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2018-03-12郑州大学国际学院郭娟

中国商论 2018年11期
关键词:比特区块交易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郭娟

1 从比特币看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内涵

如果要理解区块链为何从一项底层技术变为投资热点,首先要问:以前人们也曾发明过数字货币,比如DigiCash和BitGold,但从未获得大规模成功,何以使比特币让人们重拾了对数字货币的信任?

从1694年第一家股份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起,全球的金融系统一直靠着权威的中介机构支持着。这些机构看起来坚实可靠,但在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冲击下,也略显得不堪一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比特币——作为一种没有国家和政府监管的数字货币,被化名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的程序员创造。此次比特币被添加了新的想法:首先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公共账目,每当有人购买比特币或用其交换另一种货币时,所有参与者都会知道这笔交易。其次,比特币和贵金属一样,其供应量均有限。而由于开源项目盈利空间很小甚至很难盈利,开发者为了维护比特币系统的运行,当系统维护者用计算机帮助比特币网络完成运算或交易时,他们也将得到小额的比特币作为交易。

而恰恰是这两种想法的结合,共同解决了分布式数据库问题和资金问题。由此看来,区块链贡献主要在于:它可以解决无国界数字货币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没有政府监管或中央数据库的基础下进行跟踪交易;如何解决陌生人交易之间的信用问题以及如何预防欺诈。

作为支持比特币而创建的区块链技术,某种程度上,它的重要性正在超越比特币,而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呢?简单地讲,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在全球各地、能够协同运转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区别于传统数据库运作——读写权限掌握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集权手上(中心化的特征),区块链认为,任何有能力架设服务器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掘金者在当地部署了自己的服务器,并连接到区块链网络中,成为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的一个节点;一旦加入,该节点享有同其他所有节点完全一样的权利与义务(去中心化、分布式、维护集体化的特征)。与此同时,对于在区块链上开展服务的人,可以往这个系统中任意的节点进行读写操作,最后全世界所有节点会根据某种机制的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同步,从而实现在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完全一致。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维护集体化,信息不可篡改等特点。一是去中心化就是构建了一个没有中介,没有中心管理者的网络,在其中的每个节点都有着等同的地位,因为它们记录了全部的数据,系统绝不会被单个节点的损坏或者遗失所影响。二是去信任化,在系统中每次数据传输的进行,都要在预先制定的规则范围之下严格进行,完善的加密技术让节点与节点之间不需要判断能否相互信任,因为节点之间不会有欺骗发生。三是维护集体化,也就是由系统之中的所有节点一同维护整个系统的数据,让维护的过程变为人人皆可参与。四是信息不可篡改。就是只要是通过了验证的信息,就会在区块链中永久封存,除非由半数以上的节点齐心协力,否则想对数据造成修改,只依靠零散的节点是无能为力的,也只有这样,区块链系统才能可靠而稳定的存储数据。

区块链技术虽脱胎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但它也在很多行业产生了许多有目共睹的效益。在当前我国三期叠加、新旧动能转换、建立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区块链+”产业,对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金融行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资金安全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促进货币和资金的精准投放,减少金融行业中的信用违约、欺诈和洗钱风险。区块链在金融工具的支付清结算、票据交易及其衍生产品、外汇交易业务以及降低资产证券化风险方面的应用优势,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2 区块链对金融业产生的变革

2.1 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

银行是当代金融体系“中心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去中心化意味着区块链银行的成本可以大大被缩减。具体体现在,首先,一家银行与其他银行建立信任机制不再通过中介,节约了中介费用。其次,区块链可以加快资金的划拨、提高清算和结算的效率。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伴随着区块链的产生将会消失殆尽,让双方跨境支付结算交易通过点到点的方式快速自由地完成,同时还能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且没有隐性成本。再次,区块链可以有效降低和化解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系统风险,即整个系统中所有未解决的交易对手方风险的总和。也有人把他叫做Herstatt风险,即当与某人进行交易时,如何知道在另一端他是否真的会进行结算,而区块链上的即时结算能够完全排除这种风险。目前供应链流程复杂,各个主体相互不信任,导致整体效率低下,通常情况下,基于信任的交易离不开复杂的书面文件做证明,流程极其耗时且不安全。而巴克莱银行在一家以色列区块链公司协助下,通过区块链完成了全球首次贸易交易。这笔交易担保了价值约10万美元的奶酪和黄油,发货方是爱尔兰Ornua公司,收货方是Seychelles Trading company这开启了新的贸易运作方式。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时间极大缩短,让原来7~10天的贸易流程缩减至4小时。最后,区块链有利于稀释与降低银行的监管难度,进而提高业务的合规程度。

2.2 区块链对证券行业的影响

首先,客户与证券公司可以采用智能合约,并实现买方和卖方智能配对。在分布式的数字化登记系统中,买卖双方可以自动完成结算、清算等步骤。其次,在区块链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下,区块链下进行证券交易的信息不能被随随便便的更改,这也对证券公司在发布和录入交易信息时的严谨度和准确度以及信息公开和披露程度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央也可以降低对证券行业的合规等监管,监管机构只需设立证券发行交易的正面以及负面清单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因此,证券行业也不需投行来进行承销,实现真正的点对点交易意味着证券交易中的暗箱操作与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将大量减少。NasdaqLinq是基于区块链的资产交易管理平台。由纳斯达克于2015年10月份发布,它不仅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管理工具,同时也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管理工具。

2.3 区块链对保险业的影响

保险业由于数据可信度验证导致效率低下,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智能合约,则可追踪每笔索赔,让流程透明化、自动化。区块链可以改变保险的风险建模,追踪各种投保物品,如名画、古董、房屋、钻石等,可极大减少欺诈索赔。

互助保险的公司,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可信任的互助保障。它把数据写到智能合约中,数据变得透明、公开、不可篡改、随时可查,调查取证及互助金给付都可自主实现和执行,用户资金的去向也是公开透明、有迹可循。

2.4 区块链对金融产品的影响

以分散化的机制进行价值交换的区块链技术会对以中心化为特征现有的金融产品发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众所周知,一个值得信任的中央机构在对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资产登记或保管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区块链不仅能够记录和保存这些金融产品的数据而且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记录买家和卖家的交易信息,之前的登记制度很可能被掀翻。此外,智能合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人工过程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3 区块链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实质上的颠覆还言之过早,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一是处理速度慢。验证交易记录时,因为必须是对照全部账本,所以交易处理的速度相当慢,需要很多储存空间。例如:为了确保Airbnb式的记账员没有记假账,每个区块在抢到记账权并记录后,还要再等一个小时,等确认没有记假账之后,才可以获得奖励。这意味着通过公共机制确认交易的效率要比第三方参与的中心化网络低的多。以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币为例,其每秒只能实现7笔交易,假如全球同时有1000个人在使用,这个系统就会爆炸。而VISA每秒峰值可以处理20万笔交易,支付宝就更多了,双十一时达到数百万笔。如果不对比特币的基础代码进行大改动,比特币将因交易速度不够而无法用于日常购买。二是不可逆性。因为只要执行一次交易,则整个交易的过程是不能被改变的,或者说,不能被随意改变,改变交易的程序极其复杂,所以即使有失误或是错误都不能被强制取消交易。三是成本费用问题。在区块链的开发与研究过程中,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证明信任与安全的作业过程,需要运算力耗费大量的电能。据统计:2017年比特币挖矿耗费29.05亿度电,拥有477万人口的爱尔兰全国一年也只用25亿度电。

4 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

中国政府允许甚至鼓励民间资本对于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将其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板块;截至2018年2月底,今年全球新增区块链创业项目融资已有22起,融资金额均在千万元以上,比如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发起创建的区块链门户火星财经,获A轮融资,估值1.5亿。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同志表示:“有一些技术应用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跑到虚拟资产交易方面。虚拟资产交易这个方向需要更加慎重,不太符合我们金融产品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必太着急,要防止变成过度投机产品。对于我们这种大国而言,要等技术或产品可靠了之后,再进行推广。”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研究和探讨在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大量持牌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进入到区块链的研发和推广领域,也引起了部分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

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第一,回归金融的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第三,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第四,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区块链股权交易平台是金融科技的产品之一,在利用新技术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和培育金融新业态、实现普惠金融方面有很多潜在优势,但同时也要注重数字货币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一定要着眼于实体经济,切不可过度投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5 笔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区块链模式和技术目前的困境只是个设计开发的问题。 当然,也不能神化这个行业,当这个行业市场上的泡沫消退,技术回归到本质后,带来人类的进步改变才会一点点的出现。历史充满了新技术的兴起,而发展到最后这些新技术的最终用途和最初应用之间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关联。但对于真正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技术来说,泡沫的产生与去泡沫的过程都将必不可少,那些拥护它们的人,必将以令人震撼的方式驾驭它们向前。

[1] 张苑.区块链技术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2016(5).

[2] 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

[3] 姚垚.刍议区块链技术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J].技术与应用,2017,27(1).

[4]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区块链的发展现状、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金融会计,2016(4).

猜你喜欢

比特区块交易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