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对比
2018-03-13朱余龙朱海涛戴晓峰
朱余龙 朱海涛 戴晓峰
(射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盐城 224300)
远端骨折是四肢骨折中的常见骨折,骨折原因多数为碗部承受过大的外力所导致,在儿童和老人群体中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因为腕关节骨结构的复杂性,所以当发生关节内骨折时,要面对的情况也较为复杂,不仅治疗难度较大,而且远期预后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极容易发生桡骨远端缩短或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1]。而在面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进行治疗时,往往采用传统石膏进行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医疗技术的进步,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已经逐渐成为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最有措施[2]。为此,本文就从我院选取6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了治疗,分析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选取6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介于63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70.6±5.0)岁;而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介于64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70.2±5.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属于闭合性骨折,没有出现并发性骨折的情况,而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可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首先,对入路切口进行选择,沿着桡侧腕屈肌的表面做切口。其次,对旋前方肌进行剥离,从桡骨附着处向尺侧骨膜下。在对位移骨块进行寻找并归位且加压钢板。最后,拍摄x片,确定管板位置和复位位置再进行缝合[3]。
1.2.2 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 首先,使患者前臂在旋前位,程度大约为30度,并对伤腕尺侧进行垫高,并定位外固定架模具。其次,在桡骨的中段进行切口,切口的大小保持在0.5厘米左右,在通过切口进行钻孔,螺钉直径为4毫米。最终道正螺钉位置,对固定支架进行安装[4]。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8.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录入工作采用[n/%]的形式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对样本均数进行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患肢缩短均达到了解剖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n/%]
3.讨论
在临床中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关节内骨折的情况时,一般情况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关节不稳定的情况。而引起不稳定情况的原因一般为患者骨折粉碎性严重或患者本身骨质较为疏松以及患者出现关节内移位性骨折等。通常情况下,因为患者的不稳定情况较为严重,所以不能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仅位移极易出现复发,而且具有较高的失败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现今在面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时,一般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5]。
就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而言,桡骨远端碎骨块的稳定以及骨块的复位都是依靠克氏针发挥作用,该治疗措施不仅操作方法较为简单,而且治疗效果较好,一种在急症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且通常与外固定支架结合进行治疗,属于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同时,在该手术区域中一般没有软组织以及骨块玻璃的情况。同时,采用该治疗措施的情况下,也可最大程度的保护骨折区域的血运,最终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并没有显著的优劣之分,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措施的选择。
[1]陈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07):520-523.
[2]轩宗海.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9):7551+7554.
[3]吴文侠,李建林,李铁军,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06):424-427.
[4]吴文侠,安智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对比[J].西部医学,2014,26(07):838-841.
[5]黄迅.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7):9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