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华雄”折射的人才观
2018-03-12冯立鳌
冯立鳌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体现的多种人才观也极其发人深省。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一天,平原县令刘备被公孙瓒带到了诸侯席间,关羽、张飞跟随其后。在对待刘关张三人的态度上,当时就体现了几种不同的人才观。第一种是以盟主袁绍为代表。公孙瓒将刘备破黄巾中的功劳及出身向诸侯介绍了一遍,袁绍说:“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待刘备坐下后他又说:“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可见,袁绍对于人才,看重的还是其出身。第二种是以袁术为代表。当董卓军中骁将华雄前来挑战,诸侯两将失利后,关羽主动请战。袁术得知关羽仅是一马弓手,遂呵斥道:“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而当关羽出马斩了华雄,张飞呼喊要乘势入关活捉董卓时,袁术大怒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可见,袁术特别注重一个人的地位。第三种是以曹操为代表。当袁术要将关羽赶出帐时,曹操制止道:“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当袁绍担心让弓手出战会被华雄所笑时,曹操分辩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针对战后袁术一再要把关张赶出帐去的要求,他反驳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看来,曹操是看重人的才能。第四种态度是看重外貌,这在曹操的言语中已经略有反映,成为他对付袁术无理提议的借口,可见以貌取人尚不是个别现象。
反观各种人才观在同一事情上的表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领导人自身在哪一方面占有优势,他就必然看重人的那一方面。拥有“四世三公”家族背景的袁氏兄弟出身高贵、地位显赫,他们倾向于重出身、重地位;曹操的出身与地位比不上二袁,但他在十八诸侯中不乏才能上的自信,故而看重才能。与此相联系的是,人自身缺少什么,在看待世人时就往往会忽视什么。袁氏兄弟缺少的是才能,自然难于看清楚他人的才能。后来各方混战时,袁术领败兵路过徐州,被刘备截击失利,仍骂刘备说:“织席编屦小辈,安敢轻我!”其结局可想而知。
“斩华雄”的故事启示我们,一个人无论出身、地位和外貌如何,要想事業成功、人生出彩,就一定要发展出自身的才能优势;而领导人只有首先使自己成为人才,才可能摒弃那些庸俗的人才观,才会更敏锐地发现人才,放手使用人才。
(摘自《光明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