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幸福的温度
2018-03-12
2017年2月15日,在返家途中面对拥堵的鹅公岩大桥,渐渐凝重的夜色阻挡了一辆一辆空着的出租车过桥,我只好选择公交车。
当第一辆公交车进站的时候,我正在包里翻找公交卡,才发现公交卡确实不在身上。那么,就找找兜里的零钱吧。又是一阵翻腾,只找出一个硬币来,不过,5元的纸币还是有几张的。
又是一阵等待和网上的滴滴搜寻,还是没有空着的出租车愿意停下,还是没有附近的滴滴快车抢单。一番番红绿灯过后,又一辆362路公交车进站了。我决定上车,要是实在没有零钱找补的话,就把5元纸币投进去。
“师傅,我只有1元硬币,要不就投5元的纸币?”
“哦,你问其他乘客换换吧。”
正当我转头问身边的人,“刷我的吧。”一个声音从人群里响起,一张公交卡也随之递了过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妹妹递过来的。
我的心里顿时一阵热,踯躅了一眨眼的功夫,接过来在收费机上刷了一下,递了回去,嘴里连声道谢。
2018年的2月21日,我从乌鲁木齐返回重庆。在宽敞明亮的T3航站楼行李传送带旁边,隔着90度圆弧,看见一个背着黑色背包的小伙子站在行李的出口。传送带运转起来,他收起了手机,第一个箱子出来了,滑落到一半,他突然伸手去扶了一下,红色的箱子轻轻滑下来靠着边缘,然后跟着传送带远去。第二个箱子出来的时候,他又伸手扶了一下,黑色的箱子轻轻滑了下来,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
人流开始涌动,站在传送带旁边的人也越来越多。小伙子依然面色轻松的伸手,去扶住每一件即将滑落的行李,左右的人依然带着木讷的眼神自顾自地聊天。那天,因为传送带上没有发出行李跌落“嘭、嘭、嘭”的声音,喧闹的话语声尤为彻耳。
我提醒身边的女儿说:“那个小伙子比你大不了几岁哟。”女儿却轻轻地说:“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应该的呀。”
一瞬间,很多画面浮现在脑海里。我想起了扶人被讹的小伙子和学生,想起了莫高窟里不听劝阻执意用手机拍照的老年人,想起了救人时要拍录像,想起了被扶起的老人说“我有医保”……多少年过去了,曾被贴上“垮掉的一代”标签的“80后”已步入而立之年、“90后”正融入社会,完成了青年生力军到城市中坚力量的角色转变。我们年少时也乐于助人,而现在却在彷徨、迟疑中质疑如何去做。看看如今的年轻人,做得那么简单而纯粹,让人感动。作家三毛在《梦田》中写道:“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一幕幕暖心行为,犹如缕缕清风吹拂在城市的上空,犹如一股清流沁入心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设计师用艺术塑造城市的形象美,新一代青年人用自身的素质谱写城市的心灵美。在礼让通行、依次排队、文明语言中折射出的人文素质,正是城市精神的新风貌。
新鲜的空气需要培育葱茏的环境才能形成。在我们感慨社会逐渐变冷的时候,我们也发现这座城市被爱心加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嫩芽在层层叠叠充实我们的土地!
在这座城市里,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