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8-03-12张芬刘美岑郑婷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血糖

张芬+刘美岑+郑婷婷

[摘要] 目的 探究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该次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5月,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40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空腹血糖(7.25±1.25)mmol/L、餐后2 h血糖(10.0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1.32)%,对照组空腹血糖(8.52±2.15)mmol/L、餐后2 h血糖(12.02±2.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1±1.4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5.00%,对照组25.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具有极高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并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伏格列波糖片;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a)-0097-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可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危害,该疾病类型主要是指患者进餐后可促使血糖快速吸收,引起机体血糖水平处于峰值状态,与此同时还会导致胰岛素缺乏敏感性,诱发一系列并发症[1-2];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从而控制机体内血糖水平;该院为了探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40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40例,并对80例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且分析。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值(59.21±1.49)岁,年龄上限值70岁,下限值45岁;平均病程值(5.62±0.52)年,病程上限值10年,下限值1年。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值(59.26±1.52)岁,年龄上限值71歲,下限值46岁;平均病程值(5.66±0.55)年,病程上限值10年,下限值2年。两组之间对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一定研究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②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0 mmol/L,餐后2 h血糖大于或者等于10.00 mmol/L;③同意且知情参与该次研究;④意识清楚,可配合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排除标准:①存在脑血管等疾病;②存在肺源性心脏病;③出现较为严重的肾功能障碍;④意识不清,无法配合医务人员工作;⑤具有精神疾病,如狂躁症、焦虑症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治疗,随餐服用剂量50 mg,3次/d,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批号57816008)治疗,餐前服用剂量为0.2 mg,3次/d,疗程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且观察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果:显效经药物治疗后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临床表现缓解;有效血糖水平逐渐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血糖水平持续上升,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均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且观察,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

2.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空腹血糖(7.25±1.25)mmol/L、餐后2 h血糖(10.0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2±1.32)%;对照组空腹血糖8.52±2.1)5 mmol/L、餐后2 h血糖(12.02±2.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1±1.4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良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5.00%(腹胀1例、肠鸣音亢进1例),对照组25.00%(腹胀4例、肠鸣音亢进3例、排气次数增加2例、稀便1例),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异常疾病,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胰岛素功能减退,不能正常发挥生理作用,促使机体内血糖水平持续上升;该病发生率在临床上呈日益上升趋势,高达30%以上,若未能及时实施有效手段治疗,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继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曾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并发症危险因素在于肥胖、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症及活动量少等,为此临床上应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endprint

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从而对血糖水平起到明显降低作用,该抑制剂有两种,即阿卡波糖片、伏格列波糖片;前者控制血糖效果不理想,逐渐被临床淘汰,并且会引起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继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后者伏格列波糖片是一种新型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机体内血糖水平,该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在肠道内抑制微绒毛膜双糖类水解酶,从而对双糖类消化、吸收起到延缓作用,达到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参与α-糖苷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及吸收过程[3-4]。

从表1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由此说明在临床上应用伏格列波糖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经济、实惠、药物作用迅速等优势;从表2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由此说明伏格列波糖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张丽萍等学者[5]研究结果一致,如观察组患者腹胀5例(13.16%)、肠鸣音亢进7例(18.42%)、稀便2例(5.26%)、排气次数增加25例(65.79%)低于对照组患者腹胀13例(34.21%)、肠鸣音亢进16例(42.11%)、稀便5例(13.16%)、排气次数增加33例(86.84%)。

总而言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伏格列波糖片具有极高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并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7):447-498.

[2] 张怀民,傅秀慧,郑海洲,等.中药活性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6,27(22):3151-3153.

[3] 顾觉奋,陈紫娟.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J].药学进展,2009,33(2):62-67.

[4] 廉武星,林毓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4(6):556-559.

[5] 张丽萍, 李舸. 伏格列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30(2):143-144.

(收稿日期:2017-0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