面的差异较小、彼此相似的人群聚居在一起,而与彼此差异的人群分开,并将这种状况描述为隔离的产生。围墙或大门等门禁措施并非是隔离社区的必要条件,但是聚居区内部趋向一致的价值观念却是构成隔离社区的必要因素。”参见甄智君,梁鹏蓍《转型城市中的空间重构及空间治理: 国外隔离社区研究综述》,公共管理研究(第7卷),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4)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也是文学作品描写的重要方面。分别有电视剧《突发事件》和电影《突发事件》。参见https://baike.so.com/doc/5414964-5653106. html。笔者在本文中将高校中的突发事件以及危机事件等统称为公共事件,属于危机管理或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

(5)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

(6)耦合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这一概念被用于其他领域,如在心理学中,把群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参见徐玉生,张彬著.《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研究》,《探索》,2016年第1期。

(7)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

笔者认为,对刑事诉讼目的的界定不能脱离法律的规定。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我国刑事诉讼法具有惩罚和保护两个目的。

(8)据《厦门日报》2016年9月18日报道:台风“莫兰蒂”突袭厦门,带来的大面积停水停电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吃饭都成了问题。华侨大学在自身校区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依旧主动开放学生食堂,接待周边小区和杏林湾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的居民、职工用餐,赢得附近居民交口称赞。这是大学服务社区、与社区联动共建实施灾害天气应急救援的典型案例。学校开放资源支撑社区运行,赢得社会赞扬,同时学校也通过自身行动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大学是社会、社区的一分子,要勇于担当。参见吕小亮、张丹丹、时晓建著.《大学与社区的合作互动路径研究》,《改革与开放》,2017年5月31日。

高危妊娠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正常妊娠比较都比较高。高危妊娠一般为年龄18岁以下以及35岁以上的产妇,或者存在早产、自然流产、难产产妇等。如果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病的产妇,其骨盆异常,为巨大胎儿等,都可以认为高危妊娠产妇。当前,对孕妇的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进行测定,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医学上也成为重点的研究内容[4]。

(9)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精细。习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所以,不论大城市还是小社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化。

[1]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1): 140-144.

[2]杨华锋.寻找社会治理变革中的合作共识:组织与德制的视角——从《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谈起[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6(1):89-96.

[3]苏令银.社会资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新视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4):130-134.

[4]Ronald.W.Maris.Social Problems [M].Chicago:The Dorsey Press,1988:50.

[5]任精举.高校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6]刘建军.社区治理是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N].北京日报,2017-09-11.

[7]李婵媛,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管控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6.

[8]王洛忠,李奕璇,信仰与行动:新媒体时代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分析——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个案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6):40-46.

[9]王艳霞.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开放式运行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2(6):97-100.

[10]张康之,论社会治理从民主到合作的转型[J].学习论坛,2016(1):42-50.

[11]郭理桥.城市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4(17).

[12]刘淑华,卜睿,徐晓静.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问责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9).

[13]肖建国.校园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6(6):36.

[14]张树旺,李伟,王郅强.论中国情境下基层社会多元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基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白坭案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6(2):119-127.

On the Path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and Communities: Logic, Advantage and Choice

PANG Xiu-yan

(School of Marxism,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Huainan 232001)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The integ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as part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also occupy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basic-level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surrounding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for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with their communit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personnel interaction resources exchange, mutual learning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heir comm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to absorb such forces as government agencies, news media and individuals to form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ogether.

coordinated governanc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dvantage analysis; path selection

2017-11-07

安徽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高校与所在社区应急管理互动机制研究”(sk2015A161)。

庞秀艳(1980- ),女,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27

C939

A

1004-4310(2018)01-0140-08

猜你喜欢

协同社区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社区大作战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