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利用广东乡土历史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2018-03-12师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科书乡土家乡

师哲

乡土知识是由区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产生、传递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地方性、整体性和口头性的特点。乡土知识教学是中小学增强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联系的必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个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谈得上爱它,只有爱家乡,才能爱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思想上较为健全的人的根本。

我们现在的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地球村的概念,全球化和开放化的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随之而来的另外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逃离自己生长的土地的倾向,从农村逃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逃到大城市,从大城市逃到国外,这是年轻一代的生命选择和文化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对于家乡的疏离,会导致人的失根。因此,进行乡土教育就十分必要。

乡土历史资源是学生看得到、容易很快接受的知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乡土历史,怎样引导他们深入历史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重要。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历史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长、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集当地几千年之历史、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教材,既是教科书的补充,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书中的内容因有些是学生可闻可见,甚而可实地进行考察的,就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领会书中内容,而且都能够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乡土人文内容与乡土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知识的掌握也就能做到轻松了。此外,学生在乡土人文的熏陶下,很容易产生“历史情结”,激发对家乡历史的热爱,领悟到历史学科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在上必修1政治史中的“抗日战争”这课前,我想到罗定出了一个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因此想把他的事迹引入本课的学习中去。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因在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时率领驻守在淞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而闻名全国。1933年11月,蔡廷锴与十九路军其他爱国将领联合国民黨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逐步转向与共产党合作的立场。1946年,在广州与李济深等共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第四届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深受全国各界的尊重。罗定人民为了纪念他,建立了蔡廷锴中学、蔡廷锴小学,还把他的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在上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蔡廷锴的材料,然后在课上举行一个题为“弘扬蔡廷锴将军爱国精神”的演讲比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国爱家的情感教育,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必修2“古代的商业发展”这课时,我告诉学生,明清以来粤商是中国十大商帮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这课时,我告诉学生,明末广东的冶铁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上“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课时,我让学生调查近代广东尤其是广州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情况。活动中他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了解近代以来我省沿海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影响近代我省沿海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二、能够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国情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广大学生来讲,除了要了解我国的国情外,还要了解认识家乡,认识乡情,这也是国情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乡土教材就补充了教科书的不足,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对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上课讲到涉及家乡史事时,学生会产生亲切感。因此,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融进乡土历史,将乡土教材与教科书进行有机地整合,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更可以增强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及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例如,在教第四单元“对外开放”一课时,我就把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排头兵的作用和开放后发生的巨变作为一个例子:“改革开放前深圳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创造了深圳速度。”并就以此设问:“同学们说说深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用已有的知识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变化。

三、利用课堂小段时间引导学生“寻根问祖”,帮助学生扩展历史知识。

国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只有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而这一具体,、形象化的过程可通过引导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的“寻根问祖”中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各个器官都被调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寻访,既扩展了知识,又加深了记忆,还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乡土教材的这种种作用使得它的存在有着一定的重要性,而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即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和不同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都在慢慢地消失。地方化、个性化、基层化的东西正逐渐被城市化、国际化、西方化的东西所取代,使得乡土教材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当然,对于把乡土知识引进课堂,在应用时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乡土教材当中有很多是情节生动的乡土历史故事,学生非常容易接受,通过讲述,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但乡土知识只能是教科书的补充,绝不能替代。通过对乡土知识的“科学、“合理”应用,利用正常的教学课时合理融入乡土历史的内容,而把其它一些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能使乡土知识与教科书两者相得益彰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目前,乡土教材的缺失,令教学中的乡情教育无法实现,这一缺失也令教科书少了必要的补充。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研教改也应该不断完美这一环节,这一问题必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资料:

1、林丙义.广东高中历史教材评介[J]. 历史教学,1997(02).

2、张扬.高中历史新教材会考及其启示[J]. 历史教学问题,1997(05).

3、《学习方式的变革》 江苏教育出版社 杨九俊、吴永军主编

4、梁锦明,《信息技术课堂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初探》。

5、孙斌,《项目教学法:拒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6、修丽娜、张龙,《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邬彤,《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通讯地址: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思贤路203号

联系电话:15816202469

邮政编码:513100

工作单位: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

猜你喜欢

教科书乡土家乡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藏起来的教科书
乡土分外妖娆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