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盘式制动器在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研究*
2018-03-13贾利兵
贾利兵
(大同煤矿集团,山西 大同 037000)
0 引 言
由于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距离长、运量大、能够连续运输,且容易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等优点,被煤矿企业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逐渐增多,带式输送机也朝着大功率、长运距、高强度、高运速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大功率、长运距、高强度、高运速带式输送机运行安全、可靠等问题[1]。带式输送机制动器的应用,可以防止带式输送机倾角大于4°时,因重载或者停运发生逆运转而造成事故[2]。
1 制动器分类
1.1 按制动器摩擦形式
(1) 摩擦式制动器。靠制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力制动。
(2) 非摩擦式制动器。制动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磁粉制动器(利用磁粉磁化所产生的剪力来制动)、磁涡流制动器(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调节制动力矩的大小)以及水涡流制动器等。
1.2 按制动能量传输方式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制动器、液压式制动器、气压式制动器、电磁式制动器等多种。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器系统。
1.3 按制动件结构形式
分为外抱块式制动器、内张蹄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等。
2 液压盘式制动器
2.1 结构组成
制动器由一对制动头组成,分别装有碟簧组和油缸。制动头主要由承压板、碟簧组、油缸(活塞)、导向法兰、制动靴、制动衬垫等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液压制动器结构图
2.2 工作原理
碟簧组支承在机体端盖里,经由活塞、承压板、螺栓和制动靴使制动衬垫压向制动盘,产生制动力,实
现制动。制动时产生的切向力直接传递到带导向法兰的机体上,由机体抵消切向力。 制动器松闸时,需通入压力油,活塞在压力油作用下进行移动,将制动衬垫从制动盘向后收回,实现松闸。
3 液压盘式制动器工业性应用研究
3.1 液压盘式制动器选型计算
同发东周窑矿井主井带式输送机为DTL180/4X2240型带式输送机,机长1 700 m,输送量4 000 t/h,输送倾角16°,传动滚筒直径2 040 mm,带宽1 800 mm,带速5.6 m/s,提升高度469.946 m。
(1) 由于皮带机具有上升段和下运段,在计算其最大制动力矩时要根据上运段空载,下运段满载时的工况计算,根据运输手册公式有[4]:
FBmax≥1.5(FStmax-FHmax)
(1)
式中:FBmax为传动滚筒所需最大制动力,kN;FStmax为最大倾斜阻力,kN;FHmin为输送机最小主要阻力,kN。
(2) 作用在滚筒轴上的制动和矩计算:
MZ=FBmax×r/i
(2)
式中:MZ为作用在滚筒轴上的制动力矩N·m;r为传动滚筒半径m,1.02 m;i为制动器安装轴到传动滚筒的传动比(由于制动器直接在滚筒上制动,则i=1。
通过计算可得:MZ=946 kN·m
制动器选用德国西伯瑞工业盘式制动器,制动器型号为SHI252×4型,制动盘直径D=2 200 mm。制动力矩Mt=1 280 kN·m大于传动滚筒轴制动力矩946 kN·m,满足要求。
3.2 SHI252型液压盘式制动器安装与应用
(1) 液压盘式制动器安装
SHI252型液压盘式制动器由一对制动头组成,每个制动头都要使用双头螺栓将制动头安装在支架上。再将制动器安装在支架上,制动器置于制动盘两侧;在安装制动器时,必须调整制动器,使其对中且与支架平行。再连接液压站和制动器之间的管路,通入压力油。
(2) 制动力矩设置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可以通过调整两侧松闸间隙“c”进行设定。松闸间隙“c”可以从1 mm调整到4 mm,夹紧力或制动力矩将相应减小,如表1所示;间隙越大,制动器上闸时间越长。
表1 间隙-夹紧力对照表
3.3 液压盘式制动器应用效果
同发东周窑矿井为千万吨矿井,主斜井皮带输送机担负全矿井原煤运输任务,截至目前已经运输原煤约5 000万吨。安装的SHI252型液压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大、散热性能较好,制动力矩可以调整,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能够保证带式输送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4 结 语
在煤矿井下运输中,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应用广、效率高的连续输送设备,若不能安全可靠运行,将会为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当带式输送机倾角大于4°时,为带式输送机安装液压盘式制动器,不会发生因重载或者停运而导致的带式输送机逆运转,进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实践应用证明,SHI252型液压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制动力矩可以调整以及散热性能较好等优点,为大功率、长运距、高强度、高运速带式输送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1] 王飞.常用带式输送机的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6.
[2] 赵志睿,赵晓涛.带式输送机制动器和逆止器的浅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3(6):14-15.
[3] 赵建强.大倾角皮带机驱动装置与制动装置的选型研究[J].科技信息,2011(19):152.
[4] 黄学群.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