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下的汽车关税
2018-03-12徐同昕
前不久,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战成为了整个国际舆论的焦点。而这场贸易战的导火索之一,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中国对美国征收了高额的进口汽车关税——25%,而美国仅对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2.5%的进口汽车关税。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也在推特(Twitter)里面掺和了一脚,支持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对等的关税政策。
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当然是偏高的。早在今年一月份,特朗普对中国关税政策发起挑衅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中国有计划进一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到15%左右,并不是说特朗普不向中国发难,中国就不会对WTO履行降低关税的承诺。
并不对等的关税在国际上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欧盟一直对美国征收10%的汽车进口关税,同样远高于美国对欧盟征收的2.5%进口关税。因此,欧盟和美国的汽车贸易实际上美国也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远比中国要大。但因为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更大,因此一直仅仅聚焦于对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对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虽然都已经是0,但这都是在两国汽车工业已经相当成熟以后。在日本与今天的中国发达程度类似的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一直对进口汽车征收30%~40%的进口关税,远高于中国的25%,日本汽车工业才得以赢得崛起的时间和机会。
同样的,韩国在工业化初期也实行了非常高的汽车进口关税。1962年,刚刚上台的朴正熙政府颁布了旨在启动本土汽车工业的《汽车工业保护法》,将汽车进口关税提高到60%。直到1989年,韩国汽车进口关税才下降到跟今天中国相同的25%,而1989年的韩国人均GDP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类似今天中国的。而当时韩国汽车工业比今天的中国更成功,已经累计向美国出口了100万辆汽车,远远超过今天的中国。1995年,韩国才再度将进口汽车关税降低到8%,并在2012年将对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降低到4%,直到2016年才完全撤除。此时韩国汽车工业已经相当成熟,完全撤销汽车进口关税也并没有对本土汽车品牌造成冲击。
虽然,今天中国的民族汽车品牌比起当年的韩国和日本还有一定差距,但今天中国的整车制造也已经相当成熟,绝大多数的国际汽车品牌都已经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并实现了非常高的国产化比例。相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在中国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不至于对本土汽车工业形成威胁。对于民族汽车品牌来说,要面临的竞争也是已经在国内生产的合资品牌,与整车进口关税关系不大。
何况取消进口关税,也不代表没有其他方式对本土汽车工业进行保护。日本虽然早在1977年就取消了汽车进口关税,但非关税壁垒仍然极高。日本设立了很多独特的汽车类别,比如轻自动车和小型车,对汽车的排量、车长、车宽、车重都有很多独特的规定,并在通用税费和管理政策(同等适用于进口和国产车)方面有很多优惠。日本政府清楚,对于人口稠密的日本来说,小车有优势,日本本土厂商比外国厂商更擅长研发小车,给予小车税费优惠,就可以进一步增大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而进一步来说,即使外国品牌有较小的车型,这些针对全球市场研发的车型也不是针对日本标准量身定做的,在竞争中也就处在了劣势。这样子玩,就可以在满足降低关税的同时,达到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效果。
明白这个道理的也不仅仅是日本。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说美国只有2.5%的汽车进口关税,但这2.5%的关税却只适用于普通轿车和SUV。美国对包含大型SUV、大型MPV以及轻型皮卡在内的所有所谓“轻型商用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而熟悉美国汽车市场的人都知道,这些车辆在美国基本都是被家庭作为乘用车使用。美国知道这些大型车在美国拥有最多的消费者,本土汽车品牌因此相对具有优势,就特别对这类车辆进行了保护。如果我们将这部分汽车算进去,美国的整体汽车关税也远不止2.5%,而要接近10%甚至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