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径通幽,见叶知秋
——近年历史高考全国卷命题趋势发掘

2018-03-11张少武

关键词:孟子考查知识点

张少武

(重庆市南开中学)

“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2018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2019年的高考又该着手准备了。对于如我一般的一线老师来说,了解高考试卷并欣赏它的巧妙设计和创新思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了解到欣赏,再从欣赏到研究,这番工夫对于我们科学备考、专业备课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的研究,从细节出发,多角度发掘,总结出以下几条高考历史全国卷的命题趋势。

一、知识点考查的“隐性”趋势

众所周知,高考历史早已不是死记硬背的老套模式了,新课改以来,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所以在历史考试的命题过程中,命题方向也特别强调考查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这样一来,试题的命制就呈现出材料丰富、设问巧妙、选项隐晦等特点。学生在作答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总结概括能力和逻辑抽象思维的不足,以至于在学生间有这样的说法:“考的全没讲,讲的全不会。”似乎高考中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在教材之外延伸的知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考历史的非选择题,其中在近几年的高考全国Ⅱ卷中的必考题41题(25分)和选考题(15分)的历史材料,基本上选取自教材之外,并且部分设问似乎也与考纲所学知识点没有关联。

实际上并非如此。仔细研究近年来全国卷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知识点的“隐性”考查非常明显。如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要圆满地解答这道材料分析题,我认为要经过三层思维的递进才可以。首先,学生一接触这道题:孟子和苏格拉底,两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涉及教材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但是一看设问:“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我们知道教材中关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其哲学思想上。即孟子的“仁政”“义”和苏格拉底的“道德与知识”等思想。基本上我们的教学中没有涉及这两位人物关于法制观念的知识。因此在作答时,考生应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材料上。根据材料中的呈现捕捉有效信息,并转换思维,从中提炼出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据此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孟子的法制观念: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不以私徇法等。此类答句,大多数学生能提炼出来。但如果作答仅限于此,那明显是不圆满的。高考题中的材料都是很精练的,一般不会有赘余。此题材料一里明显呈现出一个转折:“舜父杀人,法官查办”——“天子弃位,负父而逃”。这个转折将此段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递进地发掘其中所隐含的孟子的法制观念。

这道题的疑难处和巧妙处就在这个转折上。没有这个转折,只能考学生的技巧;有了这个转折,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从材料中我们得出孟子这样一个观点:当法律与亲情冲突时,应该选择亲情。然后我们把这个观点用逻辑语言和专业知识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这就是孟子法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如果要组织出精确的答案,必须要熟练掌握儒家思想的要点知识。实际上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包括后面的汉、宋儒学的发展,都非常强调人伦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是儒家文化和其他文化、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我们在学习儒家文化的时候,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强调“人情味”。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性善”、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宋明理学的天理良知都是如此。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而“天子弃位,负父而逃”正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此题材料一中,孟子认为法律与人伦冲突时,当选择人伦。这就是基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一种法制观念,与近现代法治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对儒家思想的特征不清楚,就很难恰当总结出这一答案。

这道高考题,通过巧妙设问,表面上是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和提取能力,实际上还考查了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就是最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趋势:对历史知识点的考查更“隐性”。这也反映了新课改中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的要求。不过,高考题的这种趋势,并非是为了求新求奇,它依旧有个“神经中枢”,即始终围绕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这对我们历史的教学来说,绝对不是新瓶装旧酒,更不是散乱无章法,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有的放矢地去改造创新我们的教法和技能。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研究高考试题的意义所在。

属于同样思维导向的“隐性”试题还有2017年全国I卷第41题对“法国大革命”的考查;2017年全国Ⅱ卷第41题第(2)小问对“新中国‘一五’计划”的考查;2016年全国Ⅱ卷第40题对“新航路开辟”的考查等。

二、试题命制对课程开发要求加强的趋势

根据上文所述,近年历史高考全国卷凸显出知识点考查的“隐性”趋势。这种趋势其实反映了高考试题命制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一种结合,也反映出“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与“新课改”的结合越来越成熟。或者说,高考“怎么考”对教师“怎么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最终体现在教师的历史课程开发水平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当然要改变传统的文科教育思维模式,不断总结创新,进行课程研究,才能跟上高考命题发展的脚步。

高考命题是如何设计,从而对我们的教学和课程开发提出这个要求的?结合最近几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我们可以找到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I卷选择题第25题:

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C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广大

这道题很多考生最早排除的就是正确答案C选项“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为题目所列出的表1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汉王朝的发展,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数量逐渐增多。对这个变化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有两个:中央集权加强和地方行政调整。但是四个选项里并没有涉及这两个结论,所以考生选A、B、C、D的都很多。由于教材里学习过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相关内容,所以很多考生忽略了汉武帝时期的变化,而选择了A选项。又因为学习过汉武帝“推恩令”相关内容,很多考生混淆了“帝国”与“王国”的区别而选了D选项。选A和选D说明对题干都没有读懂,材料没有分析清楚,基本历史常识比较欠缺。细心一点的考生,可以通过细节很容易将A和D选项排除。而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全面且历史思维比较敏锐的考生,会在B和C选项里面纠结。有部分考生过度解读材料,会选择B选项。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历史变化是因为汉朝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从而导致中央集权加强,朝廷控制的郡级政区扩大。然而,从表1中我们并不能找到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依据,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也是通过对地方行政进行改革监管和分化事权而实现的。所以B选项与材料并不契合。而C选项涉及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知识,即边患问题,或者说汉匈战争。汉朝与匈奴的冲突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史中非常重要的历史知识。但是,我们高中历史教材中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考纲也没有要求,考生比较陌生,也容易忽视。所以这道选择题,最后选出正确答案C的考生比较少。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这道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应试技巧上,而要往前递推,把问题的解决放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如果一线教师在授课中跳出政治史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文化史中“大一统思想的建立”的藩篱,把汉朝边患问题,即汉匈关系知识,统筹在这两课的学习当中,此类题也会迎刃而解。这也正是一个历史老师常常为之头痛而又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其着眼点愈发微观化和细碎化,惯常从微小的情节入手管窥宏大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专题化的教科书内容容易割裂历史,难以给学生整体的历史感。”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课程开发。“课程开发”这个词实际上我们经常听到,它是基于课程论并在新课改实施后非常强调的一个理论词汇。简单来说,就是在课程内容中“教师必须摆脱‘知识点’的教学思维,否则选择课程内容就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回到这道例题上,如果我们按照课标要求的知识点来看这道选择题的话,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它的坐标:必修一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涉及的知识点和关键词:汉武帝、“推恩令”、中央集权。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我们知道汉朝加强中央集权不仅仅是因为地方割据问题给中央政府带来的政治压力,它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比如从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三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中,可以得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文化背景:黄老之学到“新儒学”的转变。这个转变的主观原因是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追求,但教材所涉及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背景都是基于内部的问题。如文化上的统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的统一(政府垄断盐铁)等。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中会忽视汉朝边患问题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这是我们专题化教学的一个弊端。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开发上注意这个问题,通过启发开导,理解探究,学生理解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其中匈奴对汉朝的压力是导致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北方草原民族与内地农耕文明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以及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深层原因。如果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课程开发中,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总体把控历史规律、提炼历史抽象思维的能力。

通过对这道高考选择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发现:高考试题的命制已经非常成熟地反映出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这个主线,努力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必然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与这道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2017年全国I卷选择题第26题、第34题;2017年全国Ⅱ卷选择题第25题、第29题、第30题;2016年全国Ⅱ卷选择题第35题等。

三、时空范围内“高大全”地总结历史的趋势

如果说上文所论述的两个高考命题趋势比较隐晦的话,那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要求在有限时空范围内全面系统地总结历史的趋势。我称之为“高大全”地总结历史。

新课改后历史教材编排采用专题结构,打乱了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一般会出现历史知识学习的零碎性和片面性特点。当然,这个问题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复习策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系统性历史知识的总结能力。一般会采取划定一定的时空范围,然后要求系统总结、论证分析。如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40题:

纵观当前林政资源管理中生态建设的现状来看,虽然较以往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仍旧存在的一定不足之处,所呈现的效果并不十分如人意。具体来说,林政资源管理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获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要圆满解答这道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定位材料所涉及的历史时空:17世纪的台湾。然而围绕着17世纪台湾的“争夺战”,考生需要定位更大范围的历史时空:近代西方殖民扩张、中西方的冲突、中国明清易代等。然后再回忆梳理这中间的历史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第(1)问“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这中间容易忽视的一个历史背景就是“明清的改朝换代”。荷兰人侵占台湾是在明朝末年,此时的大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朝强敌,是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要把握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小背景,了解中国农耕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不同,理解台湾特殊的地理战略意义。互相关联,总体概括,思维“高”,格局“大”,视角“全”,这样才能比较圆满地解答此题。

再比如第(2)问的解答,对于“郡县制”“兴儒学”“办科举”“入移民”这几方面的历史知识,学生都能较容易地分析出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但是要使回答贴近10分,就应该通过“高大全”的思维导向,总结出“两岸民族文化认同增强”这一认识,并提炼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价值观认知。与这道题类似的还有2017年全国I卷第42题,2016年全国Ⅲ卷第41题等。

总的来说,以上三个“趋势”促使我对历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从中我也揣摩出高考命题与课堂教学的一些不协调之处。细心研究教材和高考试题,“以学术标准解析专题及其结构,注重实证基础上的历史发展逻辑,注意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不断努力,细心钻研,从细节着手,“曲径通幽”,最终必定“见叶”而“知秋”。

以上就是我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挖掘出的一些想法。也许这些成果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对于我的历史教学教研应该是会有点帮助的。

猜你喜欢

孟子考查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磨刀不误砍柴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关于G20 的知识点