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型学校研究热点回顾
——基于中国知网(1997—2016)文献的计量统计和知识图谱分析

2018-03-12丁亚东荣利颖薛海平

关键词:学习型期刊文献

丁亚东,荣利颖,薛海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伴随着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等概念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而其中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师素养、构建学校发展愿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国内学习型学校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知识图谱分析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学习型学校研究的热点、研究主体、研究的发展趋势等重要特征,为更好地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学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 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以“学习型学校”为篇名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98篇。研究重点对论文的作者、单位、基金、关键词等进行统计以反映出学习型学校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体、研究区域和研究热点等方面的特征和研究趋势。

文章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22为主要研究工具,通过中国知网下载相应文献,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作者、关键词、基金和单位进行计量统计和矩阵数据提取,并导入spss22中进行距离相关分析和多维刻度分析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二 学习型学校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1997—2016文献分布

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文献(1997—2016)共计198篇,说明学习型学校研究成果总数较少。我国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对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均较少,1997年至2005年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至2005年学习型学校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并于2005年达到最高值40篇,占文献总数的比重为20.2%,究其原因主要是2002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应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此引领下,学习型学校建设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出现了“学习型学校”研究的高潮期。2005年之后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呈现出总体下滑的趋势,并于2016年回到谷底,仅1篇相关文献,学习型学校的研究进入“低潮期”(见图1)。

图1 学习型学校1997—2016文件分布情况

(二)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学科分布

根据中国知网对学习型学校198篇文献归属学科进行的划分,共归属12个学科。由下表1可知,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方面,文献数为120篇,所占比例为60.61%,其次是中等教育,文献数为25篇,所占比重为12.63%。初等教育所占比重为9.6%,位居第三位。与学习型学校建设较为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合计论文篇数为16篇,所占比为8.09%。综上,我国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在学科上主要以学习型学校内涵、模式等理论研究和管理研究为核心内容。

表1 学习型学校研究成果学科归属分布

三 学习型学校研究主体的分析

该部分对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主体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型学校研究的期刊来源、作者、单位和地域等。

(一)学习型学校研究的期刊分布

通过对搜集到的198篇文献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共涉及126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43种,所占比重为34.13%,核心期刊总出现频次为86次,所占比重为43.43%。出现频次在2次以上的期刊共有34种,其中核心期刊有17种,所占比重为50%,频次数合计为106次,所占比重为53.54%,出现频次在前9名的期刊中有6种是核心期刊,所占比重为66.67%。而在所涉及到的核心期刊中高水平核心期刊,即CSSCI来源期刊仅为3种,占总期刊数的2.38%,占核心期刊数的比重为6.98%。这表明我国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刊文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匮乏(见表2)。

(二)作者分布

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所搜集到的198篇论文进行作者提取,共涉及作者218人,所有作者出现的总频次数为247次。其中出现频次在2次以上的作者共有22人,占作者总人数的10.09%,出现频次总数为51次,占所有作者总频次数的20.65%。3篇以上的作者有5人依次是张兆芹(4篇)、李哉平(4篇)、吴岩(3篇)、赵翠娟(3篇)、胡振坤(3篇),以上作者对学习型学校研究和探索的成果相对较多,为我国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见表3)。

(三)研究单位分布

通过Bicomb软件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单位提取,共涉及到152个研究单位,单位总频次数为231次。其中出现频次在2次以上的研究单位共有37个,频次数为115次,单位所占比为24.34%,频次数所占比为50.22%,因此可以看出高频次研究单位以24.34%的单位比重,完成了50.22%的研究任务,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下表为高频次单位的具体分布情况。在37个高频单位中师范院校或教育科研院所共有17个,单位所占比重为45.95%,频次比为63.48%,且单位出现频次前10的单位中师范院校或教育科研院所共有9个,所占比重为81.82%。高频单位中高等院校有14个,中小学有6个。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主要以高等院校为主,且以高等院校中的师范院校为主要研究阵地。

表2 学习型学校文献的期刊来源分布

表3 学习型学校研究高频作者分布

根据表4,对37个高频单位归属的省市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广州和上海是学习型学校研究的主要区域,而这些省市均为经济发达的地区,这很好地说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因此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进行学习型学校建设时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型学校建设模式。

表4 学习型学校研究单位分布

四 学习型学校研究内容的分析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的缩影,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笔者对搜集到的198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反映学习型学校研究的热点和主要内容。

(一)关键词分析

通过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198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共提取718个关键词,总词频数为1 275次,次均为1.8次。由于关键词较多,下文只对词频大于3次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具体如表5。

由表5可知,关键词大于3次的高频词共有67个,占关键词总数的9.33%,高频词总词频数为430次,占总词频数的比重为33.73%,词均6.42次,远高于总词均数。位居高频词前10的关键词依次是学习型学校(172)、学习型组织(31)、学习活动(18)、心智模式(17)、组织学习(11)、学校教育(10)、校本培训(10)、学习型组织理论(9)、团队学习(9),从这10大热点关键词可以看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学习型学校自身内涵的界定、学习型学校模式和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和建设等方面,这与我国目前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和教育集团化等建设需求密切相关,说明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立足实际,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表5 学习型学校高频关键词分布

(二)高频关键词近似矩阵图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要内容的体现,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因此笔者将Bicomb提取的关键词数据导入spss22使用距离相关分析进行深入挖掘,得出位于前10的高频词相异矩阵表,表中Ochiai值越大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性越紧密。以学习型学校为例,表6结果表明,研究在谈及学习型学校时关联性由近到远依次是学校活动(1)、学习型组织(0.707)、团队学习(0.707)、校本培训(0.577)、学习过程(0.577)、学习型组织理论(0.5)、学校教育(0.408) 、心智模式(0.354)、组织学习(0),也就说研究者在论及学习型学校时,更多的将其与学校活动、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学习关联起来,而较少与组织学习、心智模式、学校教育等关联起来。

表6 高频词相异矩阵表

(三)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MDS)是一种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出隐藏在观察资料内的深层结构的统计方法,一般认为处在第一象限的关键词与主题联系最为紧密,处在目前研究的中心;第二象限表示整个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力,有待学者去进一步研究;第三象限表示已有研究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已有部分研究进入研究;第四象限表示处在研究网络中心的边缘位置,重要性较小。笔者使用MDS分析方法对67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根据各关键词散落的象限位置,判断出哪些关键词是目前热点,哪些是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研究热度开始下降,哪些处在研究的边缘等深层结构问题[1]。根据spss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Strees=0.004 43,RSQ=0.999 94,拟合度较好,可以很好地反应出各高频关键词间的学术联系状况。MDS结果图如下:

从图2可知,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等方面,这些热点与我国目前学习型学校理论建设不充分,学习型学校内涵界定不统一相一致,另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力提倡终身学习等方面要求个人不断学习、团队间协作学习,这与学习型学校研究的热点相一致,说明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注重从实际出发,与时代相呼应。而关于自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精神、学校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仍具有很大的研究需求和研究潜力,需要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探索。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学习型学校建设时比较注重理论及模式的研究。对于学生、教师等主要集中在共同愿景和文化的建设研究,对于学习型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等问题研究较少,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关于学习型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学校效能、学习行为、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价值取向等研究较少,处在研究的边缘区,而这些内容对于学习型学校建设中“学习”特色的体现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未来将成为成为学习型学校进一步研究的热点区域。

图2 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图

五 讨论与展望

通过对关于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198篇文献作者、期刊、单位、地域和关键词等的计量统计和共词分析,得出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具有以下几点研究趋势和特点。

一是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进入低潮期,成果归属学科分布集中。由上文可知我国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从2005年后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总文献量回归到1997年的1篇,而某一领域学术论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活跃度,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进入低潮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型学校涉及学校教学和管理、学生和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被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教育热点研究主题所涵盖,如教育集团化、教师和学生核心素养、协调教育、绿色教育等,这些新兴研究热点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目标与学习型学校建设相一致,因此学习型学校方面的研究被瓜分。我国学习型学校已有研究成果的归属学科过多地集中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上,该学科所占的比重达到60.61%,研究成果归属学科的高度集中不利于学习型学校纵向的发展和横向的拓展。

二是研究主体集中,高水平研究成果匮乏。从上文可知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主要阵地是师范院校和师范类科研院所,其它类型的院校较少,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涉及到各个教育层次,来自于一线中小学教师和职业院校研究成果的缺失,不利于学习型学校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因此应积极鼓励和资助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到学习型学校的研究中,建立起从高等院校到中小学从上到下的完整研究体系。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的主要地域分布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说明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搜集到的198篇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总体比重较低,CSSCI来源的高质量期刊论文较少,《教育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匮乏,这表明我国学习型学校研究缺少高水平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的潜力较大。

三是研究从实际出发,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习型学校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组织”“学习活动”“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学习型社会”等[2-3]与我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终身学习等重大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并成为这些重大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而“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教育改革”等与我国在教育发展上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以及教育组织机构的变革相呼应。这说明我国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将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融入自身的研究中。

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地注重将其与时代研究热点相结合。以学习型学校为研究基础,涵盖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建设等当下研究的热点,这样才能使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充满时代气息,逐渐摆脱低谷,迎来研究的新时期。

[1]郭文斌,方俊明.关键词共词分析法:高等教育研究的新方法[J].高教探索,2015(09):15-26.

[2]徐斌艳.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行动研究—建构学习型学校[J].全球教育展望,2003(10):25-28.

[3]孟繁华,周举坤.论学习型学校[J].教育研究,2004(12):52-55;87.

猜你喜欢

学习型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