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河有机社区建设启示与思考

2018-03-12朱启臻

科学种养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机农民社区

车河社区,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巍山东麓车河流域,因车河沟而得名,分为上车河、下车河两个村,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车河村方圆27平方千米,山川秀美、碧水潺潺,但传统产业结构单一、经营粗放、效益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人口外流、乡村衰败、住宅年久失修(90%以上属于危房)。2007-2013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始终在3000元上下徘徊,居全乡中下等水平。车河村代表了灵丘县绝大部分乡村的状况:山好水好空气好,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何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山窝窝、土窝窝如何变成金窝窝,不仅是车河人世代的梦想,更是压在灵丘县委县政府身上的重担。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组织全国71名专家共同编制完成的《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于当年9月通过中国工程院、国务院研究室等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验收评定委员会审定。在此规划指导下,以车河村为先行试点,进行了“车河有机社区”建设的实践。经过三年多的建设,车河有机社区新造土地120亩、改造土地380亩,完成杂粮、蔬菜等有机种植500畝,养殖有机鸡3万只。蔬菜、鸡蛋、杂粮等三十几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初步得到市场认可。车河社区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6年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总结车河有机社区发展经验,以期对其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但是如何培育新动能,并没有普遍适应的固定模式。中国的乡村发展水平、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简单复制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往往导致失败。因此,根据车河社区自身条件寻找乡村发展动能是解决乡村发展的前提。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老百姓的需求(这是发展动能的根本动力源泉),二是找到需求转化为动力的途径与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就全国而言,乡村发展经历过两次动能的激发,或者说有两次成功的动能培育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户经营。二是90年代的进城务工。

进入新世纪后,乡村发展的这两类动能都面临着问题,动力在逐渐衰减,由两个动能引发的其他问题逐渐显现。如小农户经营面临农业增收困难的一系列难题,农业生产积极性受挫,对农业科技的热情下降,土地管理粗放、撂荒现象增加,“未来谁种地”引发人们对国家农业安全的担忧。打工经济的兴起,导致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乡村衰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凸显,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尽管中央采取了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投入等措施,也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问题,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乡村的衰败。

这就需要解决农业与乡村发展新的动能的问题,同样需要清楚两个基本前提:农民需要什么,政府能提供怎样的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车河有机社区的建设经验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是了解了农民的新需求。研究发现,农民的需求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问题、增收问题,发展到今天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用农民的话说要“过好日子”。好日子不仅要解决温饱、要有较高的收入,还要避免为了生计四处漂泊。农民要安居乐业,要能与家人团聚,要改善住房和享受现代文明。二是车河社区找到了实现农民新需求的途径和办法。他们没有像一些地区所做的那样,通过拆村让老百姓离开自己家园去搞所谓城镇化,因为消灭乡村会削弱农业,还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是遵从习总书记“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理念,让农民就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首先,以城乡一体、城乡互动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理念为乡村注入活力。一方面,鼓励愿意进城成为新市民的农民进城落户,为愿意留在乡村从事农业的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鼓励人才和资本下乡,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如引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发展有机农业,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吸引了城市白领和艺术家们来乡村居住、在乡村创业,成为“新农人”,不仅带来了资金、人脉,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乡村复兴的重要力量。其次,对民居进行了改造,车河有机社区新建的上下二层、双水双气新型民居,不仅大大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生活品质,同时也保留了乡村文化特点,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条件。如今车河有机社区的居民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在村里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级品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就地“城镇化”。

二、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和乡村的发展需要新型经营主体,主体缺失是乡村衰落的重要原因。什么样的主体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新动力是乡村发展面临的难题,有些地方过分依赖外来力量,试图用外来力量替代农民充当乡村发展主体,结果自然是以失败而告终。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车河社区的经验是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重建村落共同体。

传统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其缺陷在于:公司一次性租走农民的土地,少数村民成为公司雇员拿工资,村委不再是代表村民和公司谈判的一方,成了名为“社”其实是公司内的管理人员,为公司服务。村民和公司不是一条心,农民利益难以保障,公司面对乡村社会,管理成本超出预期。

车河有机社区的做法是:采取政府主导,把上、下车河两个行政村78户182名村民承包的1113亩耕地、3万亩四荒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集中流转到由全体村民组建的产权清晰的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在合作社组织框架下的并轨和村社一体的组织再造。车河社区把合作社集中起来的土地经营权与当地工商企业合作成立“灵丘县车河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社股份占比30%,建立起以土地为利益纽带、责权利边界清晰、从事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委派代表参加公司董事会,对公司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包括资源、人力、资金、市场等诸要素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进行配置,收益分配也按照双方的股份比例进行,从制度上保障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多重收益保障体制机制稳定下来,把农民包括转换身份的农业产业工人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公司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统一起来,从制度建设与分配机制上明确责、权、利,实现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组织的有效衔接。农民以股东/工人的双重身份分享分红和工资性收益。建设初期,特别是垦地合作项目收益尚未稳定的阶段,以较高的现金补偿方式体现土地财产分配权利,是保障农户生活不低于现有水平和社区建设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开发主体一次性支付给合作社575万元,用于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农民的生活不低于现有水平。开发公司前三年每亩地每年支付社员土地流转金500元,以后每隔3年递增5%。三年建设期后,由于农民人均综合收入增加,从第四年起开发主体每年支付合作社保底收益55.65万元,人均3058元,以后每隔3年递增5%。2018年,车河有机社区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作为乡村俱乐部一部分的农家宾馆接待服务将进入平稳经营期,农民收入将稳步提高。endprint

車河有机社区的村社一体合作社,是强势的资本与弱势农户之间的“强弱联合”,集体经济的“强弱联合”机制是消除贫困的有效之策。

除了车河社区的村社一体组织形式外,我们还建议尝试家庭农场与合作社模式。把家庭农场作为基本的农业经营单位,是因为家庭农场可以保留家庭经营的所有优点,同时可以克服农户经营的部分缺陷,应该是大部分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基础组织形式。把家庭农场进一步组织起来的组织是合作社,合作社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最适合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主体、以乡村社区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合作社应该成为未来农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创新了产业结构

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是不可持续的,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做出特色。车河有机社区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基础,把乡村作为载体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复兴乡村文化,构建田园综合体,一个让乡村更美丽、让城市更羡慕的新乡村正在形成。

车河有机社区环抱于青山绿水之间,具备发展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关技术部门对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土样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和铁、锰、硫元素含量丰富,pH值、阳离子交换量、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土壤条件。车河社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高达25毫克/千克。对区域内水样48项常规理化指标和金属离子指标进行检测,水样呈弱碱性,无机阴离子含量和硬度适中,总有机碳在2毫克/升左右,有机污染物未检出,符合我国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矿泉水的相关水质标准,也符合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欧盟、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对区域内空气质量以PM2.5为主的6项指标进行监测,都在二级天气以内,细菌总群和负氧离子均符合生态旅游标准。灵丘立足于良好的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将重点放在“九分山水”上,做足“水”和“山川”的文章。确立有机农业的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推进粮改饲,配套有机饲料饲草种植。发展有机富锶水稻种植,培育传统优势小杂粮品种。根据有机农业发展建设适度规模、小而精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有机农业标准、检测、认证等配套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有机农业是最佳的农耕文明体验与回归的生产方式,为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提供了安全良好的基础条件。2016年车河有机社区新建有机餐厅1000米2,旅游接待中心700米2,拱形石桥1座,砌筑石坝1千米,有机羊圈4个共1000米2,新建民俗博物馆600米2,窑洞19间共570米2,草坪7000米2,有机羊1000只。到2018年,车河有机社区有机农业种植、养殖业总产值将达到7490万元,带动休闲旅游产业收入4500万元,两项合计11990万元,产业的拉动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有机社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舒适的居住条件将陆续吸引外来新居民在有机社区投资置业,建设田园综合体,形成现代农庄、牧场的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导的新社区发展模式,为休闲度假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活体验区。通过生态环境享受、体验劳作、感受田园休闲、享受精致服务,让分时度假的游客体验一种独特的乡村田园般的休闲慢生活。利用异域风情、城乡差异的规划设计组合引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及亲身感受参与现代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把有机农业、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乡村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车河有机社区对乡村发展做了有益探讨且初见成效,但依然需要在发展中总结提升。乡村发展涉及农业产业、乡村手工业、乡村文化、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旅游、城乡关系等一系列领域的建设和制度创新,需要把乡村作为一个生产、生态、文化和生活的有机体来建设。车河有机社区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践,可以在乡村建设方面创造出更好的经验和成绩。

作者简介: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有关“三农”研究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和调查报告100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40多部。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农民组织与农民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丰厚成果,为决策部门和实践部门提供了依据。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邮编:10019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机农民社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3D打印社区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