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智:星云大师的核心诗学观
2018-03-12高文强王婧
高文强+王婧
摘 要:从星云大师论诗、用诗与作诗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其“诗言智”的核心诗学观:星云大师认为禅诗偈语是禅师们对宇宙人生之真理的探索与体悟,是智慧人格的流露,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处世和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星云大师引用诗偈来表达自己对禅的理解,对佛法的体认,引导世人转迷为悟,提升境界,打破固化的思维;从星云大师的诗作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法喜充满的智慧,是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和关怀,给人无限欢喜和希望。
关键词:诗言智 诗学观 星云大师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1-104-109
星云大师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地倡导以文艺弘法,传递文字般若,以期净化人心,利乐世间。星云大师对于文学的喜爱和重视已毋庸赘言,就诗歌这一体裁来讲,大师对其有独到的认知与体悟,更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星云大师是当代高僧,又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素养,以高僧的身份来观察文学,品悟诗歌,或能带领我们发现不一样的视角和风貌。
星云大師在其编著的《禅诗偈语》的序中说道:“今日,特将这些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短句整编成册,希望朋友们能够从中一睹禅宗大师们深入浅出、充满智慧的哲理名言,它是古德开悟心境的生活体验。禅是不立语言文字的,祖师大德留下来的诗偈是要我们亲历生活的情境,化导狭隘的生命层次。”1星云大师认为禅诗偈语中传达的,是禅师们从生活中悟到的大智慧,而这些诗偈中所传达的智慧可以升华人的生命境界。古人云:“诗言志”,而星云大师则是“诗言智”,大师在论诗、用诗和作诗这几个方面,都鲜明地表达了其“诗言智”的诗学观念。
一、论诗与言智
星云大师对诗歌有整体的看法与评价,当然,星云大师所关注的诗歌范围集中于禅门诗偈当中。星云大师非常敬重历史上那些心性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禅师,且认为禅门诗偈的特点在于表露光明自性。2这种自性看似抽象,却能具体显现于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诗歌这一体裁,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智慧和常理。
在星云大师看来,诸多涵意深远、耐人寻味的禅诗,大都是悟道的禅师们对悟境的抒发,每一首诗都表现着圆满纯熟的生命,大师以一首禅诗为例:“蝇爱寻光纸上赞,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他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我们被光怪陆离的现象界迷惑了,就像苍蝇迷于纸窗上的光芒,只知一味向前冲锋,不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到幡然醒悟时,已经徒费了多少岁月。此外,在禅师们的语录中,还随处可见描写回头人生的宽阔、转见生命通达的禅诗,如“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以及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在大师看来,这两首诗表现了禅者恬淡无争,以退为进的睿智,也流露出禅者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的豪迈胸襟。以其无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以退为进而宇宙莫有能阻挡者。但大师叹息世间的众生只熙熙攘攘于前进,而不能享受禅者这种退步的本自具足。1这些例子令我们体会到,禅者们所流露的智慧,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生中如何取舍,如何做到随缘自适、安然处世,这与现实人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星云大师还指出:“想要深入了解历代禅师的风范人格,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直接从他们所作的‘禅诗入手,依循着禅诗的内容脉络,可以找出禅师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态度。”2禅诗是禅师们对宇宙人生之看法与态度的表达,是禅师风范人格的体现。禅诗中所体现的光明自性并非遥不可及,它植根于悟道的心灵,是生命提升后的境界,却又直观显现于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态度中,指导人们更好地处世和生活。
星云大师告诫人们要从禅师们矛盾的语句中,去发掘智慧之花,进而提升生命的境界。他举傅大士的一首禅诗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虽然这首诗看起来完全不合情理,不切实际,但却是从禅师的证悟自性之中所流露出来的智慧。禅虽然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从禅诗里,可以体会到禅诗证悟世界的意境。3而这种智慧,从本质上来说是佛教所探寻的真理,或者说是其观悟世界本来面目的一种方式。在星云大师看来,一般人的观念,物是物,我是我,物我彼此对立,纵有关系也是相互的。这种观念完全起源于分别、对待的心识活动,根本不是究竟真理。由这种邪见衍生的纠执,常常会造成一些无谓之争,意气之斗。的确,这种二元对立观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早已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遮蔽了我们正确而合理认识世界的能力。星云大师认为,从诸多禅诗中可以看出,禅师们早已剔除差别心,从觉悟的自性海中流露平等的智慧,透视诸法实性的平等一如,因此宇宙万物在他们看来,没有物我的分别,内外的不同。4星云大师说:“禅诗偈语之所以能直指人心,转迷为悟,其理无他,此乃因‘禅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禅就是吾人的本来面目。”5所以,需要指出和强调的是,在星云大师的诗学观中,以诗言智,言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智慧和真理,并非是僧人们在宗教本位的立场上借诗宣扬佛教的意义与价值。诗歌可以用来弘法,但这个法是佛教对于宇宙和人生本质及究竟的追问,是对真理的探索和发掘。星云大师说过:“真理有普遍的、必然的特性,真理是每个人希求的目标。禅者就是追求真理的人,禅师因为体证到真理,领悟到自家的本来面目,认清生命真实的世界,所以能洒脱自在。”6正如铃木俊隆禅师所说:“我们不强调任何事,我们想做的只是去知道事物的实相。”7因此,诗言智,这是星云大师对禅门诗偈特点与功用的一种客观认识。诚然,透过禅诗可以发现,禅师们是在探究真理,而非刻意宣教。
星云大师还指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弊病亟需禅诗偈语中的智慧去救治。现代人的生活处境的确堪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忙碌的工作,高竞争的压力,难免导致精神的紧张或压抑。这时候,人们便希冀心灵得以滋润与慰藉,摆脱苦闷和焦虑。而禅诗偈语中的智慧,恰具有这种疗效。星云大师认为:“一句宝贵的禅诗偈语,可以化迷为悟,顿时豁然开朗;一句禅诗偈语的棒喝,能牵引你到清净庄严的世界。它不是莫测高深的玄理,更不是遥不可及的仙境,而是一口清浅易尝的生活清泉,它能开展宽阔心胸,创造智慧自性。”1星云大师看到了禅的精神正在广为人们喜爱和接受,能让人于生活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棘手的事情迎刃而解,让负面的情绪得以宣泄和消解,禅诗偈语中的智慧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功用。endprint
通过星云大师对诗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禪门诗偈往往以诗言智,这些智是禅师们对悟境的表达,是其智慧人格与风范的显现,他们在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观悟生命的究竟而非借诗宣扬佛教的意义与价值。这些诗偈所传达的智慧到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是利于人们摆脱精神苦闷与压力的一剂良药。
二、用诗与言智
星云大师亦喜欢引用诗偈来表达自身对“禅”的理解,对“道”的体悟。在其看来,“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2禅是什么,道为何物,本来不易描述,但通过引用这些生动活泼的禅诗偈语,大师启迪人们去感受、去思考什么是禅,从而引导人们体会禅的意趣与妙味。
星云大师在阐述禅宗教学守道的特色时,还引用了龙牙禅师的一首诗来说明:“一室一床一茅屋,一瓶一钵一生涯;门前纵有通村路,他家何曾是我家。”3星云大师认为,一个禅者,一生只有一间房、一张床、一所茅屋,生活简单自然。门前虽然有路通到别人的村庄,不过他家何曾是我家,我们何必到外面攀援呢?桃源虽好非我有,自家虽寒窗,却是我安身立命处。有道是金角落、银角落,不及自家的穷角落。这说明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识真性,与道相远的道理。4大师引用这首诗来诠解禅是要大家自我肯定的,这是禅宗教学守道的特色之一,禅的思想教导我们:“肯定自心本无一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洒脱淡泊,自在无碍,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荡晴空。”5
为了让人们透过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于劳碌繁忙之时仍能保有一份欢喜自在的禅心,星云大师陆续编写了《禅诗偈语》《星云说偈》《红尘道场》等与禅门诗偈有关的书籍,用历史上那些有意义的诗偈去启迪智慧、助益心灵。如星云大师用寒山的“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一诗来描述禅者非常洒脱自在的人生状态,如同没有系缚的舟船一样,航行在南北西东,不为人情事物所拘。大师认为在今天这个种种法律规制,种种束缚的社会里,我们若有古代大德那种“任运还同不系舟”的人生观,该多么自在!6星云大师用这首诗来展现禅者随缘自适、任运而行的人生态度,正是在启发人们学习禅者自在处世的智慧。大师不仅引用僧诗来言智,还引用文人的诗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传播智慧。如他在《星云说偈》中还选用了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这首诗本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哲理诗,而在大师看来,“假如你心中能恒常不断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净、菩提、忏悔、禅定、信仰……你的心海就会非常清净、美妙了。自然能‘天光云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气度。”8大师依然是在用诗告诉人们智慧处世的应有之态。
大师曾在《星云说偈》的序言9中讲过其编写这部书的缘起。星云大师认为,禅宗的文献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宗派。原因在于禅的本质直指人心活泼自在的源头,其思想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为时人所乐于记载和传诵,故形成一则则发人深省的公案、语录和诗偈。但这些文献传及后世时,会因时空的隔阂或个人体验的不足,导致初学者不能领会其中堂奥。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佛光山电视弘法委员会遂于台湾电视公司开辟《星云禅话》节目,请星云大师主讲,并编辑成书,得到了广大听众与读者的回响。此时,大师意识到了社会人士亟需禅门思想来消解精神上的需渴,于公元1989年元月起,再度应邀主持“每日一偈”单元,达两年之久。最后应大众要求,将全部内容付诸文字,整理结集成《星云说偈》一书,供大家咀嚼、品悟其中的智慧。星云大师用诗来言说禅门的智慧,引领人们转迷为悟,这一观念在《红尘道场》的序言中亦可见一斑:
直至今日,我无论在讲经说法,或在为人解困的时候,也喜欢引用一些禅门的典故,结果总能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之下心领神会,不自觉地导迷入悟,化繁为简。而我自己也常常在闲来无事,反复咀嚼禅者的语默动静时,被他们那种尊重生命的诚恳态度与灵巧智慧的言行举止,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其中,我发觉禅者的诗偈,不但能够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参禅悟道的心得,又能使人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对于心灵的开拓助益甚大。1
星云大师重视诗偈,正是由于禅者的诗偈体现了参禅悟道的心得,这些灵巧智慧能够润泽世人的心灵。星云大师应允出版公司将《星云说偈》浓缩为一册精华本,定名为《红尘道场》,期盼世人能找到自己本自具足的真如禅心。
星云大师用诗,是自己言说智慧,为人解困的方式之一,他也期盼用禅诗中所体现的智慧,从宇宙人生中探寻到的如实的真理引导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超越纷乱与虚妄,从而提升精神境界,打破固化的思维。
三、作诗与言智
星云大师讲述自己在十八岁那年于焦山佛学院念书时,有一天心血来潮,涂鸦小诗数首,并且试着投稿。不意这篇小小的处女诗作竟在《江苏新报》上披露,大师喜出望外,并引发了其对文学的兴趣。2这是星云大师与作诗结缘的初始。
大师不仅论诗、用诗,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还有颇具承继与创新意味的数百则《佛光菜根谭》。高希均教授认为大师的佛光“菜根谭”比古人的“菜根谭”更贴近现代社会需要,实用中含容无限的智慧。他直言道:“大师不仅是一位大家熟知的宗教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实行家,更是一位诗歌的创作者。一位用生动易懂的文字,传递深奥佛理与生活哲理的人间诗人!”3星云大师的确是一位人间诗人,他的诗歌所传达的,正是不离世间觉的智慧。以其一首诗歌《佛在汝心》为例:
佛在汝心
看山、看水、
看花、看草、
看事、看人,
看尽红男绿女,
看尽世间万象,
却看不到自己的心。
愚人求佛不求心,endprint
圣人求心不求佛,
佛在灵山莫远求,
靈山就在汝心头。1
星云大师作诗来告诫世人佛在哪里。它不在虚无缥缈的彼岸,而是存在于自己的本心之中,让人们意识到求心的重要性。这需要能分辨纷乱的五欲六尘,打破僵化、虚妄的思维,让本自具足的自性显现。星云大师还写过一首以《人生》为题的短诗:“天堂在哪里/知足常乐是/道场在哪里/慈悲喜舍是/福田在哪里/服务助人是/乐园在哪里/欢喜融合是/我创造了人生”2它同样说明了所谓的天堂、道场和福田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佛光菜根谭》中的诗句更是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充满哲思的感悟,如“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丽;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也是一份福气”3。又如“忙碌的时候,要有空闲的心情;空闲的时候,要有忙碌的感受”4。作为一名高僧,星云大师还创作了大量的《祈愿文》,的确是在以诗弘法。星云大师说自己一生不赶经懺,重视的是文化弘法,而他所弘之法正是直面人生与社会的智慧,这种智慧的传播是为了能够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公平,让所有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这也是大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思想理念。星云大师说:“回忆四十年的弘法生涯里,多少失亲的人走出心头的阴影,在服务大众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多少徘徊在歧途边缘的人,放弃自杀、作歹的念头,如今事业有成;多少曾被感情困惑的人,也打破执著,心开意解;多少即将破裂的婚姻,在真爱的覆护下重修旧好……”5大师所弘之法是对世间法的融合,能够对现实人生起到良好的教化与引导作用,大师将这种理念渗透于诗歌创作中,我们因而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大智慧。
星云大师是当代的高僧,故其诗作有和先前僧人之作相似的地方。有学者总结,禅师禅诗总体来说都是以诗明禅或以诗悟禅。而将这些禅诗细分以后的类别有:示法诗、开悟诗、颂古诗、启导诗这四类。6另有学者指出:“诗僧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其所谓‘道情咏性往往有着特定的范畴,特定的内涵。佛徒禅子固然重视心性,讲求自性,但这指的是禅心道性,而绝不是凡心俗性;而且,他们强调的是精神的悟到,并不追求文辞的表现。”7这体现了僧人作诗目的及诗歌题材、手法等的特定性,星云大师诗作的显著特点也在于“言智”而非“缘情”,不讲究文辞表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但星云大师的诗作与古代诗僧的作品相较,又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貌。有学者指出了历史上气质幽冷风格的僧诗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按理说,学佛证禅应该是通往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的基本途径,它的最终归宿应该是美妙绝伦的净土、法喜充满的福田。然而,由于这条道路指向虚幻不实的彼岸世界,因此事实往往是,僧侣越是掌握般若智慧,越是领略那法喜无穷,他的佛教意识与现实意识的反差就越大。这势同剪刀之两刃的错接,引起僧侣灵魂深处的巨大痛苦,一种与般若智慧共生、随般若智慧共长的精神痛苦。这种智慧的痛苦在诗僧那里得到强烈的体现……历史上诗僧的“见性忘情”表现于创作之中,便是对诗情的节制与淡化,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僧诗气幽质冷的风格地产生。我们品味诗僧的作品,往往有着冲和澹泊、静穆清冷之感,极少看到那澎湃的激情、飞动的意兴,这正是由于他们在创作中“见性忘情”所至。8
那些诗僧之所以会感受到灵魂中的巨大痛苦,是因为他们所追寻的道路指向虚幻不实的彼岸世界,其修行的目的和目标与真正的佛法和佛陀的教义相去甚远。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些僧人的修行到底是走偏了。但我们从星云大师的诗作中,读不出丝毫的消极与幽冷,反而品出了充满法喜和禅悦的智慧。星云大师在其诗作《有佛法就有办法》中写道:“佛陀告诉弟子应该学习放下/透视生命无常/人生充满希望/要懂得无我/方能拥有更多/那世界永远不会只是想像。”1有办法就是有智慧的表现,“无常”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消极与悲观,但大师说:“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有无常,才有进步!如果人生不是无常,我们凡夫就永远是凡夫了,因为有无常,我们才有成佛的可能。无常,对我们来说,充满希望,而非充满绝望。”2所以说,星云大师在诗作中传达的智,不是一种冷冰冰的,虚无缥缈的宗教教义,而是能运用在当下的处世智慧和态度,这与星云大师修行的理念不无关联,他说:“我这一生拜佛学佛,但不希望成佛做祖;我布施行善,但不求上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求往生莲邦,我志不在了生脱死,只想多培养一些佛道资粮。我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做一个平凡的和尚。”3以这样的信念和认识为根基,我们从大师诗作中感受到的,即是如同阳光雨露般的智慧与境界,给人欢喜,给人希望。
星云大师非常重视智慧,认为智慧就是美,他说过:在很多的美当中,要算智慧最美了。一幅画,画风独特,意境幽远,那就是美;一件雕刻,表现出深刻的功力,那就是美。一盆花,一处庭园,一栋建筑,一座桥梁,之所以让人觉得美,因为个中都有作者的智慧。这是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自然很美,假如再用智慧来点缀,那就美上加美了。4星云大师无论论诗、用诗还是作诗,都从“智”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到了禅诗偈语所言为智这一显著特点。智是禅师们对宇宙人生之真理的探究与体悟,并非宗教价值与意义的宣扬。大师充分重视这一智慧的现实功用,不仅引用诗偈来劝导世人转迷为悟,打破固化的思维,并作诗来传达其直面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与关怀,这些都是其“诗言智”这一核心诗学观念的重要体现。星云大师的诗学观给我们的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观照维度,启发我们继续探索与发现其中的奥妙。
Pomes Expressing Wisdom: Master Hsing Yuns Main Poetics
Gao Wenqiang Wang Jing
Abstract: Master Hsing Yuns main poetics is some poems expressing wisdom. We draw this conclusion from discussing, quoting and writing poems by Master Hsing Yun. In Master Hsing Yuns point of view, Chan masters use their Buddhist poems to express that they are exploring the truth of life and universe. These poems reveal that they have the great intelligence and they can guide people to enjoy the better life, which have the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The Master Hsing Yun quoted the Chan poetry to express his understanding of Ze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Buddhist drama arma, guiding people to have the wisdom and break the solidified thinking. Whats more, from the works of the Master Hsing Yun, we can feel the wisdom , the thought and care about life and society, which gives people infinite joy and hope.endprint
Key words: Pomes Expressing Wisdom; Poetics; Master Hsing Yun
作者简介:高文强,男,1969年生,湖北孝感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婧,女,1990年生,河南登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57-158页。
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64页。
1 以上三首禅诗均参见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系列9·禅学与净土·禅净篇》,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37-338页。
2 星云大师:《禅学与净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38页。
3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系列9·禅学与净土·禅净篇》,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26页。
4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系列9·禅学与净土·禅净篇》,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第325页。
5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70-171页。
6 星云大师:《星云法语3·身心的安住:广学》,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第156页。
7 [日]铃木俊隆著,梁永安译:《禅者的初心》,海南出版社,2010年,第184页。
1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55頁。
2 星云大师:《禅学与净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8-9页。
3 星云大师:《禅学与净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18页。
4 星云大师:《禅学与净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19页。
5 星云大师:《禅学与净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19页。
6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现代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7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现代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8 云大师:《星云说偈》,现代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9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64页。
1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序文选》,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第168页。
2 星云大师:《往事百语(二)·老二哲学》,佛光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3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10页。
1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204页。
2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212页。
3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564页
4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575页。
5 星云大师:《往事百语(三)·皆大欢喜》,佛光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6 参见李淼:《禅宗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第二章第二节,长春出版社,1990年。
7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75页。
8 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167-168页。
1 星云大师:《诗歌人间·星云大师第一本诗歌集》,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215页。
2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现代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3 星云大师:《成就的秘诀》,现代出版社,2013年,第195页。
4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2·价值观·无形的可贵》,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171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