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科技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
2018-03-13蒋晓谢暄叶芳田江
蒋 晓 谢 暄 叶 芳 田 江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由最初的萌芽期、酝酿期进入了成熟的多样化的发展阶段,互联网思维已融入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但在这个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用户对科技期刊的信息质量、传播时效性及渠道的多样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现有的数字出版流程已无法满足,亟须重新整合或再造。本文认为XML结构化排版是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和不足,基于XML结构化排版的特点和优势,提出集投稿、审稿、排版、传播的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使各个出版环节无缝连接,并搭建在统一的信息化工作平台上,使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一、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
目前,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及传播渠道网络化[1],涉及以下三个工作环节。
一是投稿审稿。该环节主要通过采编系统完成。作为编辑部的工作核心,采编系统完成了从作者投稿、同行评议、文章修改到发稿的整个流程管理,是期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平台。它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沟通渠道。并且是期刊进行日常业务分析的主要数据平台,为数字化出版奠定了基础[2]。但就目前采编系统的使用情况看,该系统只涵盖了收稿和审稿环节,且缺乏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离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有一定的距离。
二是编校排版。编校排版是文章质量规范化的重要环节,而此项工作机械、烦琐、耗时[3]。此外,编校排版的行为主体涉及编辑、作者和排版人员,三者往往分布在不同地域,因此,三者的沟通、流程的交互影响着编校排版运行的顺畅与否。虽然大部分期刊都采用了数字化编排方式,与作者也通过邮件或电话进行沟通校对,然而,传统流程并未能与新兴的分布式加工无缝接合,编校排版的效率和质量并未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编排软件或软件版本的不一致就能直接导致流程运行不顺畅,多次交互的校对稿也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存储。因此,如果能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标准化的结构化加工、协同编辑,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是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模式。期刊网站和网刊发布系统主要承载了网络传播的功能,是期刊数字出版的基本形式。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着重在形态、渠道和时间上下功夫:(1)通过后期制作,将当期文章转换为pdf、XML/HTML等格式,通过Email、微信、app等多渠道传播。(2)采用单篇或整期优先数字出版的方式缩短出版周期。然而,后期制作无疑增加了人力、时间和资金成本;而无论是单篇还是整期优先出版,都面临如何在出版时滞和编校质量间寻找平衡点[4]。因此,如果能优化流程,将数字化生产、分布式加工以及网络传播三者结合起来,将有效提升网络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的采编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只涵盖了收稿和审稿环节,期刊的网络传播也成为后期制作与采编、编校排版相脱离,离科技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有一定的距离[5]。如何使三个环节无缝连接,将采编系统、排版系统、网络发布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相整合,搭建一体化的数字出版平台,是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对期刊的数据版本管理,数据准确度、缩短出版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内容维护、提高出版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数据的持久保存和数据再利用,以及未来的多元化立体出版、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基础支撑。本文认为XML结构化排版是出版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有效实现一体化内容生产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
二、XML结构化加工
近年来,XML结构化已经成为国外学术期刊界数字化发展的主流方式。结构化的本质是为文档建立一个描述框架,通过标识符使文档任一部分(任一个元素)都和其他部分保持关联,关联的级数就形成了结构。XML结构化排版是指借助XML计算机软件和语言技术,通过建立规范的信息格式和标准,将期刊内容与样式分离进行实时的结构化生产和编辑,使得经过标引的文件或元数据形成资源储备,在独立于文件格式之下实时变更、适应不同媒介进行发布的一套现代出版生产体系[6]。
与传统排版相比,XML结构化排版具有以下特点:(1)规范标准。可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期刊内容与版式的分离,忽略排版格式信息,从语义层面上实现对文档的定义、标引和加工。(2)一次制作,多元发布。仅通过一次排版就可实现多种格式的输出、转换,从而实现多渠道、跨媒体出版[7]。(3)按需重组。可提取出文章各个部分(如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等),包括文字、公式、图片、表格等,存储于内容资源库中进行关联、整合和共享。(4)高效出版。省去排版校对过程中不同格式、不同版本之间的转换,节省后期制作的人力、时间和资金成本,提升出版效率。
由此可见,传统的以整篇文章为单位的非结构化排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出版的需求。然而,虽然国内不少期刊已经意识到XML排版技术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以XML排版替代传统排版方式的期刊还为数不多。更多的期刊主要将其应用于后期制作,止步于网络版html的发布,并没有完全发挥XML结构化制作的价值。本文认为,缺乏适合XML结构化制作的科技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试图基于XML结构化制作的特点,对现有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流程进行改造。
三、基于XML的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
基于XML结构化排版的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除了需要满足XML排版的要求,还应该整合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特别应注重排版前端和后端环节的衔接,即采编、校对、发布等环节的无缝连接。出版流程运行的顺畅、高效仅仅是基本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各个环节的价值,使其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是流程优化的最终使命。本文延伸了原有采编系统的功能,将其扩展为集排版校对、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统一平台,并详细介绍了功能模块构成和工作流程等问题。
(一)功能模块
基于XML的一体化数字出版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和一个统一数据库,如图1所示。其中,功能模块分别是采编系统、XML结构化校排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三个模块无缝连接,交互完成出版流程的所有;数据库则对各个系统、各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各部分的详细功能描述如下:
图1:功能模块
(1)采编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作者远程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委审稿、主编办公和编辑办公、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主要完成投稿、审稿至稿件录用的相关流程。
(2)XML结构化校排系统:实现从文章录用开始的初排、校排、印刷出版的排版校对及协同编辑功能。通过XML语言标记文章内容,使内容和形式相分离,并对其进行元数据提取,形成结构化数据文件。
(3)信息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包括传统出版、在线出版、移动出版和知识出版等模块。传统出版对应期刊的按期出版、传统印刷或按需印刷;在线出版对应期刊网站、网刊发布、Email推送等;移动出版重点关注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移动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内容推送;知识出版则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供知识搜索、个性化推荐等增值服务。
(4)数据库:包括用户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及元数据库,通过存储与分析,实现期刊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有效利用。其中,用户数据库记录了作者、专家及读者的基本信息和行为数据,如学科属性、投稿信息、审稿统计、浏览/下载记录等;文献数据库记录了从作者投稿、修改、排版、校对、定稿的各个文献版本,以及结构化排版后输出的各种格式,如word、pdf、XML等;元数据库则分类存储了经过提取的文献摘要、关键词、图表或经过语义关联的知识点、知识元等。数据库的功能、数据来源及目的如表1所示。
表1:数据库介绍
(二)生产流程功能模块
其的交互运作,实现了稿件从审理流程、生产流程到传播流程的无缝接驳,构成全流程的一体化出版平台。与此同时,也对科技期刊现有的数字出版流程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尝试将原有流程进行整合,提出基于XML结构化排版的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构想,如图2所示,具体流程为:
图2:基于XML的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
(1)作者只需一次注册,拥有唯一账号,便可进行投稿、查稿、编辑、校对、下载等操作;
(2)当作者投稿后,编辑进行送审、退修等处理,可选择与作者、专家通过邮件、QQ、社交平台等方式进行联系;
(3)当文章完成审稿流程,确定录用之后,编辑可选择向校排系统发送“待排”通知,文章自动导入校排系统;
(4)排版人员通过XML技术,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初排,同时完成网刊发布系统中最新录用的发布;
(5)编辑、作者、排版人员通过校排系统进行协同编辑、交互校对,直到最终定稿;
(6)排版人员完成文章的结构化制作,形成最终版XML文件,并输出所需的其他格式进行保存;
(7)排版人员完成文章的元数据提取,并分类存储;
(8)文章Html、PDF全文发布到网刊系统,实现单篇优先出版;
(9)选取与当期选题相关的文章组稿,导出每篇文章对应的PDF进行栏目、页码编制,实现当期印刷发行,再上传当期网络版pdf;
(10)后续工作:Email、App、微信推送,个性化信息服务,高级搜索等。
(三)流程优势
1.提高出版效率。统一的工作平台、一体化的出版流程,使每个流程的功能更清晰,价值最大化。每个系统之间无缝连接,省去了在多个系统之间、多个版本之间的转换时间。此外,一次制作可以满足多种需求,降低了编辑、作者、排版人员和后期制作人员的重复劳动。
2.优化资源管理。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将用户信息、文献信息、元数据等进行分类采集、存储和管理,以便后期的分析和运用。一方面,可增强用户信息、需求的记录、跟踪,实现用户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可实现知识信息的集成和深度索引。
3.真正实现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方便地实现网络数字出版的即时服务,打破过去先按期组稿、再排版校对的工作方式,文章录用后就进入编辑排版环节,以篇为单位,审校完成后即可发布上网。而当期纸质期刊则可以从已完成审校的文章库中选取与本期选题密切的文章刊出。这样既保证了每篇文章的审校质量,也保证了优先出版的时效性[8]。
4.为信息服务奠定基础。XML结构化排版和元数据提取将期刊全文内容按语义含义和属性进行了分门别类,并形成各种可重复利用的结构化数据文件。这给数据重复使用、实现多渠道的立体出版提供了基础,并为跨平台的数据读取和数据交换,以及数据的重新组织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9]。
(四)编辑部支撑环境
为实现基于XML的科技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科技期刊需要软、硬件技术支撑和平台构建,其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一体化平台带来的弊端——垄断。在互联网浪潮下,科技期刊从电脑排版、采编系统到网站建设,一步步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期刊不具备数字技术自主开发的能力,从而选择产品购买或服务外包。因此,各大软件平台提供商、网络服务企业根据编辑部的需求,开发了针对出版各个环节的产品,再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集采编系统、校排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部分整合的系统也还处于试水阶段。可以预见,一体化出版平台必然会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导致编辑部对软件平台提供商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大,软硬件的投入以及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其成本必然很高。
二是工作模式和观念的转变。为了适应新的数字出版流程,编辑部必须转换传统出版思维和工作模式。(1)出版形式:要逐渐淘汰以期为单位的出版形式,加强以篇为单位出版的观念;(2)出版周期:单篇文章一经录用就编辑、排版、校对,一旦定稿就进行网络优先出版;(3)出版定义:优先出版不是预出版,而是正式出版;(4)校对方式:校对不能拘泥于纸质校对,应逐渐过渡到电子校对,并且与作者、排版人员协同编辑[5];(5)编辑部职能:期刊出版不以印刷发行为终点,而应以多媒体传播、个性化推荐、知识服务为目标。
三是编辑部人才结构的转变。应转变编辑部的人才结构,增设数据团队与用户服务人员,加强采编人员和技术应用与设计人员、用户服务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要脱离过去采编人员只关注内容生产的单一模式,编辑也要参与到数字内容的制作和推广的流程中[10];因此,一体化数字出版及知识服务对编辑人员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如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编辑部人才结构的转变和储备将为从传统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换奠定人才基础,有利于持续性、渐进性地改进现有的出版流程。
四、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受众的多样化、精准化、即时化信息需求日益增强,对科技期刊的信息质量、传播时效性及服务竞争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科技期刊现有的数字出版方式和流程已无法满足,重新整合或流程再造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与挑战,认为各出版环节相互脱离,对应的各系统互不兼容,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如果能使各环节无缝连接,整合为一体化的数字出版平台,将有效提高期刊出版效率。而XML结构化加工是实现一体化内容生产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科技期刊一体化数字出版流程,详细介绍了其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虽然该流程对科技期刊现有的工作模式、出版观念、人才结构提出了挑战,但它将进一步深化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进程,推动内容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实现内容生产模式和科技期刊服务模式的升级和创新。[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学科建设与学报影响力提升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YGX2016J276)]
[1]全国出版专业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曾婷.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01.
[3]徐清华,赵惠祥,曲俊延.科技学术期刊编校排版流程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463.
[4]崔轶,包雅琳,姜永茂.媒介融合背景下医学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方案实践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6):521.
[5]程剑侠.科技期刊生产流程数字化的优势与不足[J].编辑学报,2015,27(4):365.
[6]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22(3):262.
[7]白杰,杨爱臣.XML结构化数字出版的特点与流程[J].出版广角,2015(5):28.
[8]厉艳飞.数字化背景下科技期刊缩短出版时滞的路径探析[J].编辑学报,2016,28(4):354.
[9]胡兵.跨媒体出版的生产流程再造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1(3):62.
[10]蒋晓,谢暄,叶芳,等.科技期刊的个性化推荐策略[J].编辑学报,2017,2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