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018-03-12杨建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重要身心健康体育锻炼

杨建娟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了能让学生愉快的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习,就应该足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容易、轻松。身心要健康就一定离不开体育锻炼。只有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学生、身心健康、重要

生命是宝贵的,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就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持续健康的身心,离不开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锻炼,锻炼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会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生理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身体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引导学生一定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保持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能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能促进心理的健康。

一、初中生的身心理特点

1、.生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后,除了外形和内脏器官的成熟外,第二性征的出现尤为重要。男生的肩开始放宽,肌肉逐渐发达,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开始变粗,发音浑厚低沉,人们称赞为潇洒的小伙子;女生主要表现在骨盆宽大,声带增长而窄,说话嗓音变细变高,人们称赞为美丽动人的大姑娘。

2、.心理特点

2.1(1)产生成人感

表现为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 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2.2独立性和依赖性

表现为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多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他们对父 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比如他们有时反抗是在向别人表明自己是独立的,或者需要掩饰自己的软弱。

(3)2.3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他们不仅体验到自己和家人、老师以及他人各种关系的存在,而且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4)2.4自尊心增强

渴望得到理解宽容,追求浪漫轻松、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是中学生的典型特征。他们害怕教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

(5)2.5 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每一个孩子处在青春期,都会有叛逆心理。这时候,我们应该试着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要多跟孩子做心灵沟通,听听孩子内心的渴望,并且尊重他们。让学生愉快的渡过青春期。

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1、.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清醒,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供血,改善大脑血糖和氧的供应,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敏性和反应性,提高对某些植物神經和脏器活动的自控能力。 因此,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

2、 .改善情绪状态、减轻压力

温伯格(Weinberg)等人研究报道,一次3O分钟的跑步可以显著的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同时,伯格(Berger年)研究认为,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不良情绪,使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参加体育锻炼者感觉更加轻松疲劳程度转轻,并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同样,运动者看起来精神更好,自信心更强,工作学习效率更高,很少感到沮丧,并且健康水平较高。另外调查表明参加锻炼者被问到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时,他们普遍的回答时“为了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和减轻压力这一目的,调查种发现,78%的人说他们运动是为了保持健康,54%的人说为了提高健康的感觉,50%的人是为了控制压力,47%是为了控制体重。

3、.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学生的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体育活动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学生有更高的自信。另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4、.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通常运动是与其他人一起进行的,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友谊,发生有趣的事并会引起个人的注意力,生活必须与人相处,在形形色色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适宜性,人与人相处的好就意味他的社交适应力强,反之对社会适应力差的人对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并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制约下,开展公平、公正、激烈的竞争,有利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责任感,遵守社会规范,可见,体育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是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

6、.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意志。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即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较高的自尊水平,可以增加个体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体育活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或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畏惧心理、失意、疲劳等),参与者越努力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能把从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转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铺就良好的精神基础。

三、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

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吸氧能力,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解毒过程;体育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营养,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发达、结实、匀称而有力。

2、.体育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

体育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可预防和治疗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不易生病且长寿。

最佳的锻炼方式是天天运动,每天至少为半小时。跑步、散步、游泳、爬山、骑车、跳绳、跳皮筋等等均可。体育课一定要参加。

四、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

1 、体育锻炼要有规律

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什么都是一样的,要有计划并且

去坚持。

2、体育锻炼要适量

运动并非越多越好,一点要适量,运动过多容易消耗太多体力反而使自己更加疲惫,运动过少则无效果。至于运动多少因人而异,一个坚持标准是一定是运动过后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很轻松。

3、有氧运动跟无氧运动结合锻炼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是运动生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对人体产生的锻炼效果也是有差异的。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的项目有,长跑、骑单车、爬山、各球类运动、太极拳等。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运动形式表现为短跑、肌肉器械训练、举重等项目。长期坚持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会让您由内而外的获得全面健康。

身心要健康就一定离不开体育锻炼,只有科学、合理的体育锻

炼才能保持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能让学生愉快的完成初中三年的学习,就应该足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生活学习起来才会更容易、轻松。

参考文献: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作者钟淼淼 2009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写给青春期男孩的书》作者文静 2012年 中国华侨出版社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作者钱建龙 2006年 武汉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重要身心健康体育锻炼
浅议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价值
交往是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奠基石
浅谈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美国的“平等保护”条款如何适用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