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游戏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03-11冯春
冯春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领域不断推进过程中,体育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尝试运用情景游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优质完成阶段性的成长任务,敢于在创新中迈向更大的成功,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体育课上的情景游戏化教学,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便教师实施各项教学计划。当然,这种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很符合高中生的个性需求,有益于他们释放文化课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对此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情景游戏;教学方法;运用分析;研究
情景游戏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创设生动情景,展开有效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开拓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之后通过教学内容的及时补充,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给高中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及体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高中生在情景游戏训练中,既能体会到活动的实际乐趣,也能发现体育的学科魅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笔者认为,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景游戏的运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设计情景游戏,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教师运用了情景游戏法,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活动,其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他们既能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又能尽情释放不良情绪,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发挥更强的主体作用。情景游戏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笔者始终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法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1]。我们教师不妨运用情景游戏去构建全新的课堂结构,改变学生一直被动的参与状态,从而优化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设计有效的情景,组织趣味的游戏,将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说,在练习跳跃的时候,教师可在规定的场地内分别标注出“太平洋”“密西西比河”“多瑙河”等地点,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这种类型的情景设计,一方面活跃着课堂氛围,消除了以往教学的枯燥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兴趣,有计划性地锻炼学生挑战自我、处理问题、走出困境的能力。再如,开展有关快速跑的游戏教学,对学生进行角色设定后讲解起跑姿势,呼吸方法,步频与步幅之间的关系,同时给予学生踊跃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放松自己,实现心理的发展和体能的提升。这样一来,在情景游戏教学中学生对体育产生了热爱之情,无论教师去发布什么任务,学生接受起来都非常积极,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二、运用教学工具,优化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学会鼓励学生,把情景、游戏更好地融合起来,并且利用一些简单的教学工具,把训练任务、动作原理、注意事项一一讲解清楚,快速增进学生的理解深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说,在练习投掷铅球时,学生可能会对“满弓形”产生疑惑。此时体育教师就可用“情景游戏”,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竹子与小石子,让学生知道其实“满弓形”就是预摆时像“弓”一样的向后反张,形成的一种身体姿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实践中练习起来十分的轻松,借此达到了良好的教学
效果。
三、重视情感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情感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每一名高中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情绪的起伏非常大,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会把情感教学与情景游戏联系在一起,把握时机展开指导,用于鼓励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2]。比如,在平时训练中,我常会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使用特色的授课方式,把一切美好的形象、动人的场面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景环境中用心去体会体育课程的价值,通过技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另外,我还会从生活中寻找适合教学的实物,通过演示图画、音乐渲染、表演互动,让学生把基础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融入自身真切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情感教育与情景游戏结合之后,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更高涨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显得十分顺利,教学活动的组织显得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游戏教学法,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实践证明,情景游戏的选择是明智的,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想法,整合一切與有利资源,在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有力保障,更是体育教学工作走向更大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杜克斌.浅析情景游戏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运用[J].关爱明天,2016,13(2):29-30.
[2]李春林.情景游戏在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4,25(3):105-10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