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拳礼的文化及伦理意蕴分析

2018-03-12石华毕

武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武术伦理文化

石华毕

摘 要:文章对抱拳礼的动作构成、文化及伦理元素进行简要的概括。以此对抱拳礼所包含的文化元素进行分析,从历史的沿革分析了与武术一词相关的词语,如武林、武术界、尚武、崇文抑武、文武兼备、崇德等,并分析了这些词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对武术的影响;其次,以家庭孝悌中的兄弟伦理分析了抱拳礼蕴含的“一家人”“兄友弟恭”的伦常,同时针对武术抱拳礼都有的特性武勇,分析了何为“勇”?武术何以“养勇”。

关键词:抱拳礼 武术 文化 伦理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12—07

1 前言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体现了武术界对礼和德的重视。国际武术联合会规定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相比而言,抱拳礼作为武术特定的礼节蕴含的中国文化、伦理元素远要超过跆拳道的鞠躬礼。鞠躬礼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敬畏”与“服从”,而抱拳礼则是遵循儒家的礼仪,如恭敬辞让之心、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就其动作而言,其复杂程度也在鞠躬礼之上。诚然,作揖、拱手礼类似于抱拳礼,如不经特殊的培训,很难做出标准的抱拳礼动作,难怪像成龙、周星驰、梁咏琪等明星和著名的导演吴宇森在公众场合所做出的抱拳礼受到了指责,热心网友以“成龙周星驰姚明吴宇森不懂抱拳礼请不要侮辱国学”[1]一文进行了较为中肯的评论。成龙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又是功夫明星,在特定的场合其言行举止代表的是一国、其所作的“抱拳礼”受众则是全世界。有意思的是,国外大牌明星,如拳王泰森、奥尼尔等做出的抱拳礼甚是规范,说明这些明星是经过专门人员培训或是模仿了正确的抱拳礼动作,一是入乡随俗的需要,二则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对明星们的抱拳礼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理由指责和评判,毕竟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武术人士,况且他们还在为中华武术的推广做出自己理所能力的贡献。张松山先生曾经在《中华武术》撰文《抱拳礼:实礼容易实践难》[2],看来还要加上统一、规范的施礼方法。

由上可以看出,由于对“抱拳礼”礼节动作不熟悉,出现众多“乱象”;二是认为抱拳礼简单而忽视,出现了对抱拳礼不重视或慢待。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抱拳礼文化及伦理的理解。因此,正确的“抱拳礼”动作必然是建立在熟知其蕴含的文化及伦理,只有深刻感悟文化的力量和伦理的底蕴,我们才会从文化上自觉、内心上尊重、行动上要求重视抱拳礼,才不会慢待“抱拳礼”。

2 抱拳礼动作构成及含义

由于我国还处于推广武术的特定历史阶段,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之间必然存在一些沟壑,但武术界对于抱拳礼的认同是无可厚非的。尽管在诠释上存在某些细微差异,但并不影响作为推广的统一武术礼节。关于抱拳礼的阐释众多,现择其典型的、权威著作的“抱拳礼”加以分析。表1为经张松山先生整理的陈正雷先生关于抱拳礼动作及含义文化元素、伦理元素为作者加入,表2 为蔡仲林,周之华主编的高教出版社《武术》教材抱拳礼的动作及含义,表3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关于抱拳礼的动作及含义。

从表1、2、3可以看出:陈正雷先生对抱拳礼的解释较为简洁,而作为学校武术教育和竞技武术比赛而言,抱拳礼动作的描述及要求则显详细;陈正雷先生注重谦虚与友谊,而后两者则突出武勇及谦虚。武术中的谦虚容易理解,如董海川的“天外有天,功夫无边,让人三分,武林走遍。”[3]而对勇的理解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儒家、道家等都有自己关于“勇”的见解。

三者都十分注重德、友、团结乃至一家。文化元素基本涉及武术、武林、武术界,而伦理元素则基本趋向一致。不论是文化元素还是伦理元素,都基本涉及传统中国文化和传统家庭、社会伦理。显然只有很好理解了这些元素,才能体会抱拳礼所蕴含的意义。

3 抱拳礼的文化元素分析

表1、2、3所归纳的文化元素可以分为:五湖四海、五洲四海、四海、天下;武术、武林、武术界;尚武、文武兼备、犯禁;崇德;以武会友。

3.1 武术、武林、武术界的含义

要对“武术”一词缘起及沿革作简要的概括,绝非易事。李小龙曾经以“功夫”初略地概括武术一词的历史沿革(见表4,原文整理为表,备注为作者添加)。并对“功夫”含义进行了阐释。“功夫是现在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术语,它的确有很多其他的名称。在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功夫又叫国术或国技;在日本称为唐手( kempo)。”“功夫”这一个词,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里的造诣、本领,意味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付出之后的成效累积。在武术中,它意味着朝向某种目标之道——增进健康之道、修养精神之道、自卫防身之道的长期训练与修养。[4]

从表4可以看出,李小龙对“功夫”的沿革的概括显得初略,但也堪称精简。有些词实际在我国各个时期是并存使用的,如“武艺”。可以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文革),一方面新中国(大陆)以“武术”开展竞技,且主要是表演性质的内容,一方面则是李在世界掀起的“功夫热”,是以“电影”和实用格斗为主要内容。“功夫”或“Kungfu”与“武术”“Wushu”“Chinese Martial Arts”引起的误解及混淆便一目了然了。武术的表演與实用之间的矛盾在武术推广的早期就存在了,即国外早期是以李小龙为武术开拓的实用性,而国内推广的武术是表演性和健身性的。

武林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武林的存在是旧社会法律制度不健全决定的,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武力、江湖道义得以维持利益与道义。社会主义制度及法治的建立,武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不复存在,我们今天所言的“武林”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endprint

武术界是与武术有关,且以武术谋生建业群体的通称。民国早期武术界试图以武术救国,在民族的存亡之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我们论及的武术界,指的是社会主义传播武术、热爱武术的各类人群。

综上,“武术”衍生的文化元素绝不仅于上述。作为官方推广竞技武术只是“大武术”的一个点。正是这些决定武术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是引发矛盾的所在。

3.2 五湖四海、五洲四海、四海、天下的含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其中的“海”其实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围。“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蛮,或者说疆域四至到当时的夷、狄、戎、蛮四方异族所包围的范围。“四海”的“海”字既有“远”的含义,也有深、晦暗、不了解之意。古代交通不便,这大概也是古人称其为“海”的原因吧。[5]周天子统治的大疆域称为“天下”(或作“四海”》,而侯王的封地称“国”,卿大夫的封地称“家”。后来用国家为“天下”“国”的统称与通称。[6]

综上,“五湖四海”“五洲四海”“四海”都是指天下的意思,是一个特指中国的地域性概念。今天我们在推广武术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包括世界范围之内。

3.3 “以武会友”的含义

“以武会友”可能来源于“以文会友”。武术界对于“以武会友”有褒有贬。

王广西在《中国功夫》一文中明确指出以武会友的弊端:“武术家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争强好胜,喜欢同人比试。不少人艺成之后行走江湖,以武会友。所谓“以武会友”,就是凭武功广交朋友,在与同道会面时往往要较量武功,双方都要争这个脸面,谁也不甘心落败,所以往往是全力以赴,视对手如死敌,伤人之事时有所闻。所以,一个成名的武术家,一生中不知要与人交手多少次。一般的武术家都具有强烈的胜负意识。他们从初学武术时,就牢牢树立了“以技胜人”的信念,在这种胜负意识的支配下,武术家常常保持着高度的临敌心态,似乎随时随地都准备同入较量,所以随时随地都有一种戒备心,都要保持较佳的竞技状态,以备一旦有变,立即出手。这种时时保持着的临战心理使武术家们总是处在一种情绪比较紧张的状态中,而且数十年如一日,这无疑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现代医学认为,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对人的健康是很有害的,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疾病,也容易诱发癌症。”[7] 王广西先生针对某些习武之人争强好斗的特性,提出了自己对“以武会友”的危害性,在当今社会也不失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时期的“以武会友”,主要是通过“武”为发展经济、文化等搭建平台,招商引资。武术活动讲究“以武会友”,即通过习武的共同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武术爱好者的交流,使他们通过练习武术,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举办武术的竞技比赛、演武大会等,还可以促进经贸往来,为经济的繁荣作出一定的贡献。[8]

3.4 犯禁、尚武、文武兼备的含义

“儒以文犯乱,侠以武犯禁”。韩非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对于游侠基本持否定的态度,将之视为“五蠹”之一。在韩非看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这正是社会败乱的根源之所在。他认为,“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酒,人臣之私义也”,国家的法令代表的是社会“公义”,而游侠的行为以及他们所倡导的“仁”“信”均是出于私义,“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子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应该说,韩非清醒地意识到了游侠及游侠风尚的负面影响,看到了其徇义枉法的一面,也体现了韩非思想的深刻之处。[9]

韩非子对游侠“武”的批判,是建立在游侠危害社会之“公义”的前提之下的,并不是直接批判武术。但由于韩非子对“武”几近否定的态度,对于后世武术的发展负面影响深远,人们对与“武”相关的“武术”,则大多不分青红皂白,引用韩非子的态度进行批判武术,一方面,由于这种看似毫无相干的批判,却建立了武术与非子思想的某种关联;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批判,使得我们看到韩非子思想对武术后来的发展影响深刻。

近代体育对武术的改造是对我国崇文抑武思想的批判,是建立在尚武精神基础上的。尚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事扩张;二是体育运动。即,近代尚武一方面反映的军国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反映的是通过体育来培育国民的精神。尚武精神是什么?通过我国近代学者、思想家等的诠释,我国的尚武精神实质不同于军国主义思想的尚武精神。军国主义的尚武精神,如希特勒、日本等则是军事武力的崇拜,而我国早期尚武的精神则是呼唤孱弱的国民应具备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武术显然可能成为一种技术手段或具有此种功效的工具而已。

我国武术所提倡的“尚武”,不同于军国主义的“尚武”,而是一种勇武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尚武精神”是在民族存亡之际提出来的,孙中山先生以此为精武体操会的题词。然而,中国社会的“尚武”却是建立在长期“崇文抑武”背景之下的。从北宋的“崇文抑武”到南宋的“崇尚文治”,虽然是统治阶级对“武将” 权利的掌控及抑制,但由此中国便走向了“武风不振”“孱弱有余”,一直积弱到近代社会,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有识之士试图通过“武术”救国,强民、强国、强种的思想因运而生。

崇文抑武——主要体现在统治阶级采取某些政策对武官或武将的权利进行消弱及抑制,是一種政治层面的策略。其态度变现为重文轻武。到了宋朝,特别是北宋尤为严重,宋建国后,一改唐末、五代之重武风尚,实施崇文抑武政策。崇文抑武政策一方面表现为其政策较之于唐末五代甚至其他朝代来说,文臣的地位提高了,武臣的地位降低了;另一方面,就北宋一朝来看,文臣比武陋地位要高得多。而且作为‘贯穿整个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并不是一蹴即成和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endprint

总的来讲,直到近代列强的侵略,才重视重拾尚武之精神,可见尚武的沦落危害之大。以至于日本称我国为“不武”之民族,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一方面,我们认为我国历代“尚武”,似乎只是近代尚武之风不及列强的铁船利炮。实际上由于尚武早已沦丧而养成的不武则是精神的毒瘤。

清代初年,产生于河北省的以颜习斋、李恕谷为代表的颜李学派,是一个主张文武并重并积极从事武术活动的学派。颜李学派在清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武术史上尤其值得表彰,值得研究。

现代历史学教授马明达先生在“颜李学派与武术”一文中写道:颜、李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动不主静,主实践不主虚文,主实文实行、实习实用。颜习斋曾经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他强调“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他认为,真正的儒者要以孔子为楷模,既能文又能武,博学通达而体魄强健。那些视武技为“末技”的程朱之徒,平时侈谈心性,自鸣儒雅,到国家危难之际,一个个束手无策,毫无用处。颜习斋亲身经历了明朝灭亡时士大夫不是坐以待毙就是引刃自绝的悲惨情景,因此对程朱之流的弊端、其是理学家重文轻武的积习,深恶痛绝。他不禁大声疾呼:“文武缺一岂道乎!”

毛泽东早年在为《新青年》所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颜习斋“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10] 文武兼备体现对文武之道的并重。

3.5 崇德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德本位的文化。在儒家与中围传统文化中,更是把道德智慧看做是高于对一般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大智”。也就是说所谓“大人”就是“大智”“大勇”“大仁”之人。所谓大智就是在眼前与长远之间能够看到长远的,从部分能看到整体的,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說,能够看到他人的,从人类与宇宙的角度说,能够看到宇宙的就是大智,在社会生活中,这种超越的大智必然体现为一种道德的、人生的大智慧。[11]

在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中,与其他国家的拳法理论形成鲜明区别的是:中国的武术是以武德为宗旨和灵魂的,而武德自身形成了完整的规范体系,从而历经干百年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绝,使人在修炼中体会至高至深的道义观念。著名的当代拳师李小龙在创立自己的武术流派时,取名为“截拳道”而不用“截拳术”是耐人寻味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德的宗旨是崇德尚武,健身卫国。武在汉字中是由“止”和“戈”两个字构成的,意思是通过使用战斗的武器和利器,达到制止战争的目的。中国的武术并不崇尚暴力,不崇尚武功本身,而是崇德尚武,健身卫国。为武之道,以德为本。只有以崇高的品德做基石,才能提高武功。[12]

4 抱拳礼的伦理元素及意蕴分析

4.1 传统武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兄友弟恭”

为什么武术的抱拳礼最终体现的是友好、团结以至于以传统家庭伦理的“一家人”为伦理追求目标。“一家人”的伦理观念实际上是建立在孝悌基础上的,孝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下辈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包括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弟弟、妹妹对兄长和姐姐的尊敬称为悌,这就是我们传统家庭的孝悌伦理。延伸到社会则是对长辈、祖先的敬畏也可以称为孝,年龄相仿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则主要是悌。孝悌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等级秩序,而正是这种尊卑等级秩序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陈正雷先生关于抱拳礼的伦理概括为“兄弟友谊”,实际上这就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兄友弟恭”或“兄友弟敬”。武术或武林为什么要讲求兄弟关系,寻根究底是由于中国家庭的“孝悌”应用于社会。

兄弟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必须遵守长幼有序的等级秩序。关于兄弟关系,《白虎通》作了这样的说明、规定:“兄者,况也,况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白虎通·详论纲纪别名之义》)它要求,为弟者应像事父那样事兄,事事敬顺。兄既“况父法”,地位自然更加提高。在古代,兄弟原本不平等,经由《白虎通》的这一规定,兄弟间的不平等更显突出。[13]

传统兄弟的伦理是如何转变成异姓之间的“兄弟”关系。首先“兄弟”关系为朋友关系提供了道德支撑与奠基。朋友的概念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是一种建立在信义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但社会上朋友也可以称为志同道合之人,乃至不在乎年龄的“忘年之交”,中国社会特别注重将朋友资源转变资本为己所用,“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多了路好走”,广交朋友成为事业的基础。一旦朋友的角色确定,朋友间就需要借助传统家庭伦理的“孝悌”关系,进一步加深这种关系,“称兄道弟”的目的就是论资排辈,建立一种等级秩序关系以便维护从朋友之间的信义关系到兄弟之间的“孝悌”关系。

兄弟之情本属于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经过“相扶相爱”成为不同家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伦理范畴,继而成为武林人士出入江湖的信条。“天下武林一家人”伦理关系的确立是下层民众“相扶相持”的关爱关系在武林界的实践。也正是这种人间的关爱才使得刀光剑影的武林成为吸引民众的地下社会。兄弟如手足”便是将异姓兄弟视为手足一样不可缺失,需要相互关爱。武林界之所以推崇“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武林一家人”,是因为兄弟伦理规范虽然源于宗法制度下的等级制度,但更倾向于“相扶相持”的关爱。容易被普通的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武术界倡导的“天下武林一家人”信条。正是武林人士积极的伦理践行,才使得传统武术伦理与传统家庭伦理的关系显得密不可分,完成了从家庭的兄弟孝悌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武林一家人”的伦理转变与实践。

《孝经·开宗明义》载孔子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的开始。孟子说:“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孟子·离娄下》)是五种不孝的表现之一。好斗,或者毁伤自己的身体,或者打伤了别人,都会给父母带来忧伤与麻烦,都是不孝的表现。[14]

孔子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求无厌)。”这种“三戒”的养生之道,按照人生少年、壮年、老年的不同阶段,结合各自“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既衰”的生理特征,有针对地指出戒色、戒斗、戒得的不同养生方法,自然是较为明智的。然而就两性需求的“色”来说,并不是说少年要戒,中、老年就不要戒了;其他的戒斗、戒得,也莫不是这样。 [15]endprint

民间武术虽然不同军旅武术,后者可以称为是“杀人的勾当”,而前者则是“点到为止”,因此武术是不能轻易用来伤害人的。这种观念至少提供两种说明:一,身体是不容自己和他人侵害的,自己要想爱护父母一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二是他人侵害自己的身体则是侵害父母的身体,因此,这种侵害就成为了以“孝”来进行“复仇”的依据。因此,在武术中是不能轻易侵害他人身体的。

4.2 对“勇”德的解释

4.2.1 武术之勇

显然,归纳出关于勇的论述是见不容易的事情,要确切地给勇敢下定义则更难。有人认为勇敢是不畏惧可怕事物的行为,怯懦则是畏惧可怕事物的行为。有人则是从义与不义来区分勇,如《左传》中“帅义之谓勇”,蔡元培说:“勇敢而协于义,谓之义勇。”义勇就是符合道义的勇敢,是符合道德原则的勇敢,主要是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勇敢,而不义之用则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勇敢,主要是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勇敢。这是从是否合乎道义的性质来对勇敢分类的,勇敢还以是否合乎智慧的性质为根据而分为英勇与鲁莽。[16]唐凯麟,张怀承教授将儒家含有“勇敢”的词汇进行了归纳(见表5)。

表5对勇的概括有褒有贬,可以看出,勇有大勇、小勇、死勇、血勇、义勇、君子勇、小人勇等诸多含义。儒家的广泛的含义为武术之勇提供了指导、学习的素材。武术需要的勇应该是大勇、君子勇。而道教关于的勇的论述是“勇者,见善必为,知过必改。”(《道藏精华录》上《道学指南·吉德三十条》)[18] 现代社会对此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在考量勇的时候,必然考虑勇、义、智慧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智、仁、勇,天下之达德也”。 儒家把勇敢、智慧、仁义并称为三达德,在古希腊则为“四主德”:智慧、勇敢、節制、正义,可见勇存在普世价值。

武术历来批判“暴虎冯河”之勇,如“死勇”“血气之勇”, 武术虽然是一种技艺之道,更提倡培养的是英勇(英明智慧的勇敢),正是武术的特有之处。

4.2.2武术之养勇

《苌氏武技书》认为:勇气根源,“天地正气集吾中,盛大流行遍体充。孟氏所谓浩然者,更有何气比其能。”[19]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是由内心之道义进发出来的浩然正气,一种广大、刚强、.正义凛然的精神。因而,豪杰之士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不贬低、轻视自己,它与君子的谦逊形成鲜明的对照。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无岂敢?“而孟子则宣称,“尧舜与人同耳”(《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直以圣人相期许。[20] 豪杰之士有着刚毅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和凛然的正气。这是由于豪杰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恢宏的气魄,以志帅气,故能“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而一旦伸其志,就化为浩然之气。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要人们养浩然之气,要有“大丈夫”气概。

中国武术历来以立德养性为本,主张养气合道,文事武备,从来反对好勇斗狠、凶残暴戾。在许多武术家眼里,练武只是立德养性、强健身体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武术界历来把武德视为头等大事,各门各派都立有严格的“门规”。一个人,不管他武艺多高,一旦干出了大奸大恶之事,也必为武林中人所不齿。同时,武林中的各门派也都训戒本门派弟子不得轻易与人交手,惹是生非,更不准倚仗武艺欺凌不会武艺的人,又共同提倡见义勇为、锄强扶弱。

中国武术以内功为根基,内功以养气为基础。养气以太和为旨,不偏不倚,不刚不柔,亦刚亦柔。太和之气与争强好胜之心背道而驰。气合于理,拳合于道,气愈充盈而争强好胜之心愈消。所以练拳的人功夫愈高,脾气反而愈好,心胸愈加开阔,极少与人斗气争胜,逞一时之强。这种以立德养气为本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武术所独有的。[21]

《少林拳术秘诀》的开篇即是“气功阐微”,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可见,“气”在少林武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少林拳法一向注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讲究“内外兼修”,达到“内三合,外三合”。少林内功有养气和练气之说。少林内功中的“练气”,是在佛家禅功基础上结合道家气功锻炼方法而形成的练气方式,是一种结合调息的身体锻炼,通过锻炼,达到“气在先行,力在后随,丹田盛而气力足”。“养气”则讲究“以道为归,以集义为宗法”,即“养浩然之气”。此说来源于孟子,在孟子看来,气是充塞宇宙天地之间的“元气”,一定要配以道德、正义,否则它就会干瘪无力。在《坛经·般若品》中有,“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显而易见,禅宗与孟子“养气说”的含义是一致的。因此,少林武学中的“养气”,要求习武者摒除各种欲望和杂念,不断地完善自身道德的过程,有“养气不离性,练气不离命。欲要养气修命,需使心意不动”之说。在谈到如何才能“养气”时,妙兴大师曾指出:“明晓生死,洞察虚幻,悟彻真假,澄洁心智,远离思虑,断绝情欲,摒除嗜好,力戒暴怒。”“遇到一切外魔、挫折、嘲讽和侮辱,都能坦然处之,无动于心,久而做到心志专一,坚守吾真。”这其实就是修身养性,也是修禅所要达到“见性”的境界,这与武学“养气”的目标在实质上是统一的。[22]

5 结语

抱拳礼作为中国传统的独特礼节,由于包含“谦让”“友好” 意义,在其它的行业也常使用,这样不难理解明星们也在通过“抱拳礼”展示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而作为武术礼节的抱拳礼,应重点体现“ 武”“尚勇”等武道精神特性,武术界人士在实用抱拳礼的时候,应该是体现一种不卑不亢、威武刚勇的精神。竞技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遵循现代世界通用礼节的同时,应突出武术的民族特色。抱拳礼动作虽然简单,但蕴含的文化及伦理底蕴深厚,只有深刻领悟了其中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得体运用。endprint

參考文献:

[1]http://blog.ce.cn/html/48/108948-109545.html.

[2]张松山.老年人练拳八法[J].中华武术,2003(1):31.

[3]吴安宁.乱世之侠客——民国武林往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0.

[4]李小龙.功夫之道:李小龙中国武术之道研究[M].约翰·里特编,温 戈,杨 娟,译.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174-175.

[5]“四海”是海吗?文萃[N].2011-3-15.

[6]肖忠群.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8.

[7]王广西.中国功夫[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85.

[8]蔡仲林,张建军.武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9]张继军.先秦道德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4.

[10]余水清.中国武术史概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2-134.

[11]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2.

[12]江 华,刑连军.试析武德的文化价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84.

[13]张锡勤,柴文华.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3.

[14]唐 晋.大国策:国学热与文化传承[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160-161.

[15]洪丕谟.中国古代养生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17.

[16]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0.

[17]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430-432.

[18]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434.

[19]徐 震.苌氏武技书[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55.

[20]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8.

[21]王广西.中国功夫[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53-54.

[22]崔乐泉.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6-297.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Baoquan Salute

Shi Huabi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onstitutes of the Baoquan ( Fist-Clenching) , Salute action, cultural and ethical element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finds the Baoquan Salute includes cultural elements,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word and Chinese Martial Arts-related words, such as Wushu, Wushu circles, advocating of moral govern, and so on,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se words and martial arts; Secondly the study does an analysis of the Baoquan Salute containing the family filial piety ethics, the ethics of" brothers friendship. 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for the Wushus Baoquan Salute features Takeo, analyzes what is courage, why and how Wushu can cultivate courage.

Keywords:The Baoquan Salute Chinese Wushu culture ethics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伦理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武术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