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大剧院
2018-03-12
建筑师:MAD马岩松
项目地点:中国哈尔滨
施工时间:2010年2月—2014年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是这座北国之都著名的自然棲息地——太阳岛北面正在拓展的一部分。
文化岛四面环水,以开阔的江岸为背景,犹如延绵的冰川彼此相连,在凝聚与流动之间浑然天成。主入口桥犹如玉带横跨湿地,将城市和文化中心连接起来。数座流态式的建筑向周围延伸,利用地形起伏将人流从不同方向引入大剧院和文化艺术宫的入口。作为文化岛的中心建筑——大剧院的外部坡道,如风划过雪山所留下的痕迹,引导着人们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空中的漫步。人们可以顺着景观环廊攀沿而上,在不同的高度观赏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在建筑群的最高点,人们如同站在山顶,整个湿地风光尽收眼底。
大剧院建筑的外表面为特制的纯白色铝板,部分墙面也采用了白色的石材和混凝土,给人以冰雪般纯净的感觉。大剧院由大小两个剧场组成,大剧场可容纳1600人,由底层池座和两层楼座组成。内部空间运用了大量实木,一方面为大剧院观演厅提供最好的声学效果;另一方面,这些实木形体与白色墙面形成冷暖色调对比,透出雪山木屋特有的温暖氛围。
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北国的冰雪风貌,如同由风和水雕琢而成,建筑形体作为环境的延续,以自然的韵律消解了这类大体量建筑的体积感。延绵起伏的建筑用地85万平方英尺,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剧院,外拥一个大型公共广场。
“我们希望哈尔滨大剧院成为未来的文化中心——一个宏伟的演出场地以及激动人心的公共空间,体现了人文、艺术和城市形象的交融,同时融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 MAD的创始人马岩松评论道。
大剧院内部延续着雕塑特点,以玻璃和木材相结合。高敞的明亮中庭,轻质斜肋构架结构支撑着由透明锥体构成的水晶般玻璃幕墙。光滑面和刻面的交替变化呼应了严寒气候的暴雪和寒冰。
主厅大剧院的内部采用了水曲柳木,模仿出被慢慢侵蚀的木质体块效果。木制墙壁延伸到主舞台并将其环绕。观众厅顶部天窗的自然采光设计,在白天可以完全满足室内照明,既节能又可以营造出特殊的光影氛围。精心的细部、对地方特质的敏感以及哈尔滨的艺术和文化造就了大剧院的有机和雕塑外形,这将满足游客享受一场建 筑和戏剧之旅。
文化中心展现了城市尺度、自然尺度和人体尺度的丰富层次,充分实现文化建筑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整个文化中心的边缘与江岸、湿地绿原缠绕交错,模糊着自然与人工的边界。而坡道、桥、空中平台和广场这些开放性空间的交错组合,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们可以根据距离的远近,得到不同的感官体验。
(来源:地产设计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