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牧歌中的壮家生活

2018-03-12朱荣

云南画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牧歌壮族民居

朱荣

这是一个藏于深山的壮族古村,村前一曲水,村后万重山,那些古老的干栏建筑依旧,壮家儿女的生活在田园牧歌中绽放光华。

石别村位于丘北县温浏乡,距县城60多公里。石别村坐落在南盘江支流清水江畔的半山腰上,坐北朝南,村子背靠绵绵大山,村前则是滔滔不绝的清水江,清水江奔流到石别村突然绕了一个弯,如一道彩虹。村子被凤尾竹、芭蕉林环抱,水车在清水江里唱着古老的歌谣,走过铁索吊桥,两株高大笔直的木棉树挺立在江边,神奇的大榕树一年分别于春、秋季节发两次叶,江里有农人在撒网捕鱼,人文和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秀美画卷。就是这条江,造就了沿岸河谷地带的形状,时宽时窄的河谷,一丘丘稻田弯弯曲曲,一块块田垄无规无矩,就是这些田地,养育了石别村一代代壮家儿女。

壮族称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壮族的这种民居也称为“干栏”民居,这种住房形式,宜于潮湿多雨,夏日酷热,地势不平的南方山坡地。房屋的前面或后面,建有晒台,以晾晒物品和纳凉。从地面进入中层住人的大门,用方块石条或木板砌成一级一级而上的阶梯。壯族的这种房屋建筑,建在村寨的山腰,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十分壮观。

石别村的街道很狭窄,有的地方牛车也难过去。造成这种现象的是石别村的宅居地很金贵,没有更多的建房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壮族民居从古到今都是紧挨着修建,邻里之间好沟通,是团结和睦的象征。长期以来,石别村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人背马驮,村民已经完全接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古老建筑、窄街道和纯朴的壮族群众构成了石别村一道靓丽风景。

浓郁的壮家生产风俗、生活风俗和花米饭、糯米粑、马脚粽、岜夯菜等特色美食是石别村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牧歌壮族民居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Cat’s book》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壮族迎客歌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壮族山歌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牧歌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