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曲林和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8-03-13刘刚倪霜万瑶瑶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刘刚 倪霜 万瑶瑶(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自贡 643000)
老年抑郁症是指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是精神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作表现为思维迟缓、言语活动减少及情绪低落等,临床上该疾病主要为轻度抑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1]。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明显,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有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在老年群体中大约占了7~10%[2]。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多数采用舍曲林治疗,但是近年来,度洛西汀在治疗该疾病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故,为了更好地对比舍曲林和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本次研究,我院抽取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1号到2017年1月1号期间,男女比例为69/3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5±8.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智力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
研究组:男、女患者为35、15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5±6.5岁。
对照组:男、女患者为34、16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5±7.03岁。
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舍曲林治疗,患者口服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80141),50mg/次,每日1次,服用时间早上或者晚上,根据情况改变药量,最大药量不得大于200mg/日。
研究组患者实施度洛西汀治疗,口服度洛西汀(Eli Lilly and Company(美国),批准文号:H20110320),用法:20ml/次,每天2次,饭后服用。
所有患者治疗60天,60天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项目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情况用抑郁症量表进行评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大于72分。)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和对比。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抑郁程度对比,研究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
治疗2个月后,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上,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0%、20.0%,P小于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n,%)
3.讨论
老年抑郁症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病因并不明确,临床上常见为轻度抑郁,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言语活动减少及情绪低落等,如果不及时处理,极其容易转变为中度甚至是重度抑郁,从而出现消极情绪甚至是自杀观念,而且,该疾病还会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老年抑郁症患者机体退化,免疫力下降,多种基础疾病并存,这给治疗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舍曲林是一种强效和选择性的神经元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作用是使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从而达到镇定和抗抑郁的效果,而度洛西汀是神经元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强抑制剂(SSNRI),主要通过改善并提高NE和5-HT的功能来达到抗抑郁的效果[3]。为了更好地对比舍曲林和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此研究,我院抽取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组进行治疗。
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度洛西汀治疗,无论是在患者的抑郁情况还是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其效果均比舍曲林的治疗效果显著,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这研究与罗成钢学者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结果相似[4],故本次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舍曲林和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均有效果,但舍曲林和度洛西汀相比,度洛西汀能够更迅速地消除患者的身体的疼痛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陈仁德.度洛西汀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s1):159-160.
[2]万俊玲.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20):5150-5151.
[3]吴彦清.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158-160.
[4]罗成钢.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