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的南极

2018-03-12李雨霖

云南画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乡政府民居村落

李雨霖

木鲊、打黑、一字格是晋宁县夕阳乡的三个村委会。木鲊村地处夕阳乡北边,距离夕阳乡政府所在17公里,在晋宁县最西边。打黑村地处夕阳乡南边,也是整个昆明市的最南端,被称为昆明的“南极”,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7公里。一字格村地处夕阳乡东南边,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0 公里。这三个村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彝族村落,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木鲊村依山势而建,呈缓坡坐落在山腰上,视野很好,在村子里就能看到远处的山峦,没有遮挡。由于是依山而建,房子高低起伏,非常紧凑地挨在一起。走在村里,你很难找到一条宽敞的大路,脚底下都是弯弯曲曲的水泥小路。正是这样的小道,把村里240多户人家连在了一起。

木鲊村建于清代。是夕阳保存彝族传统民居较完整的村落之一,历史遗存集中,木鲊村历史村落风貌保存良好,空间宜人,居住环境质量较佳,山林、农田占绝大多数比例,周边自然环境良好。木鲊村整体旁山而建,村落居民有序地排列在山坡上,基本呈半月形布局。木鲊村以一条大通道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通道与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木鲊村街巷水泥路、街、巷门、水井、绿化古树、田野构成木鲊村独特的传统环境要素,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彝族民居为主。村中布局的古民居,是夕阳彝族乡彝族建筑的典型代表。

村民的房子多用石头和泥土夯筑而成,上覆青瓦,其下用木头构建而成。村里最有特色的一处房子,是一个破旧的四合院,听说房主花了18年时间才建起了这处房子,雕梁画栋,连窗户也是精雕细刻,足见他家当时的富足。这里还是个革命遗址,昆阳县的第一个农村党小组就在这里诞生。

打黑村建于元代。是夕阳保存彝族传统民居较完整的村落之一,历史遗存集中,是昆明市规划的主要彝族保护区。农耕种植业是打黑村的传统产业。打黑村历史村落风貌保存良好,空间宜人,居住环境质量较佳,山林、农田占绝大多数比例,周边自然环境良好。

村子里,颜色最为厚重的,恐怕就是那一栋栋朴拙的老屋静静地矗立着。走上村子的高地,一栋保留得最完整的古宅呈现于眼前。房子高龄几何?已经无人知晓,房主陈卫兵只知道这是老祖时就有的房子。推开吱嘎作响的时间之门,斑驳的土墙和看不出颜色的斗拱印刻着岁月之痕迹。这是一栋典型的一颗印建筑,屋顶上的青色瓦当像列阵的士兵整齐有序,墙壁上依稀可见绘着画作,只是大部分已经脱落,院子里宝莲灯式的灯笼座与廊柱合为一体, 镂空雕花小窗也已看不出色彩。

一字格村是典型的彝族村寨,位于晋宁县西南部,东面与玉溪市红塔区接壤,站在村后的高山顶,可隐约看到玉溪城。一字格村坐落于一个凹地上,村子的东、北、南三面,放眼望去都是葱绿茂盛的森林。从村中上行,有两条青石板路,一条往东,一条向北。走过200余级石阶,来到路的盡头,这里叫“三棵树”,生长着3棵锥栗树,每棵树都一样高矮,一样粗壮,两个人都难以环抱,树龄已有400多年。

走进一字格村,古宅民居,明清时期的砖瓦墙壁历历在目。雕龙画凤的大门和屋檐,留下岁月的印迹。村民家中的墙壁上,挂着犁、耙、蓑衣、马鞍,仿佛几百年的时光在这里定格。夕阳乡民族文化陈列馆里,陈列着几百件生产生活用具,让人们透过那些竹筷箩、木盆、木制捕鼠架、木制榨油工具……感受到了几百年前的生活情形和往昔时光。正是在这变与不变之中,一字格村的传统岁月和时代足迹重叠交错,留给人们无限的韵味和遐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政府民居村落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油画《村落》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加强乡政府计生办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方法分析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引发海啸(下)
记账式的消费构成合同关系吗
最佳位置
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