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
2018-03-12常馨月
常馨月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 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运用利培酮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CGI评分、BPRS评分情况差异。结果:在抑郁焦虑、迟滞、思维障碍、过度活动、敌对猜疑等BPRS评分上,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GI评分上,治疗后(2.1±1.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5.6±0.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上有2例锥体外系副作用与1例便秘;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运用利培酮属于常见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显著的疾病改善控制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有保证。
【关键词】癫痫性精神障碍;临床治疗;效果
癫痫性精神障碍在急性发作时会表现出思维、情绪、记忆、感觉、知觉与精神运动方面的异常变化,而非发作性的情况则属于情感障碍、痴呆、人格与类精神病障碍等问题变化。如果不能较好的控制疾病,容易导致患者生活与工作能力的缺失,甚至对社会形成危害。本文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运用利培酮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CGI评分、BPRS评分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从28岁至49岁,平均为(3 8.2±4.1)岁;病程为5年至17年,平均为(7.6±2.1)年;其中有6例患者有家族病史。所有患者均符合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诊断有关情况,排除了妊娠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运用利培酮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1mg,而后依据情况逐步的提升药量,可以保持每天2次,每次2至3mg,而后保持8周时长的持续用药,做好对应的治疗效果观察,同时不采用其他抗精神类用药,依据情况做好抗癫痫性药物使用。如果患者睡眠情况较差,可以配合一定助眠性药物使用。
1.3 评估观察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GI评分、BPRS评分情况差异。BPRS评分包括抑郁焦虑、迟滞、思维障碍、过度活动、敌对猜疑等评分,评分越低则代表情况越好。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此外以BPRS评分来成为治疗疗效的判断标准,如果评分降幅为30%至50%则为有效标准,如果高于50%的降幅则属于显效。治疗有效率一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有关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CGI评分、BPRS评分情况差异
如表l所示,在抑郁焦虑、迟滞、思维障碍、过度活动、敌对猜疑等BPRS评分上,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GI评分上,治疗后(2.1±1.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5.6±0.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治疗疗效情况
见表2,治疗有效率为90%,其中治疗显效为9例,有效为27例,无效为4例。
2.3 患者用药后治疗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上有2例锥体外系副作用与l例便秘,没有显著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癫痫性精神障碍一般认为是由于长时间与反复性的癫痫发作引发,脑组织出现的缺氧缺血会导致生理与生化上的变化[1],脑出血因为局限性与弥漫性脑血管出现痉挛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血肿、脑水肿与代谢异常导致疾病发生。癫痫性精神障碍容易引发情绪、精神运动、感觉、知觉、思维等变化[2],甚至会产生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患者出现冲动与攻击性的行为可能性更高,对自身与周围环境有更高的威胁性[3]。该病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定,一般癫痫患者自身存在器质性活结构性的大脑组织病变,进而引发癫痫,由此也可能是导致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此外,患者因為脑组织缺血缺氧,由此导致部分组织异常放电,由此引发大脑神经元的高度兴奋,这些都会促使精神障碍情况的出现[3]。患者在病发是会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例如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功能障碍,甚至会出现自动症状况,患者会表现出眼神呆滞、没有目的性的咀嚼等行为,但是患者自我没有觉察,甚至在意识逐步恢复后缺乏之前行为的记忆。在具体的治疗上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差异性的对待,包括患者的用药与护理工作,需要提升治疗针对性来发挥治疗的效果。
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工作上需要保证抗癫痫治疗有一定效果,否则不能有效的控制由此带来的精神障碍问题。在抗癫痫药物使用上,可以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可以发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对边缘系统点燃效应导致的放电活动产生抑制功效,同时可以针对颞叶癫痫与精神症状产生更好的改善控制功效,避免精神障碍性问题的发作[4]。但是对于该类患者,如果仅仅运用抗癫痫性药物,往往不能发挥有效的疾病控制效果,因此,需要配合抗精神性药物联合作用。同时也有研究证明,如果长期的运用抗癫痫药物,甚至也会导致精神障碍的严重化。患者甚至会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状况,有明显的思维障碍,有被害妄想的状况出现[5]。甚至该类患者还会因为这种情况而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状况,因此容易采用单一的抗精神病类治疗,整体的效果相对不足。因此,如果配合抗癫痫性药物,则效果更好。无论是单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还是单独使用抗癫痫性药物,这种单独用药的效果都相对不足[6],不能有效彻底的控制疾病状况。同时,对于精神障碍情况,也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药物选择。
利培酮属于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可以发挥更好的5-HT2、多巴胺D2等受体的亲和力,进而有效的调整精神障碍状况。药物无论是片剂还是药液使用,都不会因为进食而产生药效的干扰,药物吸收相对较快,在药物使用后的1h达到药物浓度峰值,药物安全性更高,可以控制癫痫发作,同时药物不良反应更少,整体效果与安全性更高。该药物对比常规精神病药物而言,可以有效的降低锥体外系副作用问题。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恶心、便秘、嗜睡、焦虑、消化不良、皮疹与鼻炎等情况。临床也有数据研究提醒,在帕金森综合征与癫痫患者中需要谨慎使用。
本研究中,在抑郁焦虑、迟滞、思維障碍、过度活动、敌对猜疑等BPRS评分上,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GI评分上,治疗后(2.1±1.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5.6±0.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上有2例锥体外系副作用与l例便秘;治疗有效率为90%。可以说明药物整体的效果相对理想,治疗前后改善效果明显,同时在患者群体中的药效更为理想,适宜广泛使用。在用药上需要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甚至要发挥家属的辅助作用,避免患者药物使用中随意的停药、增减药物,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在运动、饮食、休息上等都需要做好对应的管理。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干扰导致整体的情绪变化激烈,甚至会排斥治疗,这时甚至需要让家属在患者饮食中添加药物来促使患者更好的用药,尤其是该药不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因此这种操作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用药规范性。在用药上,要充分的发挥家属的配合作用,要让患者家属了解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患者自身可能已经出现了认知偏差,对药物的感受力与自觉意识较为模糊,家属肩负着日常用药的监督观察作用,有效的将药物效果反馈给医生,而后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具体的药物剂量,或者用药配合上,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针对性,不能笼统一刀切。同时要让患者家属了解用药的禁忌,例如不能饮酒等,需要做好有关事项的说明指导,落实好健康教育工作,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要充分的发挥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做好患者的指导教育工作,更好的收集患者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好患者的跟踪随访工作,让患者长期用药情况做一定动态观察,有助于更好的针对用药,也更好的指导医疗工作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开展健康讲座、健康手册发放、面对面沟通等多种方式。
综上所述,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运用利培酮属于常见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显著的疾病改善控制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有保证,适宜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涂金桃,利培酮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 (17):112.
[2]沈可耕,李芸.1 2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6 (19):66.
[3]王瑞利,何桂梅,闫书月等,地西泮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 (08):1556-1557.
[4]王飞雪,观察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 (01):88-90.
[5]刘斌,钟玉华,肖涛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探究[J].当代医学,2017,23 (32):126-128.
[6]周小平,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对照[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9):3981-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