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电客车维保体系建设方案分析
2018-03-13王明超
王明超
(天津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多地掀起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热潮,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形成近6000km的运营规模。天津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配套设施,总体规划线路达28条,总长度达1380km。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车辆制造需要完成由“单一制造”向“新造+检修+服务”经营模式的转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车辆制造厂自身优势,对公司拓展城轨产品产业延伸、产业模式创新、强化市场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1 目标
1.1 完善城轨产品维保标准
以天津地铁6号线维保(日检、月修)为载体,逐步完善专业城轨产品维保工作标准,编制相关管理规定、制定工作流程,形成较为完善的维保、检修体系。
1.2 梳理维保业务流程
以天津地铁6号线现有维保业务执行为基础,理顺维保业务流程,明确相关接口关系,为车辆制造商维保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1.3 实现可复制的维保体系
通过天津地铁6号线维保业务的开展,逐步完善维保标准化体系,为车辆制造厂区域城轨产品维保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方案,实现城轨产品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拓展公司城轨业务的盈利范围。
2 总体思路
以天津地铁6号线维保检修业务为载体,依托车辆制造厂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丰富的车辆运用经验,通过业务工作的衔接,梳理业务对接流程,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业务接口和工作流程,组建专业化的维保团队。这样可以为探索车辆制造厂商为项目执行载体的城轨产品维保标准化体系提供方案。
3 厂外维保业务范围
维保承揽形式分为两种,一种为车辆合同范围内规定的,另一类为车辆厂商与用户直接签订的。天津地铁6号线日检、月修维保业务属于车辆采购合同中所规定的维保业务,按照异地管理模式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
4 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
4.1 机构设置
为有效推动厂外维保的协同发展,建立标准化维保体系,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服务产业链,车辆制造厂商根据各公司现有管理机构设置基础上,组建检修项目组(或部门)开展维保检修业务。通过调整班组设置,增加人员配置,保证满足维保售后业务的需求,形成岗位设置科学、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清晰的管理体制。
4.2 职能分工
通过车载制造厂商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优势,开展城轨产品维保业务。车辆制造厂商需成立维保基地执行机构,开展区域城轨产品维保业务的工艺策划与实施、生产组织、技术判定、质量控制等工作。其具体职能如下。
4.2.1 维保基地职责
承担售后服务工作的所有职能;负责维保现场生产计划的实施及日常的管理工作组织;负责业主现场维保业务所需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负责维保、检修所需工艺用料、易损易耗件、工具、工装的需求计划的提出与管理;负责维保业务中问题的沟通联络,反馈现场相关信息;负责工装的日常管理、计量、维修工作;负责维保现场危险源的识别与管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4.2.2 公司技术部门
负责维保工艺方案、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与下达;负责组织进行维保工序的工艺验证,并持续完善与更新工艺方案、工艺文件等技术资料;负责维保规程的编制工作;组织生产现场维保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分析、制定处理措施,并下达相关的技术通知;负责确定物料明细,统计配件更换数量;负责对涉及质量损失费用归属责任的异议进行仲裁;负责维保质量检验策划、检验文件的编制、下达;负责维保作业的质量检验、质量问题的汇总发布、组织处理、责任判定及考核,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维保期内车辆可靠性的研究和持续改进;负责提出产品最小可维护单元明细、编制配件手册;负责组织解决检修规程中不明确的技术问题;负责维保、检修过程中配件替代方案的编制及下达。
4.2.3 采购部门
负责维保所需工艺用料、工具、工装等采购;对供应商参与维保过程中造成的质量损失进行索赔。
4.2.4 综合部门
负责成立机构与人员配置、调配,员工的培训、技能评定与上岗证发放。
4.2.5 财务部门
负责项目预算编制的审核;负责项目WBS元素的下达。
5 维保体系搭建
5.1 人力资源
车辆制造厂商须紧密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员、制定详细的岗位培训计划,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强化基础管理,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为保证厂外维保工作的有效开展,需为维保基地配备相对固定的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负责厂外日常维保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维保业务规模、实施计划、作业内容、质量和进度要求及业主电动客车计划运用数量情况,配置相应管理、技术、质量和操作人员。
为确保维保质量,满足业主需求,应对维保检修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工艺文件、质量检验、设备操作等培训。岗位培训结束后,对技能人员进行岗位测试,考试合格后发放上岗证。
由于厂外维保是在业主提供的场地开展业务,作为车辆维保承包方,应当遵守业主现场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维保业务开展前,应接受业主对维保人员的岗位安全、生产组织、质量检验、设备设施使用、维保规程等相关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开展维保业务。
5.2 检修技术文件
维保规程是实施城轨产品维保的技术标准和依据,车辆制造商的技术部门为城轨产品维保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维保、检修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对于业主提供的维保、检修规程,由技术部门评审后执行。
5.3 工艺管理
车辆制造商承揽维保业务时,其工艺体系的建立不能忽略检修过程中的工艺指导与技术支持工作。维保基地所需的维保工艺方案、工艺文件、工装工具技术条件等技术文件,由技术部门根据维保基地检修规程、设备配置和工艺流程统一编制和修订,维保基地根据下发的工艺文件组织开展日检、月修维保业务,维保基地技术人员负责厂外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服务。
5.4 质量管理
技术部门对维保质量管控体系的建立与执行进行系统指导和业务支持。其可根据IRIS体系要求和车辆制造厂商质量管理标准要求,并考虑维保业务自身开展情况,进行质量管控体系的建设。
根据项目进度,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质量管控方式。项目初期,技术部门进行维保质量检验的策划,明确过程质量管控要点,形成质量管控记录,并对产品交付提出要求。项目开展过程中,维保业务质量工程师负责检修作业的质量检验、责任判定及索赔,对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车辆质量信息根据问题责任进行分类处理,生产造成的质量问题反馈至技术部门后,其可以开展质量问题调查及分析,制定解决措施,维保基地负责组织实施整改。
5.5 生产组织管理
维保基地总体负责车辆维保生产组织,维保基地根据业主下发的维保检修计划,结合检修规程,按照工艺文件标准组织实施日检、月修工作。
维保基地生产实施过程中需与业主完成技术、生产、质量、安全等对接工作,确保整个现场运行过程有序、有效进行,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维保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等工作,梳理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流程,不断优化过程管理。
5.6 安全管理
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维保、检修安全总体管理工作。
维保基地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维保现场各项安全要求有效执行,维保基地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同时,维保基地安全管理还应纳入业主现场的安全管理范畴,服从业主的安全管理。维保基地安技与现场管理负责维保日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与业主安全管理的对接工作,登记隐患台账,组织基地内危险源识别、评价、更新,制定管控措施。
5.7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归口部门,通过对厂外维保业务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对维保业务细分结构(WBS)设计与搭建,加强过程跟踪,实现对成本费用的管控。
6 业务接口与工作流程
在开展城轨产品维保业务时,因管理需要、资源配备等诸多因素影响,车辆制造厂商在维保过程中会遇到不少业务问题,其主要涉及以下业务流程。
6.1 与业主接口
维保业务的接口部门,总体组织实施维保、检修业务现场各项工作,落实与业主之间的安全、技术、质量、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对接工作,完善实施过程,确保维保检修业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其主要涉及的流程如表1所示。
表1 与业主接口相关的工艺流程
6.2 公司内部接口
车辆制造厂商自揽的城轨产品检修业务,公司内各部业务流程由检修项目组负责总体协调,承揽四方股份的厂外维保业务,公司内各部门业务流程由维保基地的主管部门市场维保部负责总体协调,各部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确保厂外维保、厂内检修业务顺利开展。其主要涉及的流程如表2所示。
表2 公司内部接口业务流程
7 其他说明
维保体系建设方案基于天津地铁6号线日检、月修经验进行编制,随着日检、月修日常维保工作的持续规范开展,该方案会得到不断的验证与完善。随着地铁运营里程的增加,维保体系最终将形成成熟的、可复制的标准化体系文件,进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