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成因

2018-03-13白如山刘恺恺

关键词:淮河流域安徽时期

白如山,刘恺恺,刘 岩



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成因

白如山,刘恺恺,刘 岩

(阜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运用ArcGIS软件对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从史前-先秦到明清-近现代6个时段中,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呈现倒倾斜式“N”形变化,主要集中在史前至先秦、明清至近代以来两个时段。②不同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类型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属于集聚型。③总体上呈现“一轴三极”空间分布形态,但类型不同的文物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④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经历了“多中心-单中心-多中心-双中心-双中心-单中心”的演化过程,整体上呈现由“多核聚散”演化为“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从以亳州、淮南、宿州为核心的聚散格局发展到以金寨为中心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呈现出向南、向东和再向西迂回移动态势。进一步分析影响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成因,发现: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受河流水系、交通线路等“指向性”规律影响较为明显。

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资源;时空格局;核密度估计

文物作为承载历史信息的物质文化载体,因其资源的独特性、价值的多元性为满足人们追溯历史、探古求知的心理需求而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文物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热点和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亦是近年来新兴的研学旅游产品,在其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的代表性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物保护与旅游、文物遗产数字化、文物遗产基金制度等领域,如Greg Richards[1]、Alison J.McIntosh[2]、Konstantinos Andriotis[3]、Ching-Fu Chen[4]、Mimi Li[5]等。国内学者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文物保护与利用、文物旅游开发模式、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成因机制等方面,如周彤莘[6]、张歆梅[7]、梁雨华[8]、葛全胜[9]等。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文物旅游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在地域范围上,以宏观的国家尺度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居多,较少关注流域尺度文物旅游空间格局演化问题;②在时间尺度上,单时段静态比较研究较多,而多时段动态研究较少;③在研究内容上,学术界主要集中于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制度体系等方面,多从历史学、旅游学、法学等角度研究文物旅游,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较少。目前所见,仅有余中元[10]对我国文物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但对其类型结构和成因机制的深入探究则鲜有涉及。

安徽淮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带,同时也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化的重要过渡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该地区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具体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近现代遗迹等多种文物类型,这些文物旅游资源不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还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数据基础,尝试综合运用多维计量分析方法和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类型结构、时空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究,以期为淮河流域文物旅游分类管理、分区保护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安徽淮河流域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6市及合肥、六安、滁州的部分区域,面积约为6.8万km2,东西横跨距离较大,处于淮河文化区的中心地带(图1)。

图1 研究区区位图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区域的数据样本来源为安徽省文物局(http://www.ahww.gov.cn/)截止到2013年1月公布的7批次共计217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并通过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系统获取文物保护单位的经纬坐标,将每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抽象为空间上的点,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属性信息数据库,并绘制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图1)。

(三)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借鉴参考文献[9-10]中数理统计分析法、最邻近平均距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由于这几个研究方法较为常见,具体步骤和方法本文不再赘述。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总体分布

根据最邻近距离指数的计算结果判断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在流域内的分布状态。通过计算其理论最邻近距离值rE=8.85km,根据ArcGIS中的最邻近点距离工具计算出的实际最邻近距ri=7.13km,得出的R=0.8<1,即淮河流域(安徽段)文物旅游资源分布类型为显著集聚型。

(二)类型分布特征

为了便于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的属性分类法将研究区文物旅游资源划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近现代遗迹等五大类型。基于ArcGIS10.2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和邻近分析工具,分别绘制了不同类型文物旅游资源最邻近分析表(表1)和淮河文物旅游资源总体和不同类型密度图(图2)。

1.总体分布特征

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广泛分散在各主要支流上,整体上具有“分散中的集聚”特征,分布形态呈“一轴三极”空间格局。“一轴”是涡河文化带,“三极”主要是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阜阳,淮河中游的淮南-蚌埠,以及濉河上游的淮北地区。其中亳州市文物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图2a)。

2.类型分布特征

不同类型的文物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图2)。古遗址类文物旅游资源呈现“多极”分布格局,其中亳州、阜阳、蚌埠等城市最为密集,其他地区分布较为稀疏(图2b)。古墓葬类文物旅游资源则呈现以亳州-淮南为“双核”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图2c)。古建筑类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形态呈现亳州、阜阳、淮南“三极”结构特征(图2d)。而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旅游资源在数量上较少,没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图2e)。这和流域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流域内地势低洼,以平原为主,没有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旅游资源产生的有效载体即没有广泛分布的物质条件。而近现代遗迹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大别山区成为分布的密集区,流域中部地区分布也较集中,呈现“Z”字形空间分布特征(图2f)。

表1 不同类型文物旅游资源最邻近分析表

图2 不同类型文物旅游资源密度分布图

(三)历史演变趋势

1.时序变化特征

根据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所具有的时间、类型及空间属性,结合各时间段的实际分布数量,现将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进行时间尺度上的划分,分为史前时期、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及近现代时期等五个时段。据图3可知,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历经时间较长,各个时期均遗留有文物旅游资源,但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占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的36%;史前到隋唐时期的文物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并没有明显的波动,到宋元时期文物旅游资源明显下降,进入明清时期开始急剧上升,最后在近现代时期回落,总体来看,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宋元之前呈现下降趋势,明清以来呈增多特征。

图3 不同时期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变化图

2.空间演化特征

史前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共31项,占总数的14.29%,且全部为古遗址类文物旅游资源(表2),说明淮河文明历史悠久,也是淮河流域内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标志。从表2可以看出,史前时期文物旅游资源的理论最邻近距离值R=0.92<1,表明其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进一步对其进行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史前时期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亳州、淮南、宿州等地,其中谯城和利辛是主要集聚区;其他区县分布较为稀疏(图4a),说明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逐步兴起。

先秦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以古遗址和古墓葬为主(表2),此时,淮河流域是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相互接触、汇合与碰撞,并产生思想火花,遗留下来的寿春城遗址、古淮南国遗址等淮河文化遗存较多,可见,先秦是淮河文化孕育与形成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最邻近指数值R为0.99<1.表明其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核密度估计分析显示其空间分布主要集聚在寿县地区(图4b),纵观楚东进江淮的历史,实际上也是楚文化东渐渗透最终高度成熟沉淀于寿县,因而遗留下来的楚郢都、楚墓葬、楚文化遗址较多。

秦汉至隋唐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最邻近指数值R为0.96<1,表明其空间分布为集聚型。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亳州、蚌埠、淮北、古镇、泗县等地(图4c),其他区县分布相对稀疏,阜阳、六安、滁州等地尚无分布。

宋元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化遗存数量明显下降(表2,图3)。虽以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主,但数量较少。最邻近指数值R为0.89<1,表明其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亳州、淮南、六安等地;其他区县分布较稀疏甚至尚无分布(图4d)。

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淮河文化遗存数量急剧上升(图3),特别是古建筑类,说明淮河流域在这一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出现繁荣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其理论最邻近指数值R为0.79<1,属于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表2)。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其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集聚区,即亳州、阜阳两地,主要分布在谯城区、颍州区,淮南、蚌埠文化遗存集聚较稀疏,其他区县分布较少(图4e)。

近代以来,安徽淮河流域文化遗存数量减少,且以近代遗迹为主(表2)。最邻近指数值R为1.01>1,呈随机分布特征;但进行核密度估计分析发现其集中分布于六安市金寨县(图4f),其他地区分布较少。

表2 不同时期文物旅游资源类型分布

图4 不同时期文物旅游资源密度分布图

3.重心演化趋势

为了直观展现安徽淮河流域不同历史时期文物旅游资源的空间演变特征,对其重心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呈现出向南、再向东和后向西迂回移动的趋势(图5)。史前时期的重心在研究区西北部,先秦时期向东南方向移动,结合图4a可知,先秦时期寿县地区新增文物较多,重心向此处移动。秦汉至隋唐时期开始向东北部移动,是由于该时段亳州地区重新回到分布密集阶段,并且流域内东北部出现零散的分布。宋元时期重心向西北偏移,但偏移程度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该时期的新增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少,另一方面是亳州和寿县两地区同时呈现密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重心的偏移程度。进入明清时期,重心明显的向西部移动,主要原因是颍州的兴起,加上亳州持续繁荣。近现代时期,重心开始向南部移动,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大别山区近代遗迹数量增加较多。

图5 不同时期文物旅游资源重心演变图

三、成因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影响文物旅游资源分布、演变的影响主要有: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权更迭、社会稳定性等人文因素。虽然不少学者就经济政治中心兴衰、政权更迭、社会稳定性与文物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但多为定性描述分析,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重点研究中心城镇、河流水系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影响的规律性特征。

(一)与中心城镇的关系

文物旅游资源与中心城镇的空间组合关系深刻影响着文物旅游资源利用便利度。对研究区域中心城镇进行数字化提取后,分别选择半径为5km、10km和20km的缓冲区分析,并与安徽省文化遗产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在区县中心城镇10km缓冲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为99项,占流域全部数量的45.6%,20km缓冲区内分布152项,占全部70%。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曲线,文物旅游资源数量与主要城镇的距离远近关系呈多项式函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6(图6),这说明文物旅游资源分布整体上与城镇密切相关。当然,城镇指向性特征也有助于文物遗产的资源化利用。

图6 安徽淮河流域主要城镇缓冲区及拟合曲线示意图

(二)与河流的关系

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文物旅游资源数量从河流水系两侧向外围呈现指数递减趋势。文物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河流水系5km范围之内,共有148处,占样本总数的68.2%;在5-10km缓冲区内文物旅游资源数量骤降为48处,占样本总数的22.1%;而距离主要河流水系10km以外的不同缓冲区内,文物旅游资源数量总体上呈缓慢递减趋势(图7)。根据拟合的指数曲线,文物旅游资源数量与河流水系的距离远近关系呈指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9,可以说水资源对于人类聚集地具有指向性和决定性,文物遗址的选址呈现“亲水性”特征。这主要源于河流是人类生活、生产、用水之源,临水而居、临河而筑是淮河文化形成的重要地理基础。

图7 安徽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缓冲区及拟合曲线示意图

(三)与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条件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形成和保护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较早产生文化需求和文化保护意识,在文物保护、文物旅游资源传承上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亳州和寿县都是历史时期流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或者人口集聚区,给文物旅游资源的产生提供了一定外部条件,在文物资源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物质基础。这一结论在各时段文物旅游资源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各时段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都是文物旅游资源分布相对比较密集区。

结语

本文以安徽淮河流域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数据,运用ArcGIS软件对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文物旅游资源时空演化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史前-先秦到明清-近现代6个时段中,文物旅游资源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呈现倒倾斜式“N”形变化,主要集中在史前至先秦、明清至近代以来两个时段。不同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分布类型具体较强的相似性,均属于集聚型。总体上呈现“一轴三极”空间分布形态,但类型不同的文物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经历了“多中心-单中心-多中心-双中心-双中心-单中心”的演化过程,整体上呈现由“多核聚散”演化为“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从以亳州、淮南、宿州为核心的聚散格局发展到以金寨为中心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重心移动距离呈波动变化的特征,移动方向呈现出向南、再向东和后向西迂回移动的趋势。随后,进一步分析影响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成因,研究发现: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城镇、河流水系指向性特征,尤其是与河流水系的距离远近关系呈现指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9,说明安徽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河流水系“指向性”规律特征。

安徽省淮河流域文物旅游资源的产生、分布、变迁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同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与政治中心、政权更迭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而本研究仅着重分析了城镇分布、河流水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文物旅游资源时空变迁的影响,并未深入探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应该成为学者们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注释: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http: //www.gov.cn/.

(2)国家“十三五”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http://www.most.gov.cn/.

[1]Greg Richards. Tourism attraction systems: exploring cultural behavior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29 (4):1048-1064.

[2]Alison J. McIntosh. Tourists' appreciation of Maori culture in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 (1):1-15.

[3]Konstantinos Andriotis. Sacred site experience: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36 (1):64-84.

[4]Ching-Fu Chen, Fu-Shian Chen. Experien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for heritage tourists [J].Tourism Management, 2010,31(1): 29-35.

[5]Mimi Li, Bihu Wu, Liping Cai.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2): 308-319.

[6]周彤莘.论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的平衡发展[J].旅游论坛,2000(3):49-51.

[7]张歆梅.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和实践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2):84-87.

[8]梁雨华.文物旅游: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J].人文杂志,2004(4):72-74.

[9]葛全胜,席建超.试论我国文物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2):20-23.

[10]余中元.我国文物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及保护开发策略[J].经济地理,2011(2):312-216.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ir Contributing Factors

BAI Ru-shan, LIU Kai-kai, LIU Yan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ir contribut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cGIS softwa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s and proportions of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exhibited an inverted N-shaped change trend during six historical periods, mainly in two periods, one is from prehistoric to pre-Qin Dynasty and the other is the period since Ming Dynasty;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are similar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hich all belong to the aggregation type; different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of development,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vary; spatial patterns of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ir contributing factors had an evolution of multicenter-single center-multicenter-double center-double center-single center,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has gradually evolved from “multi-core pattern” to the trend of the “outshine others”, the core distribution center has ranged from Bozhou, Huainan, Suzhou to Jinzai, and the moving distanc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enter of gravity shows an fluctuant tendency; the direction of the movement moves to the south first and then to the east and finally to the west. Finally, we explor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of Huaihe River Basin in Anhui Province, and found that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orientation laws such as river valleys and transport.

Anhui Province; Huaihe River Basin;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Kernel density

2017-11-26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基于虚拟环境的旅游规划与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创新设计研究”(2016jyxm0748);安徽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安徽省红色文化全域旅游的空间发展路径研究”(GH002);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合肥都市圈持续发展的结构性机理及调控路径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安徽区)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响应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201710371011;201610371034);阜阳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规划师人才培养计划”(2014ZYJH02)。

白如山(1981- ),安徽临泉人,男,硕士,副教授(校聘),研究方向:GIS与旅游地理。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02

K901.7

A

1004-4310(2018)01-0009-08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安徽时期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