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比较研究
2018-03-13罗玉香
罗玉香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州 615000)
在我国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比较常见,且是一种多发病,其主要指的是血糖升高所引起的代谢性紊乱疾病[1]。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临床上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其主要类型为2型糖尿病,其占比约为95%以上[2]。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血糖紊乱的状态下,则其容易出现全身性并发症。早期糖尿病患者表现为消瘦、多尿、多食、多饮等。目前在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主要方法为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9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0例,即对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9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7例,女213例,年龄为40~85岁,平均年龄为(56.12±3.18)岁。观察组患者男264例,女186例,年龄为41~86岁,平均年龄为(55.23±4.27)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液检验,即留取患者中段尿液10mL,采用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Mejer-600型尿液分析仪(产自深圳美侨公司)进行检测。阳性判断标准:即检测值为阳性则表明糖尿病诊断结果为阳性。而观察组实施生化检验,即检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值。具体方法为:患者于清晨空腹8h以上时采集静脉血,分别抽取EDTA抗凝血和无抗凝血两管。
(1)空腹血糖采用无抗凝血进行检测,仪器为日立LABOSPECT 008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产自日本日立公司),采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法)进行检测,该试剂产自日本和光。
(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EDTA抗凝血,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上海惠中MQ-2000PT),采用上海华臣糖化试剂,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糖尿病阳性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3%和空腹血糖≥7.0mmol/L。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检验效果。效果判定:有效:检验结果与诊断结果一致;无效:检验结果与诊断结果不一致。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率为95.11%(428/450),对照组检验有效率为74.22%(334/4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检验效果对比[例(%)]
3.讨论
作为一种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糖尿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且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患者若血糖持续高水平则会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全身性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度较低,再加上其发病隐匿,因而早期诊断率相对较低。针对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早期诊断,则可通过综合方法如运动、饮食、药物等对其血糖加以控制,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在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其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验进行判定,如进行常规尿液检验以及血液生化检验等[4]。本文的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液检验,观察组实施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检验有效率为95.11%(428/450),对照组检验有效率为74.22%(334/4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过于相关文献[5]接近,这表明采用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检出率。因此可以看出,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检验,且前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李召军.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81+110.
[2]陈浩.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2):170.
[3]王景莲.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61-62.
[4]霍美英.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3):1-3.
[5]胡洪兰.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