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校园施暴者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研究

2018-03-12崔思栋邢菁然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施暴者暴力事件

崔思栋,邢菁然,李 凡

(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2.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云南 昆明 650038)

1 校园暴力的种类、危害及现状

校园暴力是一种在学校内外同龄人之间采用暴力手段伤害他人或侵害他人财产和利益的触法行为。目前国内发现的校园暴力种类主要有肉体伤害(打架、欺负弱小同学、伤害老师)、校园凶杀、校园抢劫、校园性侵犯、校园帮会作恶等。

校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并未有资料显示有因果关系,校园暴力也并不一定演变为校园犯罪。但据佟新(1993)调查,少年犯中,在学校有劣迹史的占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长王加锦认为,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更严重的是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郭卜乐认为,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体现于受害者,也使施暴者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蒙上阴影。

国内外校园暴力事件报道始终不断。美国“全国城市联盟”1994年报告,41%的城市有学生死亡或受重伤的校园暴力事件,有一半的年轻人亲眼看见过校园暴力,其近1/4的身为受害者。对重庆市某9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1年期间,校园暴力共有1 241起,受害学生1 122人,占学生总数的10.5%,施暴者中32.3%的是11~14岁的少年。经对昆明市6所中学746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发现,8种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情况:公共设施破坏59.8%,偷盗行为50.8%,体育暴力43.4%,流血事件31.1%,敲诈、勒索7.4%,拦截、抢劫7.1%,性骚扰、性伤害5%,报复行为3.4%。在“你认为学校里是安全的吗?”调查中,回答是的仅25.6%。有20.6%的学生认为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57.9%的学生受欺负后不告诉家长老师。此746人中,施暴者占36.3%,受虐者占49.3%。近期有报道,校园暴力越来越低龄化、集体化,更多带有黑恶性质:帮派、收保护费等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而马加爵事件也为大学校园暴力的存在敲响了警钟。

2 校园暴力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成因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校园暴力事件成因的研究更多倾向对其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法律、社会、学校、家庭、心理及生理等多方面原因。许前程认为,影响青少年越轨行为增长的因素有人口增长、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分配不公导致的心理失衡、社会腐败现象导致的信任危机、问题家庭、教育腐败因素等。本文认为,从预防角度应审视社会、学校、家庭、文化、心理、情境6方面的影响因素,而社会、学校、家庭3方面相互交织,构成社会大环境。

2.1 个体的不完全社会化和错误社会化

青少年的“三观”处于形成期,很容易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诱发其追求物质的欲望,导致校园抢劫等暴力事件的出现。有专家认为,暴力行为因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造成,而非天生 。一是不完全社会化,主要有知识经验与技能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社会规范、家庭与人际关系、精神、文化、价值观冲突造成的不完全社会化等。不完全社会化可能导致个体社会适应力减弱,在处理某些突发事件时会以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二是错误社会化。错误社会化指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恶劣的生活习惯,形成反社会心理,甚至掌握了某些危害社会的知识技能,极易产生越轨和反社会行为。社会化的不完全或错误社会化发展到校园暴力甚至校园犯罪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主体在选择社会影响时有一个被动和主动的过程,被动的影响需要为其提供一个更纯净的社会环境,而主动影响需要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社会教育机制。

2.2 学校教育的偏差

学校多数开设了法律课、学生心理咨询室等,但这些教育均停留在表面化水平,对可能恶性发展的常见学生矛盾预见性不强,特别是对一些性格特殊、行为异常的学生缺乏具体监控、矫正措施。哈格里夫斯(D.H.Hargreaves,1980)提出能力分组促成了少年暴力性亚文化的形成,“典型的”暴力事件多发学校位于城郊或贫穷地区。对昆明市6所中学的调查也显示,城郊非重点与城市重点中学在抢劫(t=2.27)、敲诈(t=2.19)2项上有显著性差异。因应试教育只对部分升学的学生加强教育而忽视其他学生,学习困难、学业失败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关注学生整体人发展和整体学生发展。

2.3 家庭教育的缺失

洛伯(1986)的研究认为,父母越轨行为与儿童不良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不完全家庭青少年犯罪为普通家庭的2倍。纵向研究一致表明,持久的攻击性最初起源于家庭暴力的模仿和强化,这对解释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发现,因父母离异、极度贫困、家庭战争、子女缺乏关爱管教会导致青少年通过攻击释放压抑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从而在学校容易因特殊情境产生极端暴力行为,因此提出家庭教育5+2≈0的公式:5天学校良好教育因周末2天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则所有教育会化为乌有。

3 校园暴力文化背景

大众传播媒介会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暴力影视会激发少年儿童的攻击性,这在20世纪30年代已被验证。厄伦(L.D.Eron)提出,8~12岁的儿童特别容易受媒体中暴力行为的影响。校园文化营养的短缺,影视等暴力文化的商品化为校园暴力文化发展提供便利。本文对昆明市中学调查显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为“问题少年”,其暴力行为与其冲动情绪、逃学上网、上课睡觉、讲江湖义气的相关系数均在0.2以上;而受虐者多为逆来顺受的学生,遭受暴力的情况与其有轻生念头的相关系数为0.21。沃尔夫冈(W.E.Wolfgang)提出以男子气态度模式来阐述暴力亚文化:争斗和暴力事件由追求刺激、地位、荣誉和男子气引发。对于受虐者,大多采取忍气吞声,因而有学者提出校园暴力有被害人推动的迹象。传媒暴力节目反映并宣扬了人性中原始的冲动与本能,校园暴力文化与社会文化不可分离。部分学生受社会新思潮的影响心中形成邪恶比正义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的错误观,其中情境性因素占主导。校园文化建设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已列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校园暴力不断升级,有从中学向小学、大学蔓延的趋势。

4 校园暴力产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多人在校园暴力出现后,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原因,认为是由心理不健康因素导致。其实,心理障碍与暴力行为或犯罪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本文对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7‰,且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并无校园暴力行为。其他单项心理健康因素以学习焦虑的检出率最高,为35.1%,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因素检出率均低于6%。被认为与暴力事件最相关的冲动性因素,与对他人的言语伤害、身体伤害相关系数仅为0.06。这说明学生单个心理不健康因素或是总体心理障碍与校园暴力不存在对应关系。

心理因素与行为指标的相关,提示心理障碍的存在可能诱发暴力行为的产生。心理动力学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暴力行为是人先天占有和侵犯的一种防御性本能,体现为施暴者先天的攻击性特质。1997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发现,80%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法林顿发现,12~14岁被老师评定为攻击性强的学生中有22.4%的人后来因暴力行为被定罪,而被评定为攻击性弱的仅有7.2%后来因暴力行为被定罪。因此,攻击性的强弱可预测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加以预防。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暴力行为是根据个人直接的和替代的强化和惩罚的经历而习得和维持的,强调内驱力、唤醒状态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多拉德(J.Dollard)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等。本文认为学生个体暴力行为的产生与攻击性特质、唤醒状态、情境因素、认知方式有密切关系,其中情境因素是个案发生的特定的外部条件。其次,个体的攻击性特质和唤醒状态是暴力行为发生的生理基础,而认知方式的不同和认知图式的偏见可能在暴力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

5 结 语

本文认为施暴者的人格特质之所以异于常态,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式不当是起因,学校只重视升学,对学业失败者的教育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学生个体所具有的攻击性特质和大脑的唤醒状态是暴力行为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导致个体在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情境适配情况下,由于认知、评价出现障碍,将会出现人际关系冲突,最后以极端暴力手段解决问题。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大的方面应从改善社会风气、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出发,减少媒介暴力宣传,培植健康校园文化,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合力教育,改变应试教育体制,建立整体教育和整体人发展的机制;小的方面应更多关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注重学生三观的发展,建立可行的、长效的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面对危机和应急状态的处理能力和技巧。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施暴者暴力事件
小编有话说
——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