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瑜的雅量

2018-03-12黄朴民

领导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孙策孙权周瑜

黄朴民

西汉武帝时期的名臣汲黯曾经对汉武帝刘彻发牢骚说:“陛下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这话,虽带着情绪,充斥意气,可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也一针见血道出了仕道宦途的特点,即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尤其是大动荡、大变革的英雄时代,出现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不过,当年龄相对较轻,资历相对较浅,根基相对较薄,人脉相对较弱的后起者一旦成为地位显赫、大权在握的名流要角时,总不免招致一些人的嫉妒和非议。特别是在那些年龄居长、有功可恃的元老宿将眼中,年轻人出将入相,位尊于己,这終究是僭越的表现,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于是便大摆其架子,处处作梗,事事刁难。

年轻的主官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这可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是“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锱铢必较;还是“后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柔克刚,人生的大智慧在这方面真的派得上大用场。三国时期东吴军队统帅周瑜对老将军程普“折节容下”,以谦让求团结,以宽容稳大局的做法,在这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周瑜(175-210年),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早年追随孙策,投身戎列。孙策英年早逝后,他全力辅佐孙策年轻的弟弟孙权,东征西讨,戎马倥偬,为孙吴政权相继削平江、浙、苏、皖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当曹操大军大举南下时,他与鲁肃等人为坚决的抵抗派,反对任何动摇,为孙权分析了抗击曹军的有利条件,“(曹)操虽论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南,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含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

这一番论述,大大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遂作出集中吴军精锐实施战略决战的决策。于是周瑜统率东吴精兵三万,与刘备的部队携手合作,鏖战赤壁,一把熊熊大火,烧得劲敌曹操数十万大军鬼哭狼嚎,灰飞烟灭,“烈火张天照云海”“赤壁楼船扫地空”。尔后,又挥师北上,指挥若定,智取曹仁,夺得战略要地江陵。

当周瑜建树这一连串辉煌功业之时,他不过是30来岁的年轻人,真可谓是“大器早熟”,叱咤风云,无怪乎,孙权给他以极高的评价:“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另外,周瑜文化素养上的造诣在当时也是鹤立鸡群,遐迩闻名,“曲有误,周郎顾”,典型的风流倜傥、雅人深致。

由于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在塑造历史人物形象时的偏见,《三国演义》里和民间戏剧中的周瑜,被描绘成一个气量狭窄、忌贤妒才的小人,最后反被摇鹅毛扇的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气得口吐鲜血,黯然断魂。这对周瑜来说,是很不公正的,是典型的丑化;就历史真相而言,也是极不客观的,是完全的歪曲。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是一位心胸豁达、受人敬重爱戴的英雄。他对三朝元老程普将军傲慢无礼行为所采取的态度,就是其“性度恢廓”大将名士风范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周瑜在与朝臣共事当中,曾经一度“惟与程普不睦”。这中间的责任,主要是在程普的身上。这位程普,绝不是寻常人物。他是孙吴政权的开国元勋,早年跟随孙坚攻城拔寨,多有战功;后随孙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孙策去世后,他又为孙权征伐江夏黄祖,讨平不服,开疆拓地。可谓三朝宿将,国家栋梁,所谓“江表之虎臣”。

拥有这些资本的程普,对后起之秀、人称“周郎”的周瑜自然有些瞧不上眼。开始时周瑜的地位还不是特别显赫,权柄还不是特别大,所以程普能够隐忍,与周瑜基本相安无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瑜的身价直线上扬,愈益风光,终于在赤壁之战前夕,被吴主孙权任命为吴军主帅,而程普却成了他的副手。这一下,程普可是真的受不了了。于是就倚老卖老,对周瑜冷嘲热讽,屡屡加以欺侮。

面对程普老将军的无端“凌侮”,周瑜没有针锋相对,进行反击,而是以宽厚博大的襟怀一一忍受了,“折节容下,终不与校”。遇有军政大事,还主动虚心向程普请教,对程普恭敬地执晚辈之礼。

周瑜宽厚谦让的态度,逐渐在程普的身上产生了影响,这位老将军在感动之余,对周瑜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自敬服而亲重之”,同时现身说法,逢人便称道:“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于是两人关系变得十分融洽,在决定东吴政权前途命运的赤壁大战中协力合作,同舟共济,为战胜优势之敌曹操大军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周瑜不计前嫌,“折节容下”对待程普的高风亮节,与战国时代赵国名臣蔺相如对待廉颇将军的大度豁达,是多么的相似乃尔;而程普老将军的知错能改,回头是岸,同当年廉颇的“负荆请罪”之举,也可交相媲美。

周瑜“折节容下”团结程普共同创业的事迹,堪称历史上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一段佳话,它留给后人的重大启示是:“态度决定一切,团结关系成败。”年轻的要关心、尊重老前辈,不要让前辈们滋生失落的心态;而老前辈则要超越个人得失的局囿,积极支持、配合年轻主官的工作。

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道理。人生在世,不可以刚强雄健的姿态出现,切忌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也不能汲汲于进取、好胜。而应该学天道的“至柔”去处世立身。但是这种柔,并不是一味的柔弱无能,而是建立在明白天道基础之上的适应自然,服从物理人情,形式上虽是柔顺的,但本质上却含有至大至刚的积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至柔”与“至刚”又是辩证统一的。因为一旦结怨,即使日后千方百计去化解,也不可能彻底消除痕迹,其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抹平或弥补的。真正高明的做法,是根本不结怨,没有怨仇则怨仇自解。

周瑜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成为了人生竞争中的完全胜利者。这就是他成功的谜底。

(摘自《文史天地》)endprint

猜你喜欢

孙策孙权周瑜
赛雷三国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孙策缘何英年早逝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